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经济 > 央行:观察货币政策取向时 只需看政策利率是否发生变化

央行:观察货币政策取向时 只需看政策利率是否发生变化

2021-05-12 03:53:14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导读
【央行:观察货币政策取向时 只需看政策利率是否发生变化】人民银行5月11日发布的《2021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人民银行5月11日发布的《2021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介绍,国际上央行实现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主要有两类做法,一类是将市场利率作为操作目标,通过流动性调节引导市场利率在操作目标附近运行。

  另一类是将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作为央行政策利率,并以此为操作目标,从而将操作目标、政策利率和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合而为一。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第二类做法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和传导效率的优势显现,逐渐成为主流。

  “我国的央行操作目标体系也采取了第二类做法,更为直观,市场和公众观察货币政策取向时,只需看政策利率是否发生变化即可,无需过度关注公开市场操作数量,也无需过度关注个别机构的市场成交利率,或受短期因素扰动的市场利率时点值。”央行表示。

  央行称,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我国已形成以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为中期政策利率、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为短期政策利率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的中枢作用不断增强。

  此前,央行在《2020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判断短期利率走势首先要看政策利率是否发生变化,主要是央行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是否变化,而不应过度关注公开市场操作数量。

  央行解释称,公开市场操作数量会根据财政、现金等多种临时性因素以及市场需求情况灵活调整,其变化并不完全反映市场利率走势,也不代表央行政策利率变化。

  其次,在观察市场利率时重点看市场主要利率指标(DR007)的加权平均利率水平,以及DR007 在一段时期的平均值,而不是个别机构的成交利率或受短期因素扰动的时点值。

  记者了解到,货币市场及债券市场较为关注的利率指标包括R(质押式回购利率)、DR(存款类金融机构间的债券回购利率)、GC(交易所回购交易利率)、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四大类,前三者是以交易回购形成的利率。

  其中,DR出现最晚,交易中心从2014年12月开始发布,交易机构为存款类机构,质押品为利率债。因此DR可降低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和抵押品质量对利率定价的扰动,能够更好地反映银行体系流动性松紧状况。

  央行2020年8月31日发布的《参与国际基准利率改革和健全中国基准利率体系》白皮书指出,由于DR最能充分体现银行体系流动性状况和融资利率水平,市场认可度较高,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且与国际上新基准利率RFRs(无风险基准利率)最为接近,未来要将其打造成为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和金融市场定价的关键性参考指标。

  因此,在上述诸多市场利率指标体系中,DR是焦点中的焦点,尤其DR001、DR007是判断流动性松紧的重要指标。央行副行长刘国强曾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判断货币政策松紧程度可以直接看流动性。“有一个最简单的指标,信息也比较好获取,就是看银行间的回购利率,像DR007等。”

  央行在一季度报告中表示,一季度央行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公众沟通,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操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引导货币市场短期利率围绕公开市场7 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在合理区间波动,政策利率的中枢作用进一步增强。

央行:观察货币政策取向时 只需看政策利率是否发生变化

  “年初货币市场利率曾一度短暂上行,主因是市场宽松预期下短期流动性需求增加较多,相比其他发展中国家,目前我国货币市场利率的波动性并不高。同时,市场利率适度波动也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市场定价功能正常的体现。”央行称。

热点 | 财经 | 科技 | 观点 | 产业 | 专栏 |

融易新媒体 备案号:津ICP备17005847号 Copyright © 2002-2022 ryxmt.com.cn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