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 > 滚动新闻 > 从塞纳河回雅砻江 傈僳族姑娘在四川深山“画彩虹”

从塞纳河回雅砻江 傈僳族姑娘在四川深山“画彩虹”

2024-06-09 02:30:01来源:互联网

文章导读
中新社攀枝花6月6日电 题:从塞纳河回雅砻江 傈僳族姑娘在四川深山“画彩虹” 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王鹏 时隔近20年,傈僳族姑娘谷艳的肖像照再次登上了《民族》杂志的封面。两张照片里...

  中新社攀枝花6月6日电 题:从塞纳河回雅砻江 傈僳族姑娘在四川深山“画彩虹”

  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王鹏

  时隔近20年,傈僳族姑娘谷艳的肖像照再次登上了《民族》杂志的封面。两张照片里,相同的是身着傈僳族服饰,不同的是新作品突出的设计感,流露出谷艳团队对于传播民族文化的诚意和决心。

2004年,还是大学生的谷艳第一次登上《民族》杂志封面(左);2023年,杂志再次选择了她身着傈僳族传统服饰的肖像作为封面照(右)。(拼接图片 照片由受访者供图)

  这20年里,她由一位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就读的本科生,成为从海外学成归来并致力于传承、推广民族文化的创业者。

  “其实我一开始就知道,早晚会回来。”在法国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兼修摄影专业,谷艳于2011年底完成学业告别巴黎,她回到中国西南山区的小村庄——四川攀枝花市盐边县红果彝族乡三滩村。她对中新社记者说,“父辈徒步走出大山,我是站在他们的肩膀上走向世界,再从世界回来。”

  傈僳族渊源于古老的氐羌部落,历史上因战乱不断向西迁徙,遭称为“追赶太阳的民族”,是四川省世居少数民族之一。谷艳将傈僳族非遗文化静态展示与活态传承相结合所创建的工作室名为“阿木诗依”,在傈僳语中意为彩虹。

  这些年,她在三滩村建起傈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尝试把傈僳族文化元素融入吃、穿、住、用、行等生活场景。在她看来,这道“彩虹”是民族文化“出圈”又“出海”的一扇窗。“阿木诗依”傈僳霓裳作品及传承人多次参加国内比赛、展览,傈僳族服饰还走上T台并获得与国际品牌的合作机会。

6月5日,在位于四川攀枝花的傈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演出人员向参观者展示民族乐器和舞蹈。中新社记者 王磊 摄

  在法国学习摄影时,走入世界艺术殿堂的谷艳眼界大开,同时也第一次体会东西方艺术感知力的不同。一堂舞台剧封面设计课上,她与几位亚洲同学合作的“一缕青烟”作品遭“打不及格”,老师无法理解东方的写意表达。类似的文化冲击带给谷艳的是困惑,也是养分。“这让我更加宽容地看待文化代沟。我们希望让民族非遗融入人们熟悉的场域,民族文化才能遭更多人看见。”

  从大山走到巴黎,再从塞纳河回到雅砻江,谷艳愈加发现“自己民族文化非常独特”。她曾在欧洲举办傈僳族主题摄影展,也曾用傈僳语诵读法国儿童文学《小王子》,只为了向世界介绍中国的民族文化。

  她思考“在更大的视野下”发扬文化,落实了“动静结合”的主旨。静是传统服饰、生活场景等的展示;动是指活态传承。谷艳带领团队为年轻人举办傈僳族婚礼,围着火塘,全方位体验原汁原味的婚俗。在谷艳看来,融易新媒体消息,民族文化的对外表达,更是一种激励。

  几年前,一位傈僳族阿姨看到服饰走秀的视频打来电话,“阿姨是做传统服饰的,她觉得现在年轻人不那么爱穿这些衣服。忽然看到还有年轻人仍然热爱传统,阿姨说她很欣慰。”

6月5日,谷艳接受中新社等媒体记者采访。桌上摆放的“见面猴”玩偶是她带领“阿木诗依”工作室制作的一款傈僳族文创产品。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摄

  谷艳称自己是民族文化的“搬运工”。2023年6月,她带领传习中心及傈僳族研究会同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音乐学院设立研学基地,开启“非遗+课题研究”“非遗+研培计划”“非遗+文创孵化”等方面合作。该传习中心在已有14名非遗传承人基础上,又培养了100多位新传承人。“这些手艺和文化,才是最重要的。”谷艳说。

