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资讯新闻:庚子鼠年纪事——致平凡而伟大者

跨越南北半球的飞行

元宵节那日,我忘记吃元宵。我们都没有想起来。

这一日的元宵,似只在“朋友圈”里煮,煮来煮去,只见其形,不闻其香。

巴厘岛,也无元宵。即是有,他们也忘记;或想起来,但圆圆的形状只在脑中倏忽一闪,就没影了。

有岛的地方,必有海。有海有岛的地方,苍茫,水天一色,恢奇,迤逦,有无穷的意味。他们去看风景,想回时,停航了。

无形的病毒隔开了南北半球。

我想了又想,假若我独行,或携妻女同去,被困岛上,我亦惊慌,亦失措,亦魂不守舍。这与被困故土,被困自己的小城,被困自己的街巷,是截然不同的事。从病毒肆虐,我亦被困校园,一座大学校园,即非鸟语花香,溪水潺潺,阳光温煦,我也坦然——阳台的门敞开着,整日整夜地开,那只“矫情”猫,跳下去,压得枯叶哔剥,撒会野,到流溪河畔,望一望对岸的那只小母猫,又死乞白赖地蹿上来,快乐极了。

我想,若有一架飞机,专门来接我,我得跪下,磕三个响头。

真有。

那日才5点,机组集结。是东方航空广东分公司的机组,集结地是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航前准备大厅。集结前,十几人,很早起床,“空哥”刮胡子,空姐,梳洗打扮。前推一个小时。再推,前日下午,已知任务,怕误,也不能酣畅淋漓地睡。

那么早,没有元宵吃。

现场。组成“蓝天”党小组;重温入党誓词;誓言:接同胞回家。我没有亲见,但我知道,没有观众,没有掌声,没有镁光灯。不是作秀,也不是做戏。

起飞,还需要空管放行。空管放行前,先要“扫除”天上的“路障”。

7∶26,32岁的潘晨光驾驶飞机,迎着晨曦,滑行,起飞。

透过舷窗,能看见海。海有点灰,亦有些蓝。朝霞如一条彩虹,横亘于海面,霞光打在机翼上,透出一爿金黄。

驾驶舱内,还有责任机长莫朝辉;两位副驾驶。机舱内,有乘务长余月月;还有4名乘务员。机上,还有安全员,工程师,随行医生。

我们已经习惯了东航空姐的装扮,蓝裙,白衬衣,红白蓝相间的丝巾,自脖颈而下垂,优雅且得体。此时,所有的美都被遮蔽,她们穿戴白色的防护服,口罩、护目镜、手套,如宁静而悠远的白玉兰雕塑,定定地坐着。整个机组,都是这副穿戴。

巴厘岛在南半球。自北而南,要穿越赤道。

赤道——你是看不见的,它是一条“线”,在地球的腰间,是人类的一个假想,是一条假设的线,像地球的一条红飘带,纬度被定义为“0”。赤道北,是冬,可能零下30摄氏度;赤道南,正夏,可能零上30摄氏度。

飞机“背道而驰”。背道而驰,可能风起云涌,可能气象万千,可能遭遇雷击、冰雹、飓风。

一种力量,叫信念。一种精神,叫无畏。一种素质,叫专业。一种把握,叫经验。如此,方能沐甚雨,栉疾风。

12∶20,飞机抵达巴厘岛。岛,在印尼。

61名翘首以盼的旅客,盼来来自祖国的救星。

机组没有歇息的时间。

旅客经过安检,经过廊桥,消毒,换口罩,有序登机。

此时,巴厘岛,地面气温33摄氏度。莫朝辉坐在驾驶舱内,全副“武装”,作航前准备工作。一个薄薄的塑料袋,套在他头上,他的额头与塑料之间的空隙被汗水吸附、挤压,形成丝丝密密的纹理,鼓起皱皱巴巴的气泡。一粒“水豆”,挂在他腮边,一粒接一粒的“水豆”,顺着脸颊而下。

机舱内,“空姐”,如优雅的白衣战士在过道站立进行安全演示。动作,动作,动作,依然标准;目光,目光,目光,依然亲和。老老少少,静静地看,静静地听。他们的慌乱,焦躁,不安,渐渐,走远,他们的心,复归于宁静。

14∶11,飞机从巴厘岛起飞。

搭载61名旅客的机舱,显得十分空旷。安全员协助随机医生对每一位旅客进行水银体温计测量。

时间,在北半球与南半球之间切换。又是背道而驰,又可能风起云涌,又可能气象万千。

没有比那更漫长更令人焦急的航行。

19∶42,飞机抵达武汉。

然后,61名湖北人,各到各家——家人元宵下锅,煮熟,轻咬一口,甜甜的黑芝麻溢出来,甜在嘴里,满口生香;甜在心里,涕流满面。

机组还要连夜赶回去。近23时,飞机降落在早晨出发的地方。

一昼。还多。总里程8700公里。是疫情防控以来东航已执飞的海外接运包机中距离最远、航程最长的一次。

13人,朝晖夕阴,未吃,未喝,未眠。

及至午夜,返回基地。

卸下“武装”,余月月的秀发被汗水浸透,在机场的光影和夜风中飞舞;一张张青春、坚毅或秀丽的脸上的勒痕,清晰可见,一摁生疼。

东航广东分公司总经理李友文正在等他们,他让基地食堂的师傅给他们包了饺子,煮了元宵。

在氤氲的热气中,他们大快朵颐。

——与我一样,此时,你一定不想让这些平均年龄只有31.8岁的年轻人还有丝毫的矜持、斯文、优雅;你希望它们统统在风中飘散,越远越好。

然后,让他们早点回去,酣然入睡。

年的近与远

态,是一种形状;度,是一种打算。两字连用,代表主观意见。

第一反应,往往最真实。

 文章标题:每日资讯新闻:庚子鼠年纪事——致平凡而伟大者

内容摘要:元宵节那日,我忘记吃元宵。我们都没有想起来。这一日的元宵,似只在“朋友圈”里煮,煮来煮去,只见其形,不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toutiao.zhidaruanpei.com/News/yc/87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