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更好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该如何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对此,专家表示,在收入方面,重点是有效发挥收入政策作用,进一步完善现代税收制度。在支出方面,在保持合理支出强度的同时,做到有保有压、突出重点。在管理方面,要进一步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持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

  税收制度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

  保持宏观税负总体稳定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十四五”时期,要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在收入方面,重点是有效发挥收入政策作用,进一步完善现代税收制度。

  “财政收入要把握好规模与质量之间的关系。从规模上看,必须筹集到足够的财政收入以满足政府治理的需要。”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表示。

  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给国内外经济带来较大的影响,财政可持续性问题在我国财税体制改革中十分重要。“保障基层财政稳定将是‘十四五’时期财政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其中健全地方税、直接税体系,推进后移消费税征收环节改革等,有利于拓展地方收入来源。”李旭红说。

  李旭红认为,为了保障财政可持续性,我国保持宏观税负总体稳定是必要的,既保障了必要的财政收入来源,维持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公共保障能力,同时也能持续发挥减税降费对于市场主体的激励作用。

  “从质量的角度以及全球税制发展的趋势看,‘十四五’时期我国在维持宏观税负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减税降费将着力于提质、优化,特别是进行结构性减税降费,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同时,促进税制结构更为均衡,实现质量提升。”李旭红说。

  对于如何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李旭红认为,首先要关注税制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的问题,“新时期提升我国竞争力的重要发展路径是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夯实我国的制造业基础。因此,税制改革和减税政策将以促进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为重要切入点”。

  其次,要关注税制与促进社会公平的问题。“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健全直接税体系,适当提高直接税比重。“新时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税制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发挥直接税的收入分配调节功能,特别是进一步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李旭红说。

  再次,要关注税制与环境和谐的问题。李旭红认为,“十四五”时期,需要持续深化绿色税制改革,探索由增长驱动型税制向环境友好型税制的转变。

  “当然,作为环境友好型税制,无法由单一的税种承担所有的功能。我国应该全面统筹企业所得税、资源税、消费税、环境保护税等多个税种,充分发挥绿色低碳税费制度的作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李旭红说。

  财政支出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

  提升资金配置使用绩效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财政处于紧平衡状态,收支矛盾较为突出。“十四五”期间,财政支出如何合理安排支出预算规模,加强重大决策部署财力保障,把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

  “新发展格局下,要在保持合理支出强度的同时,做到有保有压、突出重点。提升财政资金配置和使用绩效,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努力提高财政支出效率。”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表示。

  首先,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严控一般性支出。比如,今年中央本级支出继续安排负增长,进一步大幅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重点项目和政策性补贴也按照从严从紧、能压则压原则审核安排,地方财政也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要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把更多宝贵财政资源用于保障民生、支持市场主体发展。”何代欣说。

  其次,加强对基层的保障,最大限度下沉财力。各级预算安排要突出重点,坚持“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坚决兜住“三保”底线。

  何代欣认为,我国现阶段欠发达地区和困难地区大多位于中西部,这些地方有的刚刚摆脱贫困状态,有的则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努力起步,还需要中央财政帮一把、扶一程。除了给予财力支持,增强当地的经济造血功能和财政自给能力,是“十四五”时期需要通过财政倾斜去重点解决的问题。

 文章标题:如何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

内容摘要:此外,还要深化财政风险防控制度改革。当前,财政收支进入了新的平衡阶段,收支矛盾比较突出,防控财政风险至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channel/spin/260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