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产业 > 医药 > 密集并购 中国创新药迎来春天?

密集并购 中国创新药迎来春天?

2024-03-17 17:35:02来源:中国新闻网

文章导读
岁末年初,创新药行业多笔交易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跨国药企开启来华“扫货”模式? 2023年12月12日,百利天恒宣布将EGFR/HER3 ADC新药BL-B01D1的中国外全球权益授权给百时美施贵宝(BMS),该药成为我国首款成功出海的双抗ADC新药。8亿美元首付款、84亿美元的潜在交易总额均打破了国产创新药单个项目出海的纪录。 大约半个月后,26日,阿斯利康曾宣布收购国内CAR-T疗法公司亘喜生物,后者成为首家遭跨国药企全资收购的中国创新药公司,收购交易价值为...

  岁末年初,创新药行业多笔交易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跨国药企开启来华“扫货”模式?

  2023年12月12日,百利天恒宣布将EGFR/HER3 ADC新药BL-B01D1的中国外全球权益授权给百时美施贵宝(BMS),该药成为我国首款成功出海的双抗ADC新药。8亿美元首付款、84亿美元的潜在交易总额均打破了国产创新药单个项目出海的纪录。

  大约半个月后,26日,阿斯利康曾宣布收购国内CAR-T疗法公司亘喜生物,融易新媒体消息,后者成为首家遭跨国药企全资收购的中国创新药公司,收购交易价值为12亿美元。

  到了新的一年,跨国药企并购中国创新药的热情继续。2024年1月5日,诺华宣布就收购信瑞诺医药达成协议。信瑞诺医药成立于2021年,是Chinook与数家生命科学投资者共同设立的一家合资公司。诺华于2023年8月收购了Chinook,因而持有该合资公司的部分股权。根据此项协议,诺华将收购信瑞诺医药的其余股份。交易完成后,信瑞诺医药将整体整合入诺华中国。

  紧接着,1月6日,拜耳也与RTW投资公司宣布,分别以3500万美元和1.27亿美元对箕星药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进行股权投资。拜耳集团处方药事业部全球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拜耳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周晓兰还将加入箕星董事会。

  过去几年,在人才、资本、政策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中国创新药的发展令人惊喜,许多创新机制的药物经历了临床试验的验证,积极的数据代表着一款产品未来的商业化潜力,这也是跨国药企愿意为之买单的重要原因。

  “产品差异化和有特色的临床数据是跨国药企看重中国创新药的重要因素。”华兴证券有限公司研究所负责人、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赵冰向中新健康说道。在他看来,这笔交易足以给中国药企业带来启示,创新能力独到是走向全球的关键。

  船未出海,先“卖船票”

  2023年遭认为是中国药企出海“元年”,国产创新药出海迎来空前大爆发,不仅是多个国产创新药成功出海欧美市场,出海授权(license-out)规模也一再创下新高, 出海授权的数量首次超过从海外的许可引进(license-in)。

  数据表明,2023年上半年中国新药出海授权交易总金额为131亿美元,同比增长83%;首付款总额达到11亿美元,同比大幅提高了258%,接近去年全年的水平。今年刚刚开始,已达成多笔重磅出海授权,披露总金额接近100亿美元。

  船未出海,先“卖船票”。出海授权就是说虽然药物还没有获得批准上市,但是也可以提前把未来的商业权益卖掉。从最近几笔交易来看,甚至不乏一些尚在临床阶段的管线。赵冰指出,接下来出海授权还将继续频发。

  究其原因,除了近几年国内药企的创新能力增强以外,还包括上市药企本身还未盈利或商业化能力不足等,需要通过海外授权的方式来回笼资金,缓解资金压力等因素影响。

  在药物研发过程中,业内流传三个“10”——10年时间研发,10亿美金投入以及临床10%成功概率。药物定价看似是一款药物,其实也包含了多次失败的代价。一个成功的药物能够帮助药企平摊失败项目的费用。

  卖授权之外,中国创新药在海外的溢价销售也是反哺国内新药研发的途径之一。2023年多款国产创新药在欧美获批上市,定价平均高于国内至少十五倍。其中,百济神州的二代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在美国的销售额为2.701亿美元,总销售额中,美国市场占比为85%。这说明,中国创新药出海既有价格又有市场。

