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修缮,别再一贴了之(2)

  同样,在前门草厂三条到十条胡同的整治修缮过程中,也尽量保留了原始墙面。如惠州会馆的墙是红砖墙,修缮并没有贴上灰砖,而是保留了红砖。“原来什么样,都要尽量保留。老城的历史感就是靠不同年代的建筑来呈现的。我们查了很多资料,对于被损毁的,能找到哪个年代的依据,就恢复成哪个年代的模样,而不是一条街都一个样。”前门东区责任规划师朱小地表示。

  蕴含着悠悠古韵的老城,是北京的金名片。擦亮这张金名片,推动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离不开一条条胡同、街区在整治中的尝试与探索,而探索难免会走弯路。时至今日,我们的保护意识、保护能力都提高了,更应该放慢脚步,更加精细地对待已经留存不多的老门楼、老胡同。

  本报记者 于丽爽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