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产业 > 医药 > 高温天气,如何预防热射病

高温天气,如何预防热射病

2023-07-22 07:50:02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文章导读
入夏以来,多地持续高温。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活动,容易引发中暑,严重的会出现热射病。什么是热射病,怎么处理,如何预防?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人长期曝露在高温环境下会引发中暑。”应急总医院急危重症中心主任缪国斌说,中暑分为三个阶段: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热射病是重度中暑的一种,是指由于曝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身体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身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摄氏度,伴有皮肤灼热、意...

  入夏以来,多地持续高温。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活动,容易引发中暑,严重的会出现热射病。什么是热射病,怎么处理,如何预防?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人长期曝露在高温环境下会引发中暑。”应急总医院急危重症中心主任缪国斌说,中暑分为三个阶段: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热射病是重度中暑的一种,是指由于曝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身体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身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摄氏度,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例如谵妄、惊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致命性疾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

  热射病分为劳力性热射病和非劳力性热射病。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主任朱华栋说,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体力活动或运动,更容易患热射病,称为劳力性热射病。非劳力性热射病是指没有运动,但长期处于封闭的闷热环境中出现的热射病,或者一些老年人有基础病,身体无法正常散热,出现的热射病。“热射病很危重,融易新媒体,死亡率较高。”

  哪些人是热射病易感人群?朱华栋说,具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对体温敏感的人、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等都是易感人群。一些需要长时间在室外作业的工人、户外锻炼的运动员等也容易出现热射病。坐月子的妇女,如果在高温的天气里,门窗紧闭,也可能引发热射病。

  “在高温的环境中,出现头晕乏力、精神恍惚、口渴汗多,是热射病的前兆。”朱华栋建议,出现这种情况,应该尽快到阴凉的地方,多喝一些含盐分的饮料或水,可以防止病情发展到热射病。不建议直接喝冰水,常温的水就可以,喝冰水反而会给身体造成不适。

  出现热射病,尽早处理是关键。朱华栋说,在高温环境下,发现有人热虚脱,出现头脑不清醒,应该尽快将之挪到阴凉的地方。之后解开衣服,用温水擦拭身体或使用风扇吹一吹,然后送医。

  朱华栋表示,发生热射病,最主要的处理措施是尽快把温度降下去。如果患者出现一些器官功能损伤,比如横纹肌溶解导致的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医院可以进行相应的支持治疗。“热射病即使进行院内救治,死亡率依旧很高,因此更重要的是预防。”

  热射病是可以预防的。缪国斌建议,在高温环境中活动应注意补充水分,不要等口渴才喝水,降低运动强度,避免曝晒,且穿浅色透气衣服。不得不从事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时,运动饮料可以帮助人们在流汗的过程中补充身体所需要的盐分与矿物质。平时少食高油高脂食物,饮食尽量清淡,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多吃水果蔬菜,保证充足的睡眠。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20日 13 版)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心脏病引起睡眠障碍原因找到

科技日报北京7月20日电 (记者张佳欣)约莫三分之一的心脏病患者存在睡眠问题。德国慕尼黑...

2 高温天气,如何预防热射病

入夏以来,多地持续高温。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活动,容易引发中暑,严重的会出现热射病。...

3 《中药饮片标签打点划定》宣布:应标注“中药饮片”昭示属性

本报讯(记者孟刚)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中药饮片标签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4 幽门螺杆菌诱发胃癌机制阐明

科技日报北京7月19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最新一期《科学信号》杂志报道,日本顺天堂大学研...

5 广东省首家医院启用智慧医保全程刷脸就医

羊城晚报讯 记者王俊报道:“不用带医保卡,刷脸就能支付,真是太方便了!”7月18日,深圳...

6 2022国度中药禁锢蓝皮书宣布 中成药抽检及格率超99%

2023国家中药科学监管大会18日在上海开幕,会议发布了《2022国家中药监管蓝皮书》(以下简称...

7 雄安宣武医院年内开诊运行

本报北京7月18日电 (记者贺勇)日前,由北京市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的雄安宣武医院项目(一期...

8 检察建议督促加强网售处方药监管

在网上下单买药,部门网络平台药店收到订单后,对电子处方不加审核就直接线下配送,有的...

9 美首例机器人肝移植手术成功

科技日报北京7月18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官网报道,该院一个...

10 四部门联合组织开展 2023年医保基金飞行检查

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14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医疗保障...

1 心脏病引起睡眠障碍原因找到

科技日报北京7月20日电 (记者张佳欣)约莫三分之一的心脏病患者存在睡眠问题。德国慕尼黑...

2 高温天气,如何预防热射病

入夏以来,多地持续高温。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活动,容易引发中暑,严重的会出现热射病。...

3 《中药饮片标签打点划定》宣布:应标注“中药饮片”昭示属性

本报讯(记者孟刚)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中药饮片标签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4 幽门螺杆菌诱发胃癌机制阐明

科技日报北京7月19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最新一期《科学信号》杂志报道,日本顺天堂大学研...

5 广东省首家医院启用智慧医保全程刷脸就医

羊城晚报讯 记者王俊报道:“不用带医保卡,刷脸就能支付,真是太方便了!”7月18日,深圳...

6 2022国度中药禁锢蓝皮书宣布 中成药抽检及格率超99%

2023国家中药科学监管大会18日在上海开幕,会议发布了《2022国家中药监管蓝皮书》(以下简称...

7 雄安宣武医院年内开诊运行

本报北京7月18日电 (记者贺勇)日前,由北京市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的雄安宣武医院项目(一期...

8 检察建议督促加强网售处方药监管

在网上下单买药,部门网络平台药店收到订单后,对电子处方不加审核就直接线下配送,有的...

9 美首例机器人肝移植手术成功

科技日报北京7月18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官网报道,该院一个...

10 四部门联合组织开展 2023年医保基金飞行检查

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14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医疗保障...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