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经济 > To B时代,被淘宝干趴的慧聪网终于要翻身了吗?

To B时代,被淘宝干趴的慧聪网终于要翻身了吗?

2019-04-30 20:32:20来源:融易新媒体

文章导读
2018年全年,慧聪集团实现营收105.83亿元人民币,相比2017年37亿人民币,大增185.8%。财报称,集团销售收入增加主要来...

,B2B,慧聪,风口

前言:

从当年资本的宠儿风头力压阿里,到市值不及阿里零头的零头,如今再提慧聪网,通常会让人摸不着头脑问一句,“慧聪网还活着?”

它的确活着。

事实上,它还活出了几分站在风口上的样子。

老树第二春,业绩巨变

2018年全年,慧聪集团实现营收105.83亿元人民币,相比2017年37亿人民币,大增185.8%。财报称,集团销售收入增加主要来自智慧产业事业群,通过集团发展成熟的B2B交易平台所致。

YY123.png

同时段,阿里巴巴B2B(包括1688、阿里巴巴国际)营收为170.57亿人民币,较2017年全年131.85亿人民币的营收,同比增长29.37%。

两相对比,惊人的增长幅度以及其所暗示的发展潜力,足以让为公司确立新战略的刘军(慧聪集团董事会主席)扬眉吐气,在对公司的未来展望上,腰杆子也硬了起来:

“力争用五到八年时间,将慧聪集团建设成一家营收超过千亿元的产业互联网企业!”

慧聪已经沉默了太久,昔日的荣光早已在沉寂间烟消云散。

2000年,郭凡生将自家发布企业供应、采购、招标等信息的分类杂志《中国商情快报—家用电器》搬到网上,慧聪网由此而生。

此后两年,趁势中国互联网大潮,慧聪网混得可谓风生水起。到2003年香港上市,一夜之间,造就百万富翁126个,市值最高时超过100多亿。

彼时,阿里还正在探索将业务重心从与慧聪类似的B2B转移到C2C。再往后的故事已被口口传颂,阿里过五关斩六将,拿着望远镜找不到对手。慧聪网就是拿着望远镜也找不到的那位。

慧聪如何机智地错过互联网后又完美错过移动互联网,本篇不再赘述。立足当下,我们从刘军,这位慧聪集团目前的掌舵人讲起,复盘慧聪此次转型与转型背后的逻辑、野心与生机。

2017年10月,刘军出任慧聪集团CEO。三个月后,产业互联网战略作为新官上任的头把火,正式烧了起来:

将公司定位为用互联网和数据赋能传统产业的中国产业互联网领先者;提出“专注”和“聚焦”两大方针,将公司业务集中于信息服务、交易服务、数据服务三大板块。

调整后,2018年慧聪三大事业群战绩显赫:

科技新零售事业群销售收入5.58亿元,同比增长35.4%,日均影响用户超过3000万,GMV高达15亿元;

智慧产业事业群销售收入由2017年21.55亿元同比大增327.5%至92.12亿元;

平台与企业服务事业群销售收入7.28亿元,同比增加3.5%。

B2B平台转战产业互联网,生机有多大?

从B2B平台转型产业互联网,这个逻辑是否顺畅?慧聪网转型1年多的时间便可实现如此迅猛的增长,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

早年,B2B平台仅是向需求方提供平台对接、信息匹配服务,变现主要依靠会员费,并不参与产业、行业运营,甚至也不介入物流、资金流。

这样做的原因在于,企业与企业间的交易要远比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复杂得多,牵涉到研发、工期、流行预测、大额资金周转……平台若想参与进去,需要足够多的产业积累。

这也是比B2C市场空间还要大的B2B市场,迟迟没有培育出行业巨头的原因。

慧聪网转型产业互联网显然是对自己27年耕耘B2B市场,在产业运行规律、资源、品牌等方面的积累有足够的自信,从而以信息服务为基础,结合交易服务、数据服务,切入到囊括物流、资金流的产业运营中去。

慧聪在信息服务、交易服务、数据服务在落地执行上,具体来看策略及野心如下:

(一)信息服务:将公司并购来的中关村在线与慧聪网进行合并,这涉及到公司2/3以上的团队,旨在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中关村在线作为老牌科技媒体,每天有800万的科技用户访问量,京东、天猫均是中关村在线的客户。据刘军透露,中关村在线每年可产生超1亿元的利润。借鉴中关村在线在B2C模式上的成功,复制到其他领域也是慧聪在信息服务业务中的重要意图。

对此,刘军有明确表示:

“慧聪网60多个行业都不咋挣钱,为什么?就是因为做得不够深。哪怕再复制出三、五个中关村在线,每个行业的利润5000万元到1亿元,光信息服务这块利润就有3亿元至4亿元了”。

此外,中关村在线拥有流量、渠道、内容、数据方面的优势,慧聪拥有行业资源,两者在媒体、技术领域优势互补,进行深度融合,亦可产生协同作用。

热点 | 财经 | 科技 | 观点 | 产业 | 专栏 |

融易新媒体 备案号:津ICP备17005847号 Copyright © 2002-2022 ryxmt.com.cn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