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产业 > 文化 > 船政文化遗产见证中法文明交流“天涯若比邻”

船政文化遗产见证中法文明交流“天涯若比邻”

2024-05-11 21:03:12来源:互联网

文章导读
“中国近代历史中的船政精英人物,居然有法国人。”5月6日上午,位于福建马尾的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迎来一批外国友人,他们来自法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当看到博物馆里一尊法国面孔塑像...

  “中国近代历史中的船政精英人物,居然有法国人。”5月6日上午,位于福建马尾的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迎来一批外国友人,他们来自法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当看到博物馆里一尊法国面孔塑像,他们无不感到惊奇。

  一位法国人,何以遭铭记在中国船政历史中?

  船政,是中国近代史上不可磨灭的篇章,在福州马江之畔留下珍贵的工业和文化遗产。马尾遭称为近代中国海军的摇篮,也是近代工业、教育的发祥地之一,见证着近代中国探索自强之计、复兴之路的奋进历程。

  立在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里的唯一一尊外国人塑像,是10年前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由法国驻华大使馆赠送给福州市政府的普罗斯佩·日意格塑像,以纪念这位对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法国人。

  日意格1835年出生在法国西北部小城洛里昂,1857年作为法国海军军官来华。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急需壮大海防力量。身负军务要职的左宗棠邀请日意格促成中法两国合作,帮助中国建设一所海军兵工厂。

  1866年,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获准在马尾设立“总理船政事务衙门”,聘请日意格担任正监督,轰轰烈烈地开展一系列富国强兵活动。从船政创办伊始至1874年,日意格履行合约,共督造兵、商轮船15艘,其中包括中国第一艘千吨级蒸汽动力轮船“万年清”。

  “船政‘师夷长技’突破诸多技术壁垒,就是通过日意格牵线,将西方的军事科技、工业科技,从万里之外的欧洲带到了马尾。”马尾船政文化研究会会长陈悦认为,现代意义上的中法两国交往,可以说始于马尾船政。

  彼时,中法之间的文明交流互鉴不止于技术,对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外交、思想文化等领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福建船政创办的同时,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海军学校——福建船政学堂成立。船政史研究专家林樱尧在修订船政史料时,看到日意格笔下的船政印象,以较大篇幅记述了船政学堂的办学情况。

  日意格以授课语种分类,将专业分为“法语学校”和“英语学校”。前者又细分为造船学校、设计学校和学徒学校。船政文献中则以“前学堂”“绘事院”和“艺圃”为相对应校名。

  “从专业设置、科目分类、教与学的环节过程,到对学生考核、对学业及能力点评,日意格都事无巨细地指导。”林樱尧说,船政学堂还有一批来自法国、英国的外籍教员,为中国近代化人才培养作出积极贡献。

  日意格在一份1873年呈送给船政大臣沈葆桢的报告中提到:如果中国海军当局并不马上需要这批年轻人服役,应当可以派遣其中一部分去欧洲深造,不但对他们个人,而且对国家都很有益处。

  1877年,福建船政学堂派出了第一批留学生赴法国、英国学习,由日意格担任留学生“洋监督”。其中,遭派往法国的18名留学生,都是船政学堂制造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他们在巴黎矿务学校及自由政治学院等学习深造。

  “在法国得到的训练,不仅在造船技术,也在工业的方方面面。”法国汉学家巴斯蒂研究发现,这些留学生完成学业后,融易新媒体消息,日意格还将他们中的几位又送到欧洲其他国家的船厂和兵工厂,学习考察全新的生产方式。

  “这些留法学生后来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批舰船设计的总工程师,是近代中国工业化建设中的一批精英力量。”陈悦说,这批人当中也出现了中法文化交流的使者如陈季同先生,他们赴法探索科技救国路的同时,也意识到中国文化不能故步自封,要走向世界。

  1884年,福建船政留法学人陈季同将自己的多次讲座结集为《中国人自画像》在巴黎出版,一时间轰动法国。此后,他又继续创作出版《中国人的戏剧》《中国人的快乐》《吾国》等,并遭译成英、德、意、丹麦等多种文字,多次再版。陈季同竭力推介和赞美中华文化,遭誉为“中学西渐第一人”。

