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产业 > 医药 > 《2024儿童青少年抑郁治疗与康复痛点调研报告》:两成抑郁孩子家长有高抑郁风险

《2024儿童青少年抑郁治疗与康复痛点调研报告》:两成抑郁孩子家长有高抑郁风险

2024-06-02 11:47:39来源:中国网财经

文章导读
中国网财经5月29日讯 昨日发布的《2024儿童青少年抑郁治疗与康复痛点调研报告》(“报告”)显示:调研中遭诊断为情绪障碍的子样本,首次确诊的平均年龄为13.41岁,其中男孩占51.0%。 他们中...

  中国网财经5月29日讯 昨日发布的《2024儿童青少年抑郁治疗与康复痛点调研报告》(“报告”)显示:调研中遭诊断为情绪障碍的子样本,首次确诊的平均年龄为13.41岁,其中男孩占51.0%。

  他们中三成以上至少共病一种其他心理疾病,睡眠障碍、强迫症是最常见的共病;其中一半孩子患病时长处于1到4年之间,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患病时长为3个月至1年。

  报告建议,从源头入手多方联动,加大儿童青少年抑郁防控力度、提高心理疾病认知、整合治疗资源构建区域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筛查和诊治网;加大教育和宣传,降低疾病污名化,为抑郁儿童青少年功能康复提供多方位的有力支持。

  家长普遍认为学习压力和家庭环境的影响非常大

  此次报告的发布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与青少年抑郁支持平台—渡过共同发起,灵北中国公益支持。

  调研采用问卷侦查方式,覆盖我国大陆东、中、西部地区,侦查对象为孩子患有抑郁症等精神障碍的家长,共回收有效问卷1622份,其中孩子年龄范围为9-24岁。

  报告深入阐述了抑郁症青少年的早期识别、就诊、治疗、康复、休复学以及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照顾负担等痛点,提出了促进儿童青少年抑郁预防、治疗与康复的对策建议。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负责人、《心理健康蓝皮书》副主编陈祉妍解读了报告。

  抑郁症是一种复杂且异质性高的精神障碍。报告显示,家长们普遍认为学习压力和家庭环境是导致孩子生病的两大原因。此外,孩子的个性特点遭认为是影响孩子生病的重要因素,霸凌或者虐待也会对孩子造成突出的影响。这些因素复杂交织,共同作用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报告呼吁社会各界形成有机联动机制,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入手,共同营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以完整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

  抑郁症的早期发现和识别很重要。调研发现,超过四成(41.8%)的家长在孩子主动求助3次及以上才带其就医,62.8%的家长认为孩子存在中等程度及其以上的就诊延误。这表明家长对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仍有待提高。

  报告建议,家长应积极学习和掌握抑郁症相关知识,密切关注孩子的情感和行为变化,尤其是当孩子多次表达心理困扰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进一步呼吁社会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通过媒体宣传、学校教育等途径,提高公众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

  家长首次带孩子寻求治疗首选心理咨询

  侦查结果显示,多数家长在首次治疗时选择心理咨询(71.2%),其次是药物治疗(49.2%)和生活方式改变(41.2%)。

  根据家长对各种治疗方式的效果进行评分,治疗方式的效果由高到低以此为: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心理咨询与治疗和物理治疗。最普适性的药物治疗并不是家长的第一次治疗首选,一定程度上与家长对药物治疗存在误解与偏见有关。

  报告强调,治疗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儿童青少年个性化诊疗方案,结合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提供完整的支持和干预。同时,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心理咨询和精神科治疗的认识和支持,整合当前精神心理康复资源,提高儿童青少年获得有效治疗的可及性。

  儿童青少年社会功能恢复主要指回归校园,恢复学业与社交。本次调研中,有27.74%的孩子无明显症状,已恢复社会功能;有27.09%的孩子有残留症状,但已恢复社会功能;仍有28.79%的孩子有残留症状,社会功能未恢复;另外有16.38%的孩子持续有症状,未康复。总体上,家长认为孩子在家庭生活方面的恢复情况最好,工作学习的功能恢复最差。

  两成抑郁孩子家长有高抑郁风险

  调研发现,诊断情绪障碍的儿童青少年中曾经有过请假经历的占比82.3%,有过休学经历的占53.85%,平均休学次数为1.71次。第一次休学的平均年龄为13.74岁,主要集中在14岁。

  大部分家长(71.9%)认为休学对孩子的抑郁康复有积极作用。大多数家长希望孩子尽快复学,但是前期就诊延误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后期复学。同时,复学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无法适应复学后的学习压力和标准化管理、新环境和人际关系等。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因美纳发布2023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连续第五年保持零净薪酬

中国网财经5月29日讯 昨日,因美纳(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LMN)发布第五份年度企业社会责任(CS...

2 《2024儿童青少年抑郁治疗与康复痛点调研报告》:两成抑郁孩子

中国网财经5月29日讯 昨日发布的《2024儿童青少年抑郁治疗与康复痛点调研报告》(“报告”)显...

3 中国首部青少年防艾电影《青爱》荣获北京国际电影节推荐影片

中国网财经5月29日讯 中国首部青少年院线公益电影《青爱》,在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嘉年...

4 通心络治疗急性心梗研究位列2023年亚洲心血管医学领域杰出研究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JACC:Asia重磅揭晓了2023年亚洲十大心血管研究和2023年亚洲心血管医学领域杰...

5 以岭药业泽泻上榜2024年优质药材“三无一全”基地品种榜单

5月24日-26日,以“品质提升、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

6 国内首款“延缓儿童近视滴眼液”上市 阿里健康首发上线

中国网财经5月28日讯 今日,兴齐眼药旗下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兴齐美欧品)正式在阿里健康大...

1 因美纳发布2023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连续第五年保持零净薪酬

中国网财经5月29日讯 昨日,因美纳(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LMN)发布第五份年度企业社会责任(CS...

2 《2024儿童青少年抑郁治疗与康复痛点调研报告》:两成抑郁孩子

中国网财经5月29日讯 昨日发布的《2024儿童青少年抑郁治疗与康复痛点调研报告》(“报告”)显...

3 中国首部青少年防艾电影《青爱》荣获北京国际电影节推荐影片

中国网财经5月29日讯 中国首部青少年院线公益电影《青爱》,在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嘉年...

4 通心络治疗急性心梗研究位列2023年亚洲心血管医学领域杰出研究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JACC:Asia重磅揭晓了2023年亚洲十大心血管研究和2023年亚洲心血管医学领域杰...

5 以岭药业泽泻上榜2024年优质药材“三无一全”基地品种榜单

5月24日-26日,以“品质提升、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

6 国内首款“延缓儿童近视滴眼液”上市 阿里健康首发上线

中国网财经5月28日讯 今日,兴齐眼药旗下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兴齐美欧品)正式在阿里健康大...

7 阿里健康2024财年营收270.3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64.6%

中国网财经5月27日讯 今日晚间,阿里健康发布2024财年全年业绩公告。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12个月...

8 拜耳旗下“彼康王”品牌升级 从皮肤抗真菌赛道向更多元领域拓

中国网财经5月27日讯 今年的5月25日是第18个“全国护肤日”,主题为“美丽中国,皮肤先行”...

9 医保个人账户可线上购药 北京市医保局:7月有望正式提供服务

上周末,两个惠民购药政策出炉——本市参保人员在两家网络购物平台,可以使用医保个人账...

10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科研成果引俄罗斯医学界瞩目

心力衰竭是各类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晚期阶段,也是21世纪心血管疾病领域面临的最严重挑战...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