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经济 > 2019年中国经济新闻: 趣店做奢侈品生意?万里目在开一个玩笑

2019年中国经济新闻: 趣店做奢侈品生意?万里目在开一个玩笑

2020-04-15 18:22:08来源:融易新媒体

文章导读
趣店做奢侈品生意?万里目在开一个玩笑...

  3月份,在6周年前夕,趣店上线了奢侈品电商平台万里目。

  刚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以记忆力见长的摩羯座摊主一时恍惚,还以为趣店重启了大白汽车业务。因为万里目是一款较有知名度的后车市场产品,包括车内显示屏和行车记录仪等产品,摊主还曾经购买过。

  不知道这个名字是不是罗敏起的?可谓非常失败。然而,即使名字起的讨彩,罗敏的这又一次创业也很难成功。

  实事求是讲,罗敏连续创业很多次,失败者多,成功者少,其特点就是项目之间普遍缺少关联性。而这次做奢侈品的生意,其跨度之大,更是超越了以往。

  其实,罗敏和趣店的这一次大跨度尝试,正在投身于一场“大败局”之中,并且,万里目的玩法比之前倒下的奢侈品电商玩家还要更不靠谱。

  01

  用拼多多模式卖奢侈品?开个玩笑

  趣店应该是很重视万里目这个项目,自上线以来,网上涌现出了大量追捧的解读文章。本文无意考察这些偏离事实的文章诞生的因缘,而是想探讨一下这些文章的落脚点。

  在这些追捧文章中,最夸张的是把刚诞生的万里目说成是“网上的第五大道”,“中国的香榭丽舍”。

  不得不承认,这种反差标签,确实起到了让摊主无语凝噎的效果。就好比一个人指着一头鹿对你说:“你看,这匹马都长雀斑了。”此时,你的第一反应并不是纠正他,而是愣在原地进入一种不明觉厉的状态。

  其实,作者可能不知道,之前真有一家2009年成立的奢侈品网站叫做“第五大道”,并且还是由前媒体人创办。遗憾的是,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并没有眷顾“第五大道”,其不得不于2015年由B2C转型为O2O,也就是由自己卖奢侈品变成为奢侈品店倒流了,至今已经泯然于行业。

  其实,在众多追捧文章中,某文章所用的“奢侈品界的拼多多”这样的标题,还是实事求是的。至于作者如何论证其合理性,那是另外一回事。

  实际上,趣店方面此次想表达的,就是一个“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意思,其背后的两个落脚点,是“百亿补贴”低价促销奢侈品,以及社交电商的新模式吸引年轻人。

  遗憾的是,这两个落脚点都站不住脚。

  先看低价促销与“百亿补贴”。

  其实,几十年来,关于奢侈品的本质,已经有无数人分析过,但这里还是有必要重新强调。

  正如营销大师科特勒在描述品牌战略时所说:“你不是通过价格出售产品,而是出售价格。”站在人类商品世界、品牌王国顶端的奢侈品,是最不适合用低价标签来促进销售的。

  奢侈品卖的是身份标签,是阶层幻觉,如果旧的奢侈品牌成为大众货色了,富贵人群就会转寻新的身份标签。这样的故事,在人类几千年历史上不停地上演着。

  实际上,十年以来,不只是“第五大道”,还有倒下的尊享网、品聚网、佳品网、尚品网,它们的墓志铭上都在诉说着低价售卖奢侈品是一条不归路。最近一个案例,就是在2020年3月21日——几乎与万里目诞生同时——宣布关门大吉的走秀网。

2019年中国经济新闻: 趣店做奢侈品生意?万里目在开一个玩笑

  即使如“奢侈品电商”第一股寺库,上市当日便跌破发行价,其市值在今年4月初已经跌至1.49亿美元,比2018年8月份高位市值跌去了80%以上。

  在这条错误的道路上,趣店可谓走的更远。“社交电商”与“奢侈品”的搭配,怎么听怎么像是一个玩笑。在社交电商之王——拼多多还在砸巨额补贴,摆脱“消费降级”标签而向天猫、京东的品牌价值靠拢的时候,趣店竟然想一步登天。

  然而,奢侈品如贵族,最基本的守则就是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四处吆喝。

  下图是摊主在近期收到了万里目促销短信。不知各位读者作何感想,反正我看到之后,会觉得这根本不是在卖奢侈品,而更像是在搞精准扶贫。

2019年中国经济新闻: 趣店做奢侈品生意?万里目在开一个玩笑

  其实,即使是在“低价”这一落脚点上,趣店和万里目方面打出的“百亿补贴”这张牌也靠不住。

  在导致趣店股价暴跌的2019年Q3财报公布之后,趣店下调了全年业绩预期,将之前全年预期盈利45亿,降为40亿。

  试问:全年40亿的盈利,如何支撑一个创新业务的“百亿补贴”?

  阿里巴巴的聚划算说百亿补贴,我信;

  市值曾一度超过京东的拼多多说百亿补贴,我也信;

  万里目说百亿补贴,我觉得是在开玩笑。

  再看社交电商与年轻人这个落脚点。

热点 | 财经 | 科技 | 观点 | 产业 | 专栏 |

融易新媒体 备案号:津ICP备17005847号 Copyright © 2002-2022 ryxmt.com.cn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