  为完成本科毕业论文,谷艳当年几乎走遍西南省份的傈僳族聚居地。近年在推广民族文化的道路上,她认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同行者”。

  “一些明显带有民族符号的饮食、服饰、用具先后‘出圈’,分析背后原因总能找到受众内心对于民族文化的共鸣。”她认为,从历史上,傈僳族就与汉族、彝族、纳西族、哈尼族等西南世居民族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工作者沟通时在思考,现在是时候将各个民族的文化品牌联合起来,一起讲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完)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2024“AI星球奇遇记”全国巡展在中国科技馆启动

中新网北京6月6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6月6日发布消息说,由该馆和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

2 华北、黄淮局地最高气温或突破历史同期极值

中新社北京6月6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6日从中国气象局获悉,下周,华北、黄淮局地将出现42℃...

3 从塞纳河回雅砻江 傈僳族姑娘在四川深山“画彩虹”

中新社攀枝花6月6日电 题:从塞纳河回雅砻江 傈僳族姑娘在四川深山“画彩虹” 中新社记者...

4 浙江金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加入科技创新大潮

中新网金华6月6日电 (钱晨菲)既要有高水平科学素养、有杰出的创新创业能力,还能够将前沿科...

5 广东2024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在茂名举办

中新网茂名6月6日电 (梁盛 李璐 周可)广东省自然资源厅6日在茂名市举办2024年世界海洋日暨全...

6 “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 广西主场活动在防城港市举办

中新网防城港6月6日电(杨晓佼 潘卓明)6月6日,在第16个“世界海洋日”暨第17个“全国海洋宣传...

7 趣味游园迎端午 北京全市公园推出87项特色文化活动

中新网北京6月6日电 (记者 徐婧) 端午假期将至,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全市公园推出...

8 甘肃文化旅游推介会走进马来西亚吉隆坡

中新网吉隆坡6月6日电 (记者 陈悦)“情牵陆丝海丝·启航如意甘肃”文化旅游推介会6日在吉隆...

9 云贵高原上的“机械尖兵”:争分夺秒为铁路“活血化瘀”

近日,清晨的南昆线贵州石头寨站内人头攒动,机器轰鸣。山间升起一团团雾气,仿佛一层轻...

10 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 这场“生命速递”开启“加速度”

中新网郑州6月6日电 (记者 韩章云)6月6日,经过4个小时的采集,血细胞分离机停止了工作,一...

1 2024“AI星球奇遇记”全国巡展在中国科技馆启动

中新网北京6月6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6月6日发布消息说,由该馆和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

2 华北、黄淮局地最高气温或突破历史同期极值

中新社北京6月6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6日从中国气象局获悉,下周,华北、黄淮局地将出现42℃...

3 从塞纳河回雅砻江 傈僳族姑娘在四川深山“画彩虹”

中新社攀枝花6月6日电 题:从塞纳河回雅砻江 傈僳族姑娘在四川深山“画彩虹” 中新社记者...

4 浙江金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加入科技创新大潮

中新网金华6月6日电 (钱晨菲)既要有高水平科学素养、有杰出的创新创业能力,还能够将前沿科...

5 广东2024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在茂名举办

中新网茂名6月6日电 (梁盛 李璐 周可)广东省自然资源厅6日在茂名市举办2024年世界海洋日暨全...

6 “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 广西主场活动在防城港市举办

中新网防城港6月6日电(杨晓佼 潘卓明)6月6日,在第16个“世界海洋日”暨第17个“全国海洋宣传...

7 趣味游园迎端午 北京全市公园推出87项特色文化活动

中新网北京6月6日电 (记者 徐婧) 端午假期将至,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全市公园推出...

8 甘肃文化旅游推介会走进马来西亚吉隆坡

中新网吉隆坡6月6日电 (记者 陈悦)“情牵陆丝海丝·启航如意甘肃”文化旅游推介会6日在吉隆...

9 云贵高原上的“机械尖兵”:争分夺秒为铁路“活血化瘀”

近日,清晨的南昆线贵州石头寨站内人头攒动,机器轰鸣。山间升起一团团雾气,仿佛一层轻...

10 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 这场“生命速递”开启“加速度”

中新网郑州6月6日电 (记者 韩章云)6月6日,经过4个小时的采集,血细胞分离机停止了工作,一...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4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