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2月初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明确提出“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以来,相关政府部门已强化了对一些披着科技外衣行金融服务之实的机构的监管,并开始对部分互联网巨头展开反垄断调查。一时间,如何看待科技创新对于金融业的影响、如何平衡创新发展与金融监管的关系,如何把握未来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成为业界和学术界十分关注的话题。
科技创新极大改变了金融生态与竞争格局
首先必须肯定,过去二十年,科技创新显然为各个行业包括金融业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和一系列的红利,例如,有效赋能、创新产品和服务、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普惠金融服务能力,等等。科技创新引发了金融业的巨大变革,在一定程度上也重塑了传统金融业的生态版图与格局。其中,在科技大潮的冲击下,商业银行有两个大的变化是前所未有的。
第一,经营的数字化。商业银行的渠道、业务、产品正逐步实现“线上化+移动化+智能化+敏捷化”。
具体来看,一是线上化:很多商业银行均实现了全方位的线上化,线上业务量的占比不断提升,很多银行已经开始做到了四个在线:产品在线,客户线上办理业务、产品的创设线上化;客户在线,客户服务在线上,并与场景实现对接;管理在线,涵盖前中后台、全流程的闭环式管理体系逐步形成,全场景的运营能力也在逐步线上化;员工在线,内部信息推送、业务审批、文件处理、业绩查询、内部沟通等办公要求实现全线上。通过这四个在线,最终实现了数据积累线上化,即通过线上化记录决策过程,留存可供整理利用的数据。
二是移动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特别是今后5G、物联网等技术的拓展应用,客户不仅在随时线上,而且高度移动化。对于客户全天候、全时段的服务需求,银行的产品、员工、管理和数据积累等前中后台均在不断适应这一变化,不仅线上,而且移动。
三是智能化:智能技术在金融科技的诸多领域中,可能是应用最为普遍和最为成熟的。前中后台各项业务目前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智能化,例如前台的支付、客服、营销、交易,中台的风控、投顾、投研,后台的数据和监管。
四是敏捷化: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及时响应客户需求,商业银行不断变革传统组织结构,打造轻型敏捷组织,构建灵活跨职能团队,建立敏捷高效工作方式,以提升组织运转效率,激发员工创新活力,缩短产品迭代周期,提升市场响应速度。
第二,竞争的复杂化。这主要表现在同业竞争和跨界竞争愈加激烈,银行业需要“双线”作战。
金融业近些年面临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巨大:既有来自于经济下行期传统同业的竞争,也有来自于金融科技企业的非传统竞争和所谓“降维打击”,更有日甚一日的监管压力。一方面,同业竞争日益白热化,国内银行业法人机构超过4000家,各类金融机构超过2万家,同质化竞争严重。另一方面,银行业面临来自于外部的互联网金融公司“降维打击”。互联网金融公司利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思维,凭借优秀的客户体验和低廉的运营成本,迅速抢占“存、贷、汇、投”等金融业务的市场份额。特别是,近些年新兴金融科技企业跨界进入支付结算领域,并从事实质性的存贷款业务,据不完全统计,互联网金融的市场渗透率已接近40%,存款搬家至互金公司金额超2万亿元,网络贷款交易规模超1万亿元。互联网金融的第三方支付模式切断了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传统联系,银行无法分析客户习惯,丧失对市场的敏感度,进一步导致银行金融中介功能的边缘化,出现了新形势的“金融脱媒”。
好在,近年来这一状况也正在发生变化。以2020年对某著名头部互联网企业的强监管和反垄断调查为标志和分界点,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科技企业的跨界竞争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下半场”。面对互联网企业发出的“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的挑战,传统金融机构不断寻求主动改变,对标头部互联网企业,加快自身数字化转型,致力于打造“具有金融属性的科技公司”,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可以说“上半场”双方打成了平手。
之所以说竞争已经进入到“下半场”,是因为监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最近发生的两件大事有望改变未来的金融生态和金融格局:一是近期中央以及管理层对于金融科技企业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即将开展强监管的表态乃至于立案调查的具体行动,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将从根本上改变互联网企业过去那种“监管套利”的优势地位;二是数字货币的逐步推出将有助于商业银行直接成为流量入口、以数字钱包为原点构建客户生态圈、提升普惠金融数字化水平,除了C端的明显影响外,数字人民币的应用也可能为B端、G端业务的拓展带来更多机会,这也将帮助商业银行夺回一部分市场份额。这可能标志着未来传统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企业的竞争,将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更加公平的“下半场”。这究竟会有什么样的变化,非常令人期待。
科技至上不可取,科技向善赢未来
热点 | 财经 | 科技 | 观点 | 产业 | 专栏 |
融易新媒体 备案号:津ICP备17005847号 Copyright © 2002-2022 ryxmt.com.cn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