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速”十年:中国高铁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

  10年前的今天,中国高铁工人成功创造了每小时487.3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10年后的今天,中国高铁继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

  2011年1月9日,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简称中车唐山公司)自主创新研制的时速350公里和谐号CRH380BL型高速动车组在京沪高速铁路的运行试验中,成功创造了每小时487.3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

  2021年1月7日,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两款填补行业空白的新产品集中亮相,新型无线供电制式城轨车辆首次实现轨道车辆供电制式由“有线”到“无线”的突破,打破了发达国家对轨道车辆无线供电制式的技术垄断;同时亮相的第七代时速200公里磁浮列车,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完美地整合了中低速磁浮和高速磁浮的技术优势,实现了多项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

  走进中车唐山公司铝合金厂,一台蓝白色调的新型工业机器人格外醒目。“这是侧墙焊缝自动打磨机器人,也是目前我们制造‘复兴号’的‘秘密武器’。”中车首席技能专家、中车唐山公司铝合金厂装调高级技师张雪松告诉记者,高速动车组铝合金车体的焊接、加工质量直接关系着列车的行车安全和使用寿命。

  车体打磨是高速动车组车体生产过程中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16名手工精细打磨女工曾经是这个工序的主力。

  “手工打磨不需要多大技术含量,就是用铣刀、千叶片、刮刀,反复的打磨窗口、过线孔等部位的焊缝边缘,一干活铝屑到处飞,需要从头到脚的武装起来,根本看不出男女……”提起手工打磨,女工杜沙沙印象深刻。

  2017年开始,车体生产的智能制造成了张雪松和团队的攻关主题,从最初的将机器人运用到焊缝打磨,到如今把机器人运用到车体制造的几乎各个方面。

  “现在我们技术攻关基本上都依靠机器人,这也是今后高速动车组生产全面实现‘智能制造’的突破点。”张雪松说,“经过三年多的摸索、全面推广用机器人代替手工打磨车体,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车体制造生产线已经投入使用。”

  2018年底,杜沙沙转岗到了技术研究中心计量检测室担任计量员,负责通过仪器检测工件是否合格。原来,运用机器人进行铝合金车体焊缝精细打磨,4名数控操作者代替了16名打磨工,显著提升了高速动车组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从“和谐号”到“复兴号”,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标准,从追求运行速度到研发更绿色、更智能、更人性化的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中车唐山公司十年来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完美地诠释了“科技强国”与“交通强国”的深度融合。

  走进中车唐山公司文化展示中心,就好像打开一部浓缩的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发展史。

  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火箭号”、中国第一辆专用客车“銮舆龙车”、中国第一列时速350公里高速动车组、中国第一列常导中低速磁浮列车……一组组模型、一幅幅图片,记录着始建于1881年的中国第一家铁路工厂——中车唐山公司的百年逐梦历程。

  “十三五”期间,中车唐山公司高级“蓝领”们像变魔术一样,将时速350公里“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时速160公里“复兴号”动力集中动车组、世界首列时速350公里高速货运动车组、时速400公里可变轨距跨国互联互通高速动车组、时速350公里高速卧铺动车组、新一代智能无人驾驶地铁、时速250公里“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等一个又一个世界领先的“大国重器”推出,一次又一次擦亮“国家名片”,让国人自豪,令世界惊叹……

 文章标题:“世界第一速”十年:中国高铁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

内容摘要:10年前的今天,中国高铁工人成功创造了每小时487.3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车体打磨是高速动车组车体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channel/spin/232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