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健身器材企业普遍恢复景气

  疫情发生后,人们户外运动大幅减少,整个健身行业实现线上迁徙,这也大大刺激了家用健身器材市场的发展。在居家健身理念的推动下,一些健身器材企业逆势崛起,小众健身器材销售呈现出大放异彩的势头。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很多行业造成冲击,运动健身器材行业也不例外:群众体育基本停摆,节庆体育消费几乎停滞,大量健身房无法正常营业……

  记者近日走访调查发现,作为体育产品的一部分,眼下大部分健身器材企业逐渐恢复景气,企业运营状况不断改善,产品消费结构升级也在逐步增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或面临良好的机遇,发展前景可观。

  几家欢喜几家愁

  疫情发生后,健身行业作为以线下为主的服务行业之一受到不小的影响,受冲击最大的无疑是健身房,大大小小的门店均不得不选择延迟开业。例如,在北京,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逐步好转以及各行业开始复工复产,自5月开始,健身房逐步恢复营业,其后经历了疫情反复,直至8月才实现全面恢复营业。

  “健身房对健身器材的购入量大为减少,新开业的健身房更是寥寥无几,这些都减少了对健身器材的购买量。”北京冠之路体育器材公司的一名销售经理对记者说。

  山东省淄博市是我国健身器材生产重镇。数据显示,淄博市在今年一季度健身器材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19%,国内销售额同比下降12%,国际贸易同比下降17%,当地多家健身器材企业面临困境。

  然而,危机中也孕育着商机。疫情发生后,人们户外运动大幅减少,整个健身行业实现线上迁徙,这也大大刺激了家用健身器材市场的发展。在居家健身理念的推动下,一些企业逆势崛起,小众健身器材的销售呈现出大放异彩的势头。

  北京奥瑞体育用品公司的销售负责人程昊告诉记者,今年他们企业推出了迷你乒乓球桌、小型蹦床等居家健身器材,疫情期间,各类家用健身器材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福建的运动器材企业舒华也捕捉到这一契机,并及时调整战略,全面发力线上销售。除了发动全体员工带货、全渠道销售,舒华还通过拍摄产品课程、短视频等“内容种草”形式提升品牌曝光度和转化率。今年前4个月,舒华整体业绩表现实现逆势上扬。

  整体说来,疫情的出现给体育器材行业带来一定的冲击,但一部分企业抓住机遇,通过在研发、制造、营销等方面做出了更多新的尝试在疫情期间不仅稳住了往日的销售额,甚至还实现了逆势崛起,提振了健身器材行业信心。

  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进入夏秋季以后,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健身器材行业普遍回暖。

  一般而言,7月至9月是运动地板行业销售的旺季。据了解,英利奥目前项目增长主要来源于学校暑期室内外场地铺装和翻新,占到了其销售额的50%以上。“除此而外,随着民众健身、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政策的支持导向作用,各地主导建设的全民健身广场陆续投建,也为销售额的上升产生贡献。”李晓东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除了抢抓市场机遇外,英利奥也在不断加大研发力度,融易新媒体,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加速自身的转型升级以及核心竞争力建设,并把目光瞄准了疫情过后体育健康产业快速增长的契机。

  例如,疫情期间,英利奥重点开展了奥运使用SES材料系列高端产品,运动地板表面处理技术,橡胶跑道、步道新材料的研发,并参与悬浮式拼装地板技术规范等行业标准的制定,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竞争力和高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以期在体育产业的机遇期和窗口期实现更大作为。

  另外,入秋以来,冰雪运动器材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在这个“双十一”购物节就可见一斑。

  根据天猫提供的数据,今年“双11”滑雪装备的成交同比增长了100%,其中滑雪板同比增长111%,滑雪鞋同比增长556%;滑雪行业(包含滑雪服)消费人数增长强劲,同比增长479%。

  在北京冬奥会倒计时500天之际,中国冬奥首金得主杨扬同冬奥冠军张虹、韩晓鹏、淘宝主播薇娅一起进行直播带货。相关数据显示,当天3个小时的直播累计有700多万人次观看,几乎每款冰雪运动器材都在开售几秒钟内售罄。

  未来一段时期将面临利好

  如今,人们对于运动健身体验的要求不断提高,运动健身的方式逐渐由无工具健身扩展至“线上+线下”相结合。专家认为,后疫情时代仍然是健身器材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文章标题:运动健身器材企业普遍恢复景气

内容摘要:疫情发生后,人们户外运动大幅减少,整个健身行业实现线上迁徙,这也大大刺激了家用健身器材市场的发展。在居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channel/xfts/20201222/224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