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经济 > 人形机器人进厂“打工” 商业化前景广阔

人形机器人进厂“打工” 商业化前景广阔

2024-04-13 14:40:01来源:中国证券报

文章导读
4月9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暨具身智能峰会上了解到,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已形成丰富的技术积累,企业正紧锣密鼓开展产品验证,多款人形机器人小批量量产在...

  4月9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暨具身智能峰会上了解到,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已形成丰富的技术积累,企业正紧锣密鼓开展产品验证,多款人形机器人小批量量产在即,产业链商业化前景广阔。

  值得关注的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不断取得突破。近期优必选等企业宣布其人形机器人已进入汽车工厂“打工”。专家表示,人形机器人大规模量产仍需解决降低产品成本、突破核心零部件技术等问题。

  在生产线“实训”

  多家企业的人形机器人量产计划接踵而至。

  日前,优必选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周剑在2023年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计划今年底前实现Walker S人形机器人量产,于明年进行小批量交付。

  今年2月,优必选人形机器人Walker S进入蔚来第二先进制造基地总装车间进行实地“培训”,实现全球首例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工厂流水线与人类协作完成汽车装配及质量检查作业。据了解,Walker S搭载41个高性能伺服关节以及多维力觉、多目立体视觉、全向听觉和惯性、测距等全方位感知系统,拥有完整升级的视觉定位导航、手眼协调操作、步态控制、多模态路径规划垂域模型等技术。机器人的自主运动及决策能力大幅提高,融易新媒体消息,可在工厂流水线实现精准安全作业。

  优必选副总裁、研究院执行院长焦继超在大会上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Walker S进入蔚来工厂“实训”的过程中,公司团队根据产线实际情况,开展软硬件的优化迭代,以及数据采集处理等工作。公司已经和数十家国内头部新能源汽车企业接触,推进人形机器人需求对接。

  “实训是优必选在新能源汽车工厂应用落地的重要一步,我们在为年底小批量量产做准备,进而推进交付。交付后,会帮助客户运维一段时间,目标是实现人形机器人在实际产线真正落地。”焦继超称。

  伟景机器人CEO董霄剑在大会期间宣布,公司将在今年推出双足人形机器人。究竟来看,2024年8月将推出自主操作机器人,2024年12月开始小批量量产。“我们强调人形机器人能够实现自主工作,只在实验室跑跳,或只会在众人面前表演跳舞,这不行,要能帮助人干活。”董霄剑说。

  应用需求释放

  市场需求涌现,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有哪些应用方向?

  “在整个工业领域,汽车工业大规模生产的特点,以及对提升效率、压缩成本的极致追求,导致其对自动化生产的需求最为迫切。”焦继超告诉记者,“当前,汽车产业自动化水平整体较高,装配线上不少流程环节已经由工业机械臂完成,但仍有不少需要人工完成的任务。比如,总装线上重要的检测环节,需要人工进行辨别。弯腰进车内检查安全带、打开部件等工作对运动控制、临场操作能力要求很高,而非机械臂能够胜任,这时候就需要人形机器人来做这些工作。”

  另外,人力成本上升,也为人形机器人“上岗”创造了需求。“一些苦活累活,可以交给人形机器人完成。”焦继超说。

  焦继超表示,相比服务市场和家庭消费市场,工业场景对成本的敏感度更低,但可控性要求更高,有利于人形机器人快速应用落地,并开展规模复制。除了汽车制造领域,3C制造、服装制造等行业也需要人形机器人参与柔性化生产。

  董霄剑告诉记者,公司最先落地的应用场景是农业采摘,通过人形机器人实现高精度的采摘。农业领域劳动力短缺,这为人形机器人创造了巨大的市场。我国许多地区水果种植基本实现大规模标准化和矮化,这为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应用创造了环境。“我们瞄准农业采摘场景,发挥公司在立体视觉、手眼伺服系统方面的技术优势。”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丁汉表示,人形机器人更适合低负载、高柔性、高协作和多复杂任务的场景,除了在搬运码垛、流水线生产等工业领域有望落地,未来在空间站服务、保健护理等方向颇具发展潜力。

