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 > 滚动新闻 > 夫妻共同财产打赏主播,能否要回

夫妻共同财产打赏主播,能否要回

2024-03-19 20:20:01来源:新媒体

文章导读
□ 本报记者 范瑞恒 直播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交媒体形式,已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看直播打赏和刷礼物也成了一种常见的现象,同时因为打赏而出现的纠纷也日益增加。近日,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成年人直播打赏返还案,判决主播将其所得收益的一半返还上诉人。 杨某与妻子高某两人共同经营一家餐馆,闲暇之余高某迷上手机直播,在直播间结识了小自己12岁的主播孙某,并从最初在直播间与孙某线上互动发展到线下约会。其间,孙某...

  □ 本报记者 范瑞恒

  直播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交媒体形式,已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看直播打赏和刷礼物也成了一种常见的现象,同时因为打赏而出现的纠纷也日益增加。近日,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成年人直播打赏返还案,判决主播将其所得收益的一半返还上诉人。

  杨某与妻子高某两人共同经营一家餐馆,闲暇之余高某迷上手机直播,在直播间结识了小自己12岁的主播孙某,并从最初在直播间与孙某线上互动发展到线下约会。其间,孙某以各种话术诱导高某在直播间刷礼物、打赏。

  根据某直播平台提供的高某向孙某发送虚拟道具记录,高某使用其在直播平台注册的两个账号,于2022年7月10日至2023年4月21日共向孙某发送虚拟道具18293次,换算成人民币高达92万余元。杨某发现钱款异常后,以高某违背夫妻忠实义务、擅自处分夫妻共同财产为由提起诉讼,要求主播返还收益45万余元。  

  一审法院认定案涉网络服务合同已经履行完毕且不存在效力瑕疵或无效情形,判决驳回原告杨某全部诉讼请求。杨某不服,上诉至天津市三中院。

  杨某主张高某向某直播平台充值钱款系使用夫妻共同财产,请求法院确认高某对孙某的赠与行为无效,孙某应返还高某打赏金额中所得收益的45万余元款项。

  孙某认可收到高某发送的虚拟道具并从中获益45万余元。但他认为主播与粉丝之间的互动行为并不违反公序良俗。高某向直播平台充值打赏行为属于支付网络服务合同的对价,本质上是娱乐消费行为,并非赠与行为。

  天津市三中院审查认为,该案的争议焦点为:网络直播打赏行为的法律性质及其效力应当如何认定。

  法院认为,观众、主播分别通过直播平台自主注册和签约,成为其用户和直播服务提供方。直播平台将直播服务作为其向观众提供的服务内容之一,向观众进行开放,由观众根据个人喜好自主选择观看特定主播的直播内容,三者之间形成特定的网络服务合同关系。观众在观看直播平台提供的直播服务中,一般并不需要付费或者打赏。观众在观看直播过程中对主播进行打赏,所用虚拟货币系观众向直播平台充值后所购买,而主播通过用户打赏获得的虚拟货币,也并非其直接获得钱财,二者都依赖于直播平台的组织和结算,二者之间不发生直接款项往来。观众基于对个别主播的喜爱及崇拜,使用虚拟道具进行打赏不仅会产生不一样的特效体验,也会获得主播应邀进行的特定表演、特别关注以及其他观众的认可、自我的心理满足等,还可能获得诸如账户升级,成为直播间管理员等平台提供的增值服务。因此,观众通过直播平台观看直播并向主播进行打赏的行为具有消费性质。一审法院认定直播打赏行为属于网络服务合同,融易新媒体消息,且已经履行完毕,处理正确。

  高某的直播打赏虽属网络服务合同中的消费行为,但其线下与孙某见面并以恋人身份进行交往,突破了主播和粉丝正常的互动关系,违反了社会公共道德和善良风俗,且其基于婚外情感交往,向孙某打赏的数额已经明显高于正常网络娱乐消费水平。同时,孙某明知高某婚姻状况为已婚的情况下,以恋人身份与其进行交往,并邀请其进行打赏,也存在一定过错。现杨某作为夫妻另一方以高某违背公序良俗、擅自处分夫妻共同财产为由,请求确认打赏无效,并请求孙某返还财产,酌情予以部分支持。

