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经济 > 新时代策略:5月需适当防守 不改2019年熊转牛大格局

新时代策略:5月需适当防守 不改2019年熊转牛大格局

2019-04-29 07:33:17来源:融易新媒体

文章导读
我们近期不断提示,3月震荡,4月决断。市场从3月中旬以来一直在尝试逻辑切换,目前来看,切换并不顺利,市场需要通过一段休整,等待下半年新的上涨逻辑。这一休整其实在大部分机构投资者预期之内,但是大家对休整的时间和幅度有很大的分歧。综合历史各种情形,目前的休整期可能有4种方式。对比后,我们认为,这一轮休整不会改变2019年熊转牛的大格局,但由于场外...

我们近期不断提示,3月震荡,4月决断。市场从3月中旬以来一直在尝试逻辑切换,目前来看,切换并不顺利,市场需要通过一段休整,等待下半年新的上涨逻辑。这一休整其实在大部分机构投资者预期之内,但是大家对休整的时间和幅度有很大的分歧。综合历史各种情形,目前的休整期可能有4种方式。对比后,我们认为,这一轮休整不会改变2019年熊转牛的大格局,但由于场外增量资金进来的量不够大,所以战术上,不管是相对收益投资者,还是绝对收益投资者,5月都需要适当防守,等待下半年的机会。

(1)休整方式一:2014-2015年牛市中的休整。2014年中到2015年中的牛市中,出现过两次分歧较大的时候。第一次是2014年9中旬-10月份末的休整。2014年6月-9月中,利率下行、经济预期改善,大部分板块轮动式上涨。但9月中旬之后,经济数据再次变差,投资者担心提估值结束,恰逢三季报披露期,市场从9月中到10月底,小幅调整。但等到季报披露完成后,虽然经济预期没有改善(甚至是大幅恶化),但由于增量资金进场迅猛,降准降息加码,市场进入新一轮估值抬升。

第二次分歧是2015年初,由于受到两融监管加强的影响,券商、一带一路、银行、房地产等之前强势的板块开始休整,在休整期间,还有过降准,但是市场在降准后高开低走,投资者又一次等待业绩。2015年1月-2月,指数区间震荡,但之后市场在互联网板块的带领下重新进入新一轮估值提升,并没有等待经济回升之类的信号。

之所以这两次休整幅度都很小,背后原因可能是增量资金入场的速度很快。如果A股目前的休整是也是这种方式的休整方式,那么4月底就是这一波休整的低点,而且休整完成后的上涨还是抬升估值,是更猛烈的抬升估值。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目前来看最小,因为现在的宏观流动性环境边际变差了一些,微观开户数据和基金发行情况都还没达到2014年-2015年牛市中段的水平。

(2)休整方式二:美股牛市起点之后的休整。大多数牛市,第一阶段都是估值修复,中国历次牛市都是如此,美股也是。美股很大的不同是,牛市启动的时候速度会很快(比如2003年3月-2004年2月,2009年),但是估值修复到合理位置之后,上涨速度会变慢,甚至会出现长时间的窄幅震荡,之后再继续上行。

背后很大的原因可能是投资者结构的不同,机构投资者估值修复完成后不会减仓,因为估值还不贵,虽然可能业绩没能持续改善,但也不会减仓很多。如果是以这种方式休整,那么近期的休整可能会将A股带入半年左右的窄幅震荡。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在A股也很低。国内投资者结构中个人占比更多,机构考核方式也和国际市场不同,导致仓位变化更频繁,所以出现非常窄幅的震荡很难超过1个季度,持续半年的震荡除了在熊市最底部,其他时候很少出现。

(3)休整方式三:2005年牛市初段的休整。2005年牛市第一阶段中,政策(股权分置改革、汇改)、利率环境(下行)、经济预期(领先指标见底),所有的大逻辑都很好。2005年6月到9月,股市进入第一波上涨了。但是随后利率下行趋势放缓、上市公司财报不好等因素出现,市场出现了季度级别的调整,之后随着经济进一步改善,股市进入2006年更猛烈的上涨。

我们认为,A股进入类似2005年牛市初段调整的可能性最高,虽然由于投资者结构变化,股市板块结构的变化,最终幅度和时间会有差异,但是很有可能大的逻辑会比较类似。这一轮休整不会改变2019年熊转牛的大格局,但由于场外增量资金进来的量不够大,所以战术上,不管是相对收益投资者,还是绝对收益投资者,5月都需要适当防守,等待下半年的机会。

(4)休整方式四:2013年震荡市的休整。2013年也是牛熊转折,但是这个转折更波折。2012年底到2013年初,经济预期大幅改善,所有投资者都认可经济开始复苏,虽然大家对复苏的幅度有很大的分歧,但是各类经济领先指标和同步指标都是很强的,所以经济复苏的方向分歧很小。但是到了年中,由于货币政策、房地产政策收紧,而且力度很大,出现了阶段性钱荒,导致股市调整幅度较大,创了新低。我们认为,A股重演这种休整的可能性不高。一方面我们现在政策调整幅度小很多,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目前各行业所处产能周期的位置比2013年好很多。

行业配置建议:整体配置思路以防御为主,如果是有业绩的板块可以持续关注。如果是和经济密切相关的板块,由于受到降准推迟等影响,可以适当观望。成长板块的主题热点可能会有所收缩,波动也会加大,成长的机会将会更加集中在一季报业绩可能不错的板块,科创板推出前后,也将会有阶段性的机会。投资者可以适度增加消费、金融配置比例。

新时代策略:5月需适当防守 不改2019年熊转牛大格局

2

本周市场变化回顾

热点 | 财经 | 科技 | 观点 | 产业 | 专栏 |

融易新媒体 备案号:津ICP备17005847号 Copyright © 2002-2022 ryxmt.com.cn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