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 > 滚动新闻 > 《我的美食向导》:食物的背后是生活

《我的美食向导》:食物的背后是生活

2024-02-16 18:50:01来源:新媒体

文章导读
人们总会习惯给一座城市赋予不同的标签。提及杭州,人们往往会想起诗词戏剧中“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交易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电商之都”,较早拥抱数字经济的“数字之城”,以及一些网友口中戏称的“美食荒漠”。 古人言:“天下酒宴之盛,未有如杭城也。”杭州在饮食文化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却成为网络社交平台上的“美食荒漠”。然而,杭州作为“美食荒漠”名副其实吗?或者说,给一座城市赋予“美食荒漠”的标签是否合...

  人们总会习惯给一座城市赋予不同的标签。提及杭州,人们往往会想起诗词戏剧中“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交易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电商之都”,较早拥抱数字经济的“数字之城”,以及一些网友口中戏称的“美食荒漠”。

  古人言:“天下酒宴之盛,未有如杭城也。”杭州在饮食文化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却成为网络社交平台上的“美食荒漠”。然而,杭州作为“美食荒漠”名副其实吗?或者说,给一座城市赋予“美食荒漠”的标签是否合适?

  腾讯视频出品、稻来传媒制作的陈晓卿风味探索之旅纪录片《我的美食向导》给出了回答:“我已经不觉得杭州是不是‘美食荒漠’的话题需要谜底。那些一直生活在这里的人拥抱着大江南北的风味,也对传统味道敝帚自珍。他们更愿意相信一位当地作家的话:如果城市的本质是生活,而生活的本质是‘好好地活着’。在这一点上,也许没有一座中国都市比杭州做得更好。”

《我的美食向导》:食物的背后是生活

《我的美食向导》:食物的背后是生活

  ■ 食材的背后是人情冷暖

  陈晓卿在《我的美食向导》中说,游客云集的地方,食物难免会有一些迁就和刻板。西湖醋鱼或许就是游客对于杭州美食刻板印象的来源之一。在网友的印象中,杭州美食就如西湖醋鱼褒贬不一,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然而,就像《我的美食向导》所提到的,时代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当时的生活背景下,能够吃到一条西湖醋鱼可以让人受到感动,但是在如今的生活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和能吃到的美食已经和从前大不相同,味觉坐标已经发生了改变,对于美食的标准也随之改变了。

  这也成为一些人认为“美食荒漠”出现的最大原因——经历了迅猛的城市化进程后,城市变大了,生活方式也改变了。

  城市越来越大,离好食材源头的距离似乎也越来越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杭州已经步入了超大城市,对于食材的需求逐渐多元化,而对于食客来说,在这个过程中,物流成本、供应链损耗、成本控制和市场竞争都有可能将好食材源头越推越远。

  然而,即便如此,很多杭州的厨师依然执着于拉近食客与好食材的距离,形成了厨师与食客之间独特的连接。这种执着在鱼类的美食中尤为明显——杭州汇聚了钱塘江和京杭大运河两大水系,交错分布着西湖、湘湖、千岛湖等湖泊,对于江河湖鲜有着别样的追求。

  在《我的美食向导》中有这样一家店,店中一些以鱼作为食材的美食以时价计价,店中采买鱼类的时间更是依钱塘江涨潮的时间而定,“追逐潮水”也成为杭州厨师对于新鲜鱼肉的要求。就像店长所说的,开饭店食材最重要,确定要新鲜地道、货真价实、真材实料。于是才有了杭州美食中的鳗鱼,只要清蒸就可以尝到鱼肉原有的鲜甜,腌制过的鲈鱼入口就可以感受到紧实的肉质。

  曾有业内人士点评,杭帮菜的特点在于兼容并蓄、博采众长、融会贯通,讲究对酸、甜、苦、辣、咸五味的调和,忠于食材本味。杭州厨师“追逐潮水”,发挥了杭帮菜原本的优势,让美食更加纯粹,也成为情感的寄托和回忆的载体,体现了厨师与食客之间的人情冷暖。

  ■ 偏好的背后是文化传承

  陈晓卿在《我的美食向导》中感慨,与外国人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外语中似乎没有一个词语可以精准描述“糯”这种口感,中国人似乎对于“糯”情有独钟。

