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我国目前有3亿多育龄妇女。
国家统计局此前对这个群体的调查显示,其生育意愿子女数为1.8。但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实际总和生育率只有1.3。
1.8的意愿,1.3的现实,之间的落差就形成了未来的生育潜力,也给经济社会政策配套提供了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问育龄夫妇“生不生”,有一定概率他们会反问你“谁来带”。
人口生育观念已经转变,对于当代人而言,不愿“生”或是延迟“生”的背后,很大程度是对“养育”的担心。这既关系到“养”所带来的经济负担,也暗含与“育”相关的内卷焦虑。
如何减少意愿与行为之间的差距?正如国家“十四五”规划所说,推动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如何实现“幼有所育”?近年来兴起的托育服务是一个重要途径。
规划目标:千人拥有4.5个托位
幼儿园只招收3岁以上的幼儿,托育则是指针对3岁以下婴幼儿的照护服务,也是国家希望在0-3岁阶段“养育”多提供的一种社会支持。
对此,阶段性的顶层设计已经出炉。
2019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开启了“托育元年”,各地闻风而动,争相布局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
《意见》里提到了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几项原则:家庭为主,托育补充;政策引导,普惠优先;安全健康,科学规范;属地管理,分类指导。
同时还提到了两个时间点:
到2020年,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政策法规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初步建立,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有所提升,人民群众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得到初步满足。
到2025年,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政策法规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基本健全,多元化、多样化、覆盖城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
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再次提到要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这套体系既包括对家庭照护和社区服务的支持指导,也包括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普惠托育服务。
关键是,“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成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之一,并从2020年的千人1.8个托位数规划到2025年的千人4.5个,五年要增长1.5倍。
同时,支持150个城市利用社会力量发展综合托育服务机构和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到2035年,新增示范性普惠托位50万个以上。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年度工作安排中,也提出了具体措施。如“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入园率,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支持社会力量办园”“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等内容,都是希望降低家庭养育下一代的成本。
市场需求:1/3想送托实际入托率仅4.1%
托育体系建立起来、托育机构运转起来的前提是0-3岁的婴幼儿得送托。
“你会送娃去婴托机构吗?”这是今年两会期间央视新闻在微博发起的调查。7.3万人参与投票,2.7万人选择“会”,占比约37%;4.5万人选择“不会”。
会送托的理由有“能送肯定送啊,工作还要不要了,日本60天就可以托了”,“只要机构保障安全,老师认真负责”,“会吧,自己没时间带,给父母带也太辛苦父母了”,“会,现在的日托基本上1:2的师生比例,我个人觉得只要机构靠谱,老师有爱心。该送就可以送。”
不送托的理由更充分,包括“没钱”“不放心”“太小了”“合乎规范的机构太少了”等等。
早在2016年,原国家卫计委就进行了全国十座城市的托育需求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3的受访者有社会托育服务需求。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又与国务院妇儿工委在天津、黑龙江、山东、四川调查托育需求,48%的受访者有送托需求。
通过几项不同主体在不同时期的抽样调查来看,我国目前的送托需求基本维持在1/3的水平。
然而,2016-2017年间,国家相关部门的一项调查显示,当时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有5000万,实际入托率仅有4.1%。
上个月,记者在2021第九届亚洲幼教年会暨托育幼教博览会(下称“苏州托育年会”)上了解到,实际入托情况还存在东西部差异,西部地区重点城市的入托率估计只有1-2%的水平。
需求和实际脱节的原因很多。说到底,一方面是市场对托育服务的认知,任重道远;另一方面是托育机构照护服务的质量提升,更是道阻且长。
良序发展:先搭好“水电煤”
国家在规划、在推动,民众也有一定的期待与需求,但不可否认,目前托育行业还处于“水电煤”都没搭建好的阶段。
热点 | 财经 | 科技 | 观点 | 产业 | 专栏 |
融易新媒体 备案号:津ICP备17005847号 Copyright © 2002-2022 ryxmt.com.cn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