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保”调查:是真正的定制保险还是“蹭热度”

  10月26日,北京“京惠保”发布数据称,该产品上线一个星期,投保人数已超过50万。

  从2015年深圳一城试点,到今年40多个城市竞相上线、诸多城市正在酝酿推出,一时间,“惠民保”已成为“百万医疗险”之后的又一网红产品。

  业内人士认为,“惠民保”已迅速形成全面开花之势,对促进多层次医疗体系的构建将起到推动作用。但也应正视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虽然“惠民保”号称是“一城一策”的定制化产品,但定制成分并不大。又如,有的地方不只存在一款“惠民保”,还有的地方出现“蹭热度”、借“惠民保”之名行跑马圈地之实的现象。这些都需要不断完善,并加强政府监管和引导。

  40多个城市今年落地“惠民保”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城市或省份推出普惠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具有城市医保人群专属、“一城一策”定制、低保费、高保额、投保要求非常宽松等特点。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40多个城市和3个省份推出了“惠民保”。

  事实上,“惠民保”的本质是普惠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雏形最早出现在2015年的深圳。此后几年,跟进的城市只有南京等少数几个城市。直到今年,融易新媒体,“惠民保”突然蹿红,快速铺开。

  对上述现象,中再寿险产品精算部张骥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认为,主要得益于宏观政策的支持,政府、保险公司和第三方平台都有较强的动力来推进。

  首先,从政府角度看,推出“惠民保”,可以在不增加财政额外支出的前提下,提升市民医保待遇水平。因此,部分城市医保管理部门要么为“惠民保”背书,要么在医保数据资源方面给予支持。《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山东省淄博市推出“淄博齐惠保”当天,淄博市政府副市长毕红卫在上线活动现场购买了第一单,体现出政府的支持态度。其次,从保险公司角度看,“惠民保”本质上是商业保险,在获得政府支持的情况下,无论是产品本身的销售、客户拓展还是对企业品牌的宣传等都大有裨益。此外,第三方服务公司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机,积极性很高。例如,部分平台希望通过参与“惠民保”,将医疗服务和后端供药环节打通。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对记者表示,在下沉市场和下沉人群中,商业健康险有巨大的刚性市场需求,而且这些客群往往和保险公司现有客群并不交叉,所以,尽管“惠民保”是普惠性质的,不太可能给险企带来太多直接利润,但对保险公司的业务发展意义重大。一方面,可通过微利业务开拓新的市场和客户,变相实现低成本获客;另一方面,有利于建立与当地政府及医保部门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开发当地资源。

  张骥认为,“惠民保”借助年初《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银保监会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等国家和行业层面的政策东风,作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实践形式之一,拓宽了商业保险的可保人群范围,对普及保险教育、提高老百姓保障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形成了今年全面推广的大势。

  保费便宜 市民购买踊跃

  不少业主在咨询“京惠保”投保方式后,得知可以直接在公众号投保时,直接进行了体验。“看都没看,输入名字、身份证号、手机号、验证码,直接就支付了。我选择的是每年自动扣费,是不是有点不妥呀?就79元,也无所谓了。”业主陈珺(化名)表示。

  记者对身边朋友或邻居进行随机采访时发现,大部分市民对“有政府支持,每年79元,最高可以保200万元”的保险认可度都很高。北京市民吕先生表示:“几十块钱,还没有一件衣服贵,买一份总不会错,希望用不上,万一有需要,也不会太着急。”

  这恰恰反映出,市民对“惠民保”的了解程度还有所欠缺。例如,不少消费者只看到保费便宜、保额较高,就盲目买入,但对其具体的承保和理赔规不太了解。

  张骥表示:“惠民保”属于普惠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理赔门槛较百万医疗险略高,但消费者不能因为看到“惠民保”便宜就转投该产品而放弃百万医疗险。其实,这两类产品各有不同,“惠民保”更适合为防止大病带来过重经济负担、担保费预算有限的人群。对于难以买到合适的普通医疗保险的带病体人群,“惠民保”是个很好的选择。

  部分地区缺乏定制成分 参保率不理想

 文章标题:“惠民保”调查:是真正的定制保险还是“蹭热度”

内容摘要:一方面,这个产品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政府指导;另一方面,该产品直接以超低价格面向全省销售,缺乏定制成分。”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channel/list/195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