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国民经济迎来开门红,主要指标呈现两位数增长。
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49310亿元,同比增长18.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9%,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25.6%,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29.2%。
“因为去年同期低基数和就地过年造成工作日增加,今年同比增速呈现出和往年不同的趋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表示,总体上看,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开局良好。生产需求持续改善,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新动能快速成长,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市场预期稳中向好。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副教授唐遥分析,18.3%表明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良好稳健。总体而言,随着疫苗接种地推进,中国经济活力会进一步加强;同时海外主要经济体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反弹迹象,支撑了外需。在这样的整体经济环境下,我国有望在2021年取得良好的经济表现,为“十四五”开好局。
“同时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结构性的增长来源,需要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去提升生活服务业的活跃程度,进一步加强制造业的投资,改善经济的整体投资效率,促进长期消费增长和做大统一的国内消费市场,同时关注进口大宗商品的价格变化对物价和工业生产的影响。”唐遥表示。
工业生产稳步回升,内外需求强劲一季度工业生产稳步回升,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5%,环比增长2.01%;两年平均增长6.8%。其中,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1%;环比增长0.60%。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季度同比高增主因在于去年同期的低基数影响、员工就地过年工作日有所增加以及当前经济本身的微过热特征,生产保持强劲,工业品价格向好、内外需求强劲。
分经济类型看,一季度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9%;股份制企业同比增长23.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29.2%;私营企业同比增长29.7%。
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两年平均增长4.0%;制造业同比增长27.3%,两年平均增长6.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15.9%,两年平均增长4.8%。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9.9%、31.2%,两年平均分别增长9.7%、12.3%。
从产品产量看,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挖掘、铲土运输机械,微型计算机设备,集成电路同比增速均超过60%,两年平均增速均超过19%。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9%,连续13个月高于临界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8.5%。
一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84687亿元,同比增长29.2%。出口46140亿元,
融易新媒体,同比增长38.7%;进口38547亿元,同比增长19.3%。
值得注意的是,3月份进口增长在加快,3月当月进口同比增长27.7%,是今年以来首次高于出口增速,这也说明内需恢复势头是在不断巩固增强的。
李超认为,国内需求强劲使得工业生产向好可持续。外需在3月仍有较强支撑,但未来随海外供给的修复,供需缺口弥合,支撑力度或会有所边际降低。他预测,4月工业生产有望保持良好态势,但由于基数影响渐弱,以及部分支撑因素的利好强度可能边际放缓,读数将进一步回落。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程强认为,整体来看,尽管受1-2月“就地过年”等扰动因素的生产冲高影响,3月单月工业生产活动较1-2月有所回落,但工业生产仍然处于景气区间。
“在外需韧性仍然维持、内需逐步修复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我国工业生产仍将延续平稳的复苏态势,未来一段时期表现预计仍将超出疫情前的生产水平。”程强判断。
餐饮、线下消费快速恢复,消费仍有较大修复空间一季度市场销售逐步改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221亿元,同比增长33.9%,环比增长1.86%;两年平均增长4.2%。其中,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484亿元,同比增长34.2%,比1-2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3%,环比增长1.75%。“不管是从商品零售额、线上销售情况,还是从前期大家都比较关注的恢复比较慢的餐饮、旅游出行,都呈现快速恢复的态势。”刘爱华表示,同比增速因为受到上年同期基数的影响,增长较快,因为上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9%,目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现出30%以上的高增长。
分具体领域看,餐饮、线下消费等前期受到制约的一些消费领域快速恢复。餐饮收入10596亿元,同比增长75.8%,两年平均下降1.0%;商品零售94625亿元,同比增长30.4%,两年平均增长4.8%。
从线下消费看,一季度限额以上零售业实体店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2.2%,两年平均增长4.5%,比1-2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说明线下消费也在快速恢复中。
从商品类别看,一季度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18个商品类别同比增速均超过10%,其中体育娱乐用品类和通讯器材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45.2%、42.4%,两年平均分别增长17.4%、17.1%。
网上销售增势良好。全国网上零售额28093亿元,同比增长29.9%,两年平均增长13.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3067亿元,同比增长25.8%,两年平均增长15.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1.9%,比1-2月份提高1.2个百分点。
刘爱华表示,消费环境持续改善带来居民信心的增强,居民收入的回升带来消费能力稳步提升,扩内需促消费政策的带动,带来重要商品的销售保持增长,这都是推动一季度消费市场呈现快速恢复的原因。
“伴随天气回暖、就地过年影响趋弱,消费再回快速修复通道。”李超表示,一方面,经济步入合理增长区间,居民消费信心和消费意愿拾级而上,收入的持续增长正逐渐体现到消费增长上来。另一方面,消费品和服务的供应正在逐渐丰富,线下消费恢复速度加快。
收入预期稳定,消费意愿回升,李超认为,未来消费仍有较大修复空间。数据也显示,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旅游、观影居民消费需求比较旺盛。从出行看,清明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数达到1.02亿人次,恢复到疫情前同期的94.5%。
4月2日-5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人次比2020年同期增长225.8%,恢复至2019年的92.4%。从电影市场看,清明假期三天电影总票房突破8亿,刷新了历史同期票房最高纪录。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恢复,制造业提升空间很大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恢复,高技术产业和社会领域投资增长较快。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95994亿元,同比增长25.6%,环比增长2.06%;两年平均增长2.9%。其中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月环比增长1.51%。分领域看,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9.7%,两年平均增长2.3%;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9.8%,两年平均下降2.0%;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5.6%,两年平均增长7.6%。
基建的平均增速是2.3%,唐遥表示,这说明了我国在应对疫情的冲击时,相对应的财政和基建的扩张较为合理,有较高的可持续性。
制造业投资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刘爱华表示,目前制造业投资的水平相当于疫情前的96%左右,一方面说明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比较多的困难,仍然在恢复状态中,在投资信心上仍然有一定的顾虑。
另一方面,对整体市场也在观察之中,有利于制造业投资恢复的因素也在慢慢累积和增加,比如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增长了1.79倍,两年平均增长达到了31.2%,企业的效益在提升。
“我们目前处于 ‘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一些重大的工程项目都在安排之中,民营企业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参与。”刘爱华表示,随着经济整体恢复的推进、企业效益的好转,企业的信心会慢慢得到增强。“制造业提升的空间还是很大的,从未来讲,我们对制造业投资的恢复还是很有信心的。”
“近期央行提供的数据表明,截至今年2月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余额有了很快的增长。”唐遥表示,制造业的投资增速有望在今年余下时间里面实现较好的恢复。
工业品价格上行、企业利润的恢复、库存周期的开启将使得企业中长期资本开支意愿进一步提升,李超认为,在信贷资金支持的情况下,有望对制造业投资提供较强的支撑。后续制造业投资增速走势仍将普遍强于以往季节性,对制造业投资数据不必悲观。
从行业结构上看,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7.3%,两年平均增长9.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41.6%、28.6%,两年平均分别增长10.7%、8.2%。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仍是制造业投资的主要支撑。高技术制造业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50.0%、49.5%,两年平均分别增长9.1%、24.2%。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31.7%,两年平均增长9.6%;其中卫生、教育投资同比分别增长50.9%、27.0%,两年平均分别增长22.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