  穿越资本寒冬,市场升温有望

  如果出海成为熬过资本寒冬的唯一途径,如何获得船票便是接下来中国药企布局的重点。“还是集中火力供应管线。”赵冰向中新健康说道。

  产品管线(Pipeline)是生物制药及生命科技领域公司(包括药品、器械、治疗方法等)的核心价值,具备丰富的创新性产品管线,是全球这一领域公司面临的共同目标。

  目前中国创新药公司大部分是fast-follow公司,靶点和机制都并非独有。因此,赵冰指出,现阶段中国药企仍应考虑提升临床开发能力,其次考虑优化商业化,不能仅把生物制药当作科研项目。弥补这些不足,期待有一天管线比例和临床获批比例能够达到一致。

  核聚资本创始合伙人吴小平则抱着更为乐观的看法。他在接受中新健康采访时表示,“医药行业的行业估值已经降低到了多年以来的最低点了,我认为明年存在回升的可能性,尤其是在国内创新药领域,企业整体上是在往前进阶段”。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2023年全国海关检出各类传染病49种3.1万例

记者从2024年全国海关工作会议获悉,2023年,全国海关检出新冠、猴痘、霍乱等各类传染病49种...

2 密集并购 中国创新药迎来春天?

岁末年初,创新药行业多笔交易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跨国药企开启来华“扫货”模式? 2023年...

3 近期呼吸道疾病高发 专家提示切忌盲目镇咳和滥用抗生素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最新流感监测显示,1月以来,我国南北方省份的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

4 分子POCT:门急诊快速诊断的“得力帮手”

近日,中华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组织的第三届全国呼吸道病毒性传染病会议在中国医学科学...

5 联合丽格集团推出“定制款”玻尿酸丝孄朵 将有效降低栓塞风险

中国网财经1月23日讯 联合丽格集团今日宣布,将推出定制款高品质强效玻尿酸——丝孄朵1号透...

6 北京今年将优化慢性病“长处方”管理 处方用药量放宽至3个月

今年,北京将扎实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开展180项检验结果...

7 春节前医美直播打响价格战 谨防“破价”医美

年关将近,各大医美直播间开始活跃起来。主播们一边给出详细的“医美建议”,一边打起激...

8 “克罗恩病”好发于青年人? 专家:病因尚未明确早诊早治至关

中国网财经2月23日讯(记者 杜丁)今年1月,英国凯特王妃入院手术,对于其治疗原因众说纷纭,...

9 因美纳全球执行管理团队添新成员 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

中国网财经2月26日讯(记者 杜丁)因美纳(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LMN)今日宣布,郑磊将担任因美纳...

10 错把癌症当炎症 “善于伪装”的前列腺癌一经发现已是晚期

中国网财经2月26日讯 作为中老年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

1 2023年全国海关检出各类传染病49种3.1万例

记者从2024年全国海关工作会议获悉,2023年,全国海关检出新冠、猴痘、霍乱等各类传染病49种...

2 密集并购 中国创新药迎来春天?

岁末年初,创新药行业多笔交易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跨国药企开启来华“扫货”模式? 2023年...

3 近期呼吸道疾病高发 专家提示切忌盲目镇咳和滥用抗生素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最新流感监测显示,1月以来,我国南北方省份的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

4 分子POCT:门急诊快速诊断的“得力帮手”

近日,中华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组织的第三届全国呼吸道病毒性传染病会议在中国医学科学...

5 联合丽格集团推出“定制款”玻尿酸丝孄朵 将有效降低栓塞风险

中国网财经1月23日讯 联合丽格集团今日宣布,将推出定制款高品质强效玻尿酸——丝孄朵1号透...

6 北京今年将优化慢性病“长处方”管理 处方用药量放宽至3个月

今年,北京将扎实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开展180项检验结果...

7 春节前医美直播打响价格战 谨防“破价”医美

年关将近,各大医美直播间开始活跃起来。主播们一边给出详细的“医美建议”,一边打起激...

8 “克罗恩病”好发于青年人? 专家:病因尚未明确早诊早治至关

中国网财经2月23日讯(记者 杜丁)今年1月,英国凯特王妃入院手术,对于其治疗原因众说纷纭,...

9 因美纳全球执行管理团队添新成员 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

中国网财经2月26日讯(记者 杜丁)因美纳(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LMN)今日宣布,郑磊将担任因美纳...

10 错把癌症当炎症 “善于伪装”的前列腺癌一经发现已是晚期

中国网财经2月26日讯 作为中老年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