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霜“大头娃娃”事件追踪:“消”字号多少隐患待消(2)

  相关专家证实,“消”字号产品门槛较低,以涉事的抑菌霜为例,备案审批环节,国家规定的检验项目不包含该激素成分,这就给了一些企业可乘之机。同时,企业备案环节只需自行寻找认证机构、自行邮寄样本,最终只将结果提供给地方卫健部门,而卫健部门无须到现场查验,不排除有的企业利用假样本蒙混过关。

  广告宣传环节,一手隐瞒、一手夸大。记者查看涉事产品说明书,发现上面未标明激素,还写着“可用于日常护理”,疑似诱导消费者长期使用。针对企业提供的样品检验报告,内部人士提示,由于企业可自行送检样品给认证机构,许多企业还会送出一些无激素的样品,换一纸“无激素的报告”,并在宣传时使用,进一步误导消费者。

  据媒体报道和部分购买者截图,涉事企业官方微信公号上曾多次宣传该款婴儿霜可祛红止痒、修护受损皮肤,是婴童皮肤问题修护、日常护理必入款。而根据国家规定,“消”字号产品不得宣传具备治疗效果。

  “擦边球”形式夸大宣传是不少此类产品的惯用手法。“现实中往往有消费者被此类宣传中所谓的‘疗效’蛊惑,私下购买产品,不仅可能对人身安全造成伤害,而且维权也往往比较困难。”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说。

  销售环节,通过高额利润诱惑抢占市场。记者曾在厂家文件柜中发现一份出库单,涉事的25g抑菌霜的出库价为4元,但市场价为80元左右,中间存在70多元的利润空间,而某知名品牌的25g抑菌霜则只要30元左右。据行业有关人士透露,一些违规的“消”字号产品成本仅3元左右,却卖到三百元的“天价”。

  “老爸评测”说,由于添加激素后见效快,部分“消”字号敢于采取高定价策略,这给线下母婴店留下大量利润空间,正因此,这些资质不高的品牌能在线下迅速抢占市场,“我们去了连云港六家母婴店,这些产品都摆在货柜显眼位置,说起孩子的症状,店员都极力推荐这款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消”字号产品包装和广告不得宣传治疗效果,但母婴店的口头推销实际上弥补了这一缺陷。

  严格适用类型,提高准入门槛

  受访专家、医生和内部人士认为,针对该事件折射的“消”字号母婴市场种种乱象,一方面应尽快查清真相,另一方面,需要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确保相关产品的安全性。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应进一步严格“消”字号产品的适用类型,考虑将幼儿抑菌霜等产品纳入市场监管部门统一审批和监管,提高准入门槛。否则长此以往,面临高强度监管的“妆”字号等产品反而丧失市场竞争力。同时,筑牢事中事后监管防线,出台统一政策,确保属地卫健部门对各家企业能做到一定程度的定期抽检,并将各类激素指标纳入检验检测范围。

  陈音江表示,杜绝此类违规问题,关键还是要对症下药。商家之所以虚假宣传和非法添加违禁成分,目的就是为了牟取更多非法利益。所以,一旦查清商家确实存在违法行为,不仅要使其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而且要依法对其进行行政罚款、停业整顿、吊销执照等处罚,让违法者得不偿失。

  艾斯建议,融易新媒体,婴幼儿得了湿疹等皮肤病后,应当到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激素类的药物确实可以治疗皮肤病,但前提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去使用,患者去母婴店购买护肤霜等产品的时候,也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了解产品所含的成分,去选择合适的产品。”

 文章标题:婴儿霜“大头娃娃”事件追踪:“消”字号多少隐患待消(2)

内容摘要:相关专家证实,消字号产品门槛较低,以涉事的抑菌霜为例,备案审批环节,国家规定的检验项目不包含该激素成分,这就给了一些企业可乘之机。同时,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channel/yy/232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