  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天津市三中院判决孙某十日内将其所得收益的一半22万余元返还杨某。

  法官表示,虽然打赏刷礼物可以带来一定的快感和满足感,但不能过度追求而忽视了生活中的其他重要方面。同时要注意自己的经济能力和消费习惯,不要因为追求打赏而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和财务状况以及家庭和睦。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窨井盖“伤人” 四方责任人均有过错

□ 本报记者 赵红旗 □ 本报通讯员 陈立丽 小区内窨井盖“伤人”,综合各方过错程度,不仅...

2 夫妻共同财产打赏主播,能否要回

□ 本报记者 范瑞恒 直播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交媒体形式,已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看直播打赏...

3 拿去,事关出行的安全小贴士

□ 本报记者 王春 □ 本报通讯员 彭羚 日常通勤、走亲访友、旅游度假……出行过程中,难免...

4 汞超标4.3万倍,化妆品“小样”有猫腻

□ 本报记者 罗莎莎 □ 本报通讯员 唐佳睿 玄晓霞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就有非法分子利用消费...

5 北京严格碳排放管理实施总量、强度双控

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实现北京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日前,北京发布《北京市碳排放权交...

6 阜阳对预制菜涉事企业负责人立案侦查

今年央视3·15晚会中,主板机黑灰产业链、用槽头肉制作梅菜扣肉、消防用品店售卖“灭不了火...

7 天水麻辣烫成为游客打卡地

近日,甘肃天水麻辣烫在社交媒体平台火爆出圈,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当地一家麻辣烫...

8 让“灭不了火的灭火器”无处可藏

本报特约评论员 消防安全没有“万无一失”,只有“一失万无”。应急管理、市场监管、检察...

9 科创教育火了,家长们闯进了少儿编程赛道

中新网北京3月17日电(张钰惠)“未来的文盲,就是不懂编程的人。”近年来,家长们闯进了少儿...

10 四川雅江县森林火灾启动四级响应 7架直升机增援

中新网成都3月16日电 (记者 刘忠俊)记者16日深夜从四川省应急管理厅获悉,雅江森林火灾发生...

1 窨井盖“伤人” 四方责任人均有过错

□ 本报记者 赵红旗 □ 本报通讯员 陈立丽 小区内窨井盖“伤人”,综合各方过错程度,不仅...

2 夫妻共同财产打赏主播,能否要回

□ 本报记者 范瑞恒 直播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交媒体形式,已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看直播打赏...

3 拿去,事关出行的安全小贴士

□ 本报记者 王春 □ 本报通讯员 彭羚 日常通勤、走亲访友、旅游度假……出行过程中,难免...

4 汞超标4.3万倍,化妆品“小样”有猫腻

□ 本报记者 罗莎莎 □ 本报通讯员 唐佳睿 玄晓霞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就有非法分子利用消费...

5 北京严格碳排放管理实施总量、强度双控

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实现北京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日前,北京发布《北京市碳排放权交...

6 阜阳对预制菜涉事企业负责人立案侦查

今年央视3·15晚会中,主板机黑灰产业链、用槽头肉制作梅菜扣肉、消防用品店售卖“灭不了火...

7 天水麻辣烫成为游客打卡地

近日,甘肃天水麻辣烫在社交媒体平台火爆出圈,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当地一家麻辣烫...

8 让“灭不了火的灭火器”无处可藏

本报特约评论员 消防安全没有“万无一失”,只有“一失万无”。应急管理、市场监管、检察...

9 科创教育火了,家长们闯进了少儿编程赛道

中新网北京3月17日电(张钰惠)“未来的文盲,就是不懂编程的人。”近年来,家长们闯进了少儿...

10 四川雅江县森林火灾启动四级响应 7架直升机增援

中新网成都3月16日电 (记者 刘忠俊)记者16日深夜从四川省应急管理厅获悉,雅江森林火灾发生...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