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经济 > 最新消息:5年前一场并购拖累业绩 正海磁材“蹭车”初尝涩果

最新消息:5年前一场并购拖累业绩 正海磁材“蹭车”初尝涩果

2019-06-08 02:48:09来源:融易新媒体

文章导读
尽管在5月经历先涨后跌的波动,但从5月6号(五一假期后第一个交易日)至6月4日,正海磁材(300224.SZ)股价涨幅仍达34.43%。不过,正海磁材的业绩却并不理想。 由于双主业中的电机驱动行业竞争加剧,此前并购的上海大郡在2017年-2018年亏损额均超过4000万元,并相应进行了商誉减值,合计计提2.51亿元,拖累正海磁材在2018年亏损8000万元,成为正海磁材2011年上市以来首次年报亏损。...

K图 300224_2

尽管在5月经历先涨后跌的波动,但从5月6号(五一假期后第一个交易日)至6月4日,正海磁材(300224.SZ)股价涨幅仍达34.43%。不过,正海磁材的业绩却并不理想。

由于双主业中的电机驱动行业竞争加剧,此前并购的上海大郡在2017年-2018年亏损额均超过4000万元,并相应进行了商誉减值,合计计提2.51亿元,拖累正海磁材在2018年亏损8000万元,成为正海磁材2011年上市以来首次年报亏损。2019年一季度,正海磁材则再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正海磁材董秘办人士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接下来,正海磁材将会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业务的投入力度,以成本控制为抓手,加强上下游联系与合作,积极探索适用的商业模式。“正海磁材密切关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动向,完善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环节的业务布局,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业务板块。”上述董秘办人士还表示。

并购资产拖累业绩

自5月30日开始,正海磁材股价开始由涨转跌。

5月28日,在上一阶段公司高层股份减持计划期限届满后,正海磁材又披露了新的减持计划,因个人资金安排,包括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董秘、财务总监在内的正海磁材高层可能进行股份减持。

对于股价下滑,上述董秘办人士告诉记者,正海磁材股价受宏观环境、市场行为等诸多因素影响,管理层力求创造更佳业绩来回报广大投资者,截至目前公司董事、高管尚未实施减持计划。

但从基本面看,2018年,正海磁材出现自上市以来的首次年报亏损。

2018年,正海磁材营收为16.8亿元,同比上涨40.89%,净亏损为8156.07万元,同比2017年1.02亿元减少180.28%。

正海磁材在年报中指出,公司对收购上海大郡所形成的商誉进行了减值测试,根据减值测试结果,计提商誉减值损失1.49亿元,减少本期净利润1.26亿元。

2014年,为向下游电机驱动系统领域快速切入,寻找新增长点,正海磁材计划将上海大郡收入囊中。2014年10月16日,正海磁材以“定增+现金”方式收购上海大郡81.53%的股权,定价为3.92亿元,此次交易前,正海磁材已经持有上海大郡7.14%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将持有上海大郡88.67%的股权。

成立于2005年的上海大郡,专注于系列化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收购之时,上海大郡业绩就处于亏损状态,2012年、2013年及2014年上半年,净亏损分别为1959.17万元、1089.03万元及916.97万元。彼时,正海磁材也签订了利润补偿协议,2015年-2017年分别为2000万元、3500万元及5000万元。

正海磁材董秘办人士告诉记者,上海大郡自2015年4月起纳入正海磁材合并报表范围,上海大郡2015年度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06.83万元,远超其2000万元的业绩承诺;2016年度扣除对员工实施股权激励而产生的激励费用及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3997.44万元,亦完成其3500万元的业绩承诺。

但从2017年开始,上海大郡就开始拖后腿,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1.92亿元,同比下降24.89%;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1.01亿元,同比下降46.78%。

据了解,2017年,上海大郡的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39.72%,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193.07%,而正海磁材也对上海大郡进行商誉减值,计提商誉减值损失1.02亿元,减少正海磁材净利润8665.33万元。

不过有券商认为,经过两年的商誉减值后,正海磁材的商誉减值风险被释放。中泰证券分析师谢鸿鹤认为,随着电机驱动行业领域竞争加剧,2017年、2018年上海大郡亏损均超过4000万,相应的,商誉减值分别大幅计提1.02亿、1.49亿,拖累正海磁材2018年亏损约8000万;而正海磁材收购大郡购形成商誉为2.69亿,已经合计计提约2.51亿,商誉剩余账面价值仅约1800万元,商誉减值风险充分释放。“上海大郡或将通过主动调整客户结构,向优质客户倾斜,或将实现减亏。”谢鸿鹤还认为。

能否翻盘

正海磁材成立于2000年,在2015年之前,主要以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业务为主,2015年收购上海大郡后,转为“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的双主营业务的发展模式。

尽管正海磁材坚持两条腿走路,但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业务总是饱受盈利成色不足的质疑,2015-2018 年,正海磁材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产品毛利率持续下降,分别为32.88%、27.32%、15.96%、9.16%。

热点 | 财经 | 科技 | 观点 | 产业 | 专栏 |

融易新媒体 备案号:津ICP备17005847号 Copyright © 2002-2022 ryxmt.com.cn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