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租金差+增值服务+金融杠杆”的组合,是当前行业普遍认同的盈利模式,不过该种组合风险与机遇并存:长租公寓加杠杆扩张虽可助力企业“攻城略地”,但也增加了企业生存的动荡可能。而“甲醛房”出租,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中国式包租”模式下,企业或部分线下运维人员出于业绩压力,为了降低空置、提高房源周转的结果;长租公寓隔断间出租屡禁不止,也恰恰反映出长租公寓对于规模以及利润的迫切要求。
扩张之后 企业自觉之外
据不完全统计,融易新媒体,截至2018年底,国内活跃的长租公寓品牌超过80个;截至2019年上半年,全国长租公寓总体房源规模约335万间(约150余万套)。但现实情况显示,野蛮生长的“丛林法则”在助力长租行业快速规模扩张的同时,也回馈以行业短期的阵痛。
业内有声音称,长租公寓发展的底线问题,值得所有市场参与主体厘清。后续的长租公寓企业,更应该科学地思考如何建立适应自身的发展模式,而不是一味地野蛮生长,只有合理合规的发展,才能保证市场的细水长流,而在“企业自觉”之外,多位行业专家均认同,行业规范及国家标准也不能缺席。
首先,需要落实的是有待统一的行业标准。在长租公寓App规范方面,各家公寓运营商是否应该强制执行统一的信息披露流程,如户型图展示功能不得下架、房源核心信息务必展示等;在房源空气质量方面,挂网的租赁房源空气质量达到何种标准方能对外出租,租房合同中是否应该明确列入“甲醛测试”相关标准,对于出现“甲醛超”情况该如何平衡双方举证责任?
其次,长租公寓行业的立法支持和相关部门的监管也须及时跟进。
胡景晖指出, 截至目前,长租公寓行业没有上位法支持,唯一能看到的,全国范围的、立法级别最高的,仅为2011年2月施行的住建部6号令《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地方政府层级也仅限于通知、办法,涉及几十万亿的产业最高法律仅为部门办法,市场很难规范,老百姓的权益很难得到保障。同时阶段式运动式监管治标不治本,监控机制不能常态化有效运行。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表示,长租公寓行业第一阶段的“群雄并起”已近结束,目前处于第二阶段,即行业集中度提升的“寡头之争”。这一阶段将持续较长时间,规模化之争的背后逻辑在于头部短期难盈利,但非头部企业未来的生存发展空间较小。他预计,未来2-3年长租公寓市场头部将占据七成以上份额;第三阶段是“产品力”制胜阶段,“产品力”成为第三阶段各方比拼的核心。
(责编:许维娜、孙红丽)
文章标题:【晚间新闻资讯:长租公寓发展底线在哪(2)】,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channel/house/55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