  面临诸多挑战

  人形机器人产业前景广阔。根据此次大会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预计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27.6亿元,2029年将达到750亿元,将占世界总量的32.7%,位居世界第一;到2035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00亿元。

  “仅从核心零部件看,人形机器人就会带来很大的市场机会。”福德机器人软件业务经理蒋明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我们目前开发的‘天链首款T1’人形机器人具有71个自由度。这意味着需要71个电机和71个减速机,其他零部件需求更多。”

  海通国际分析师认为,人形机器人销量将显著影响空心杯和无框力矩电机等核心零部件市场规模。

  不过,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降成本是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另外,可靠性和稳定性必须过关。”焦继超称。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车圈竞争避免失格

小米深夜三次发文,智己汽车在24小时之内三度致歉。 4月9日凌晨,继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后,...

2 人形机器人进厂“打工” 商业化前景广阔

4月9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暨具身智能峰会上了解到,我国人形机...

3 赋权消费者解除合同 预付消费保护上台阶

预付式消费有新规范。4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中华人民...

4 巨头鏖战无糖茶饮市场

又到一年春茶季,饮料巨头忙新品。近期,雀巢茶萃推出乌龙茶和茉莉花茶两款应季口味新品...

5 对着花坛大树祭拜 遥望大山大海追思 身后事“回归自然”渐遭

“爷爷奶奶,这一年我们都很好,关于你们的回忆录正在校对阶段,你们放心。”3月底,北京...

6 一季度车市零售实现“开门红” 3月乘用车出口量创历史新高

4月9日,乘联会发布数据显示,3月乘用车市场零售168.7万辆,同比增长6%,环比增长52.8%;1-3月...

7 实探2024中国制冷展:制冷暖通企业稳基强链 “智拓”新赛道新

一排排大型制冷空调设备机组整齐陈列、AI操作系统控制下的智慧楼宇蓝灯闪烁……在4月8日—...

8 车企争相“高飞”前景几何

当电动汽车遇上低空经济,将会产生怎样的火花?目前,全球范围内多家公司正在积极研发和...

9 千企携5000多项新品炫技中国“电子第一展”

4月9日至11日,第十二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在深圳举行。博览会汇聚智慧家庭、新型显示、高...

10 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规模达8.51亿户 5G基站数量占移动基站总数近

记者日前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截至今年2月末,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达8.51亿户,相较4G用户...

1 车圈竞争避免失格

小米深夜三次发文,智己汽车在24小时之内三度致歉。 4月9日凌晨,继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后,...

2 人形机器人进厂“打工” 商业化前景广阔

4月9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暨具身智能峰会上了解到,我国人形机...

3 赋权消费者解除合同 预付消费保护上台阶

预付式消费有新规范。4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中华人民...

4 巨头鏖战无糖茶饮市场

又到一年春茶季,饮料巨头忙新品。近期,雀巢茶萃推出乌龙茶和茉莉花茶两款应季口味新品...

5 对着花坛大树祭拜 遥望大山大海追思 身后事“回归自然”渐遭

“爷爷奶奶,这一年我们都很好,关于你们的回忆录正在校对阶段,你们放心。”3月底,北京...

6 一季度车市零售实现“开门红” 3月乘用车出口量创历史新高

4月9日,乘联会发布数据显示,3月乘用车市场零售168.7万辆,同比增长6%,环比增长52.8%;1-3月...

7 实探2024中国制冷展:制冷暖通企业稳基强链 “智拓”新赛道新

一排排大型制冷空调设备机组整齐陈列、AI操作系统控制下的智慧楼宇蓝灯闪烁……在4月8日—...

8 车企争相“高飞”前景几何

当电动汽车遇上低空经济,将会产生怎样的火花?目前,全球范围内多家公司正在积极研发和...

9 千企携5000多项新品炫技中国“电子第一展”

4月9日至11日,第十二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在深圳举行。博览会汇聚智慧家庭、新型显示、高...

10 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规模达8.51亿户 5G基站数量占移动基站总数近

记者日前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截至今年2月末,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达8.51亿户,相较4G用户...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