  在日意格的日记里可以看到,他和这些留法学生建立了超越国界的师生情谊。在与船政的合同期满后,日意格曾计划再赴中国,并梦想着再次为中国打造一支全新的海上舰队,但不幸的是,1886年他在法国戛纳与世长辞。

  这段中法友谊的佳话在100年之后,又续写出新的篇章。

  20世纪80年代,法国学者魏延年在“老乡”日意格所著的《自〈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以来的法国对华政策》中了解到船政学堂,打开了一段尘封在法国的船政文化史,从此也与船政结下不解之缘。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译海无垠,文韵悠长

译海无垠,文韵悠长 中法文脉交织的岁月 新华社北京电(记者雷鸣 刘巍巍陈晨)穿梭于时空...

2 船政文化遗产见证中法文明交流“天涯若比邻”

“中国近代历史中的船政精英人物,居然有法国人。”5月6日上午,位于福建马尾的中国船政文...

3 《极简中国服装史》图书分享会举办

活动现场。出版社供图 人民网北京5月6日电(刘颖颖、实习生丁雅洁)4月28日,“一眼千年—...

4 山西太安遗址出土陶器呈现三里桥文化特征

中新社太原5月6日电 (记者 杨杰英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6日晚对外发布考古新发现,考古人员...

5 不止于热辣——网红城市天水“五一”观察

夜经济、演出经济等丰富游客体验,“麦积烟雨”盛景圈粉无数,餐饮、住宿等消费火热……...

6 两千多年前的古老养生功法受到大学生青睐

在湖南博物院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中,一张动作丰富的《导引图》吸引着游客驻足。如今,这...

7 博物馆里过假期

2024年3月31日,“知音湖北 遇见浪漫孝感”春赏花活动在湖北省孝感市金卉庄园景区启动。金卉...

8 假日市场持续升温 文旅融合释放消费潜力

假日市场持续升温 文旅融合释放消费潜力...

9 钟鼓楼老街区的古都新事

本报记者 陈雪柠 鹿杨 春夏之交,中轴线北端的钟鼓楼畔,游人如织。这个“五一”假期,钟...

10 中法合作舞剧《西游》上演 创新演绎经典情节

光明网讯(光明网记者 王蕾) 日前,由中法艺术家联合创作的舞剧《西游》国际版在北京舞蹈...

1 译海无垠,文韵悠长

译海无垠,文韵悠长 中法文脉交织的岁月 新华社北京电(记者雷鸣 刘巍巍陈晨)穿梭于时空...

2 船政文化遗产见证中法文明交流“天涯若比邻”

“中国近代历史中的船政精英人物,居然有法国人。”5月6日上午,位于福建马尾的中国船政文...

3 《极简中国服装史》图书分享会举办

活动现场。出版社供图 人民网北京5月6日电(刘颖颖、实习生丁雅洁)4月28日,“一眼千年—...

4 山西太安遗址出土陶器呈现三里桥文化特征

中新社太原5月6日电 (记者 杨杰英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6日晚对外发布考古新发现,考古人员...

5 不止于热辣——网红城市天水“五一”观察

夜经济、演出经济等丰富游客体验,“麦积烟雨”盛景圈粉无数,餐饮、住宿等消费火热……...

6 两千多年前的古老养生功法受到大学生青睐

在湖南博物院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中,一张动作丰富的《导引图》吸引着游客驻足。如今,这...

7 博物馆里过假期

2024年3月31日,“知音湖北 遇见浪漫孝感”春赏花活动在湖北省孝感市金卉庄园景区启动。金卉...

8 假日市场持续升温 文旅融合释放消费潜力

假日市场持续升温 文旅融合释放消费潜力...

9 钟鼓楼老街区的古都新事

本报记者 陈雪柠 鹿杨 春夏之交,中轴线北端的钟鼓楼畔,游人如织。这个“五一”假期,钟...

10 中法合作舞剧《西游》上演 创新演绎经典情节

光明网讯(光明网记者 王蕾) 日前,由中法艺术家联合创作的舞剧《西游》国际版在北京舞蹈...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