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潜规则还要靠规则

  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名表维修骗取消费者价款”的涉事钟表维修企业,被北京、广州、长沙等地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日前调查结果已公布。市场监管部门分别对北京亨时达钟表销售有限公司、嘀嗒钟表(广州)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作出罚款、责令停业整顿等处罚。其中,北京亨时达钟表销售有限公司被处罚款最多,为100万元。

  市场监管部门快速查处上述企业,既回应了民众关切,也对钟表维修行业产生了警示作用。可以预见,经过市场监管部门集中整治,钟表维修市场乱象会得到一定程度遏制,行业在被纠偏之后会逐渐向规范方向发展。

  事实上,钟表维修行业市场乱象早就存在,央视曝光的潜规则也并不新鲜。有业内人士曾向媒体揭秘,称钟表维修行业水很深,潜藏不少宰客猫腻。比如,真假李逵型:一些不正规维修商家喜欢取与知名品牌相似的名字,并不惜花重金在各大搜索引擎买排名,误导消费者;既成事实型:接过手表不由分说先拆开,让顾客不得不修;口蜜腹剑型:许诺维修快、价格低,但实际修起来却不断抬高价格;瞒天过海型:拆表后趁顾客不注意拿提前准备好的坏零件让顾客看,告知其有多处需要维修。另外还有毁灭证据型、互通有无型、暗地使坏型等。

  令人吃惊而愤恨的是,玩这种猫腻的并非只是少数维修店。从央视曝光可以看出整个行业的问题:对于一个简单的受磁故障,在6个城市的11家名表维修中心,只有两家按照正常维修流程进行了消磁维修,没有收取任何费用,而其他9家则开出了450元到2390元不等的维修费用。数据显示,我国手表的社会保有量巨大,累计进口手表达3.6亿只,1万元以上的手表达4250万只。这样的数字意味着,我国有巨量的手表消费者在维修时其正当权益会遭受到损害。

  我国钟表维修行业市场之所以存在诸多乱象,原因并不难找。一方面,我国钟表市场逐步扩大,而且消费正在趋向中高端,钟表维修服务刚需开始显现,但钟表维修服务专业性极强,从业人员数量不足,导致该市场供需失衡,呈现明显的卖方市场特点;另一方面,由于钟表特别是机械手表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普通消费者对其结构和工作原理不甚了解,出现故障也搞不清原因,这就产生信息落差(或称信息不对称)问题,而这种现实常常成为不良维修商家蒙骗消费者的依仗。

  信息落差问题在许多行业领域存在,但并不是所有行业领域均存在欺诈现象,而在钟表维修行业也有诚实守信者,显然,信息有落差并不必然导致欺诈,它只是为一些人实施欺诈提供了便利而已。所以,钟表维修行业存在乱象,根源还在于规矩没定好、管理不到位,让一些人钻了空子。据悉,目前国内针对钟表维修的国家标准只有一个,即2014年12月1日正式实施的《钟表售后维修服务技术规范》。知道该规范的人并不多,即使是维修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很多人也不是很了解。行业法规标准缺失,这会使市场监管因没有执法依据而陷入尴尬。因此,必须尽快完善行业法规标准,特别是要规范定价标准,以遏制企业漫天要价,让不良商家无漏洞可钻。

  有了规则,就要遵守规则。这时候,加强行业自律就显得非常重要。不久前,中国钟表维修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广州举行,这是腕表行业在3·15之后针对行业乱象做出的一次重大反馈。会上发布并签署了行业自律公约,呼吁推动钟表维修行业规范化、透明化、数字化,运用包括维修过程直播等在内的互联网手段,消弭信息不对称,重建消费者对于钟表维修行业的信心。

 文章标题:清除潜规则还要靠规则

内容摘要:信息落差问题在许多行业领域存在,但并不是所有行业领域均存在欺诈现象,而在钟表维修行业也有诚实守信者,显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channel/xfts/20210421/262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