  杭州的饮食偏好绕不开一个“糯”字,这其中,对于糯米的偏好更甚。《我的美食向导》中的向导,浙江省社科院文化所研究员、农史学家俞为洁认为,区域饮食习惯的形成存在确定的共通性。杭州人对于糯米的喜好则是根植于稻作农业的发展。

  杭州的稻米食用史悠久,可上溯至距今约5000年前的良渚文明时期。在良渚文明遗址所发现的稻田、粮仓,说明早在那时,稻米已深入当地人的生活。其中,糯米种植难度大,在漫长的食用史中显得格外珍贵,因此成为古人祭祖、祭月必不可少的食物,也逐渐成为美好期许的象征。就如俞为洁所说,在江南,很多节日要吃年糕,“吃甜年糕,甜甜蜜蜜,年年高。”正值春节,年糕也是年夜饭常备的一道菜。

  不难发现,杭州美食中的糯米偏好背后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品尝美食,享受的不止于食物的口感,还有美食背后文化带来的滋味。”业内人士表示。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逛灯会赏非遗

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集发农业梦想王国景区,“盛世中国·万事兴龙”北戴河第十届国潮...

2 《我的美食向导》:食物的背后是生活

人们总会习惯给一座城市赋予不同的标签。提及杭州,人们往往会想起诗词戏剧中“淡妆浓抹...

3 多彩文化绽放首都节日舞台

大年初二,持续世界巡演25年的爱尔兰踢踏舞《舞之魂》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本报记者 方菲摄...

4 乡村互助员别样“走亲戚”

天气晴好,齐晓宁带着老人到户外晒晒太阳。 戴琪果摄 本报记者 王可心 在密云区河南寨镇,...

5 “森林书苑”满眼都是读者

北京城市图书馆,小读者认真读绘本。本报记者 方非摄 本报记者 路艳霞 摄影爱好者老北走遍...

6 龙腾瑞气 燕贺春风

大地回春,万物复苏。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表征,民俗是一个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

7 百年“运河龙灯会”巨龙舞动运河畔

大年初三,“运河龙灯会”在通州运河文化广场举行。本报记者 陈强摄 本报讯(记者 陈强)好大...

8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连开两展贺新春

本报讯(记者 李祺瑶)春节假期,“沧海撷珠——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珍藏文物展”“五光十...

9 景泰蓝皇家艺术庙会开幕

本报讯(记者 李瑶)大年初三,在北京市珐琅厂,一年一度的景泰蓝皇家艺术庙会开幕。市民...

10 “运河之舟”里话龙年

刘萍为观众详尽讲解玉猪龙。本报记者 方非摄 本报记者 李祺瑶 “甲辰龙年伊始,非常荣幸能...

1 逛灯会赏非遗

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集发农业梦想王国景区,“盛世中国·万事兴龙”北戴河第十届国潮...

2 《我的美食向导》:食物的背后是生活

人们总会习惯给一座城市赋予不同的标签。提及杭州,人们往往会想起诗词戏剧中“淡妆浓抹...

3 多彩文化绽放首都节日舞台

大年初二,持续世界巡演25年的爱尔兰踢踏舞《舞之魂》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本报记者 方菲摄...

4 乡村互助员别样“走亲戚”

天气晴好,齐晓宁带着老人到户外晒晒太阳。 戴琪果摄 本报记者 王可心 在密云区河南寨镇,...

5 “森林书苑”满眼都是读者

北京城市图书馆,小读者认真读绘本。本报记者 方非摄 本报记者 路艳霞 摄影爱好者老北走遍...

6 龙腾瑞气 燕贺春风

大地回春,万物复苏。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表征,民俗是一个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

7 百年“运河龙灯会”巨龙舞动运河畔

大年初三,“运河龙灯会”在通州运河文化广场举行。本报记者 陈强摄 本报讯(记者 陈强)好大...

8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连开两展贺新春

本报讯(记者 李祺瑶)春节假期,“沧海撷珠——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珍藏文物展”“五光十...

9 景泰蓝皇家艺术庙会开幕

本报讯(记者 李瑶)大年初三,在北京市珐琅厂,一年一度的景泰蓝皇家艺术庙会开幕。市民...

10 “运河之舟”里话龙年

刘萍为观众详尽讲解玉猪龙。本报记者 方非摄 本报记者 李祺瑶 “甲辰龙年伊始,非常荣幸能...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