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 > 滚动新闻 > 警惕瞄准大学生的“培训贷”陷阱

警惕瞄准大学生的“培训贷”陷阱

2023-04-12 15:08:01来源:新媒体

文章导读
不懂合同条款、害怕影响征信、退费要求无果 警惕瞄准大学生的“培训贷”陷阱 尽管每月有2000元生活费,但这半年来,在安徽合肥读大一的学生杨云,仍过得十分拮据。因为有880元要转入一个小额贷款平台,这项贷款甚至并不是她自己办理的。 每月支付880元,12期分期,总计10560元的费用,是杨云报名参加的线上原画培训班的“学费”。听完一节直播课后,杨云在该培训机构“老师”的“鼓励”下,一步步签订了贷款协议。 几天前,多次申请退款无...

  不懂合同条款、害怕影响征信、退费要求无果

  警惕瞄准大学生的“培训贷”陷阱

  尽管每月有2000元生活费,但这半年来,在安徽合肥读大一的学生杨云,仍过得十分拮据。因为有880元要转入一个小额贷款平台,这项贷款甚至并不是她自己办理的。

  每月支付880元,12期分期,总计10560元的费用,是杨云报名参加的线上原画培训班的“学费”。听完一节直播课后,杨云在该培训机构“老师”的“鼓励”下,一步步签订了贷款协议。  

  几天前,多次申请退款无果的杨云,通过律师向全国12315平台和国家信访局提交了投诉,目前正在等待结果。对于她的投诉,该培训机构并未作出回应。

  杨云的遭遇并非个案。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调查发现,不少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被各式各样的在线培训课程宣传吸引:绘画、PS、剪辑、配音等,零基础也可以轻松学习,边学习边接单,机构老师介绍资源,月入过万很简单……针对没有积蓄的大学生,许多培训班还打出了“先学后付”“免息分期”的广告,背后的小额贷款平台更是五花八门。

  3月30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与共青团中央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青年学生消费者,理性考虑超前消费,审慎选择贷款机构,避免陷入不良“校园贷”陷阱。

  不少大学生成了不良商家紧盯和收割的“韭菜”。他们为何会一步步落入陷阱?

  “先学后付”“免息分期”步步引导去贷款

  去年8月下旬,即将步入大学的杨云琢磨着寻找一份副业,“读大学后就不用向父母要钱了”。偶然间浏览到一个微信公众号推荐的原画课程,她被“可以兼职”“先学后付”的条件吸引,添加了课程负责人的微信。

  一番课程介绍后,融易新媒体,该负责人邀请杨云参加了当天的直播公开课。杨云回忆说,公开课上介绍了很多原画创作的不同风格和当天报名的优惠活动,她动心了。但对于高额的“学费”,她作为学生无法自己承担,家长也应该不会同意花这么多钱学习画画。

  在杨云提供给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的聊天记录中,这位负责人向她详细介绍了“边学边赚”的方式:“学费都是分期免息,下个月才开始支付第一期,我们也有外包内推,边学边赚。你也可以先从低班学起,后续接单赚钱了再升班。”随即,他为杨云办理了“免预订费100元”的优惠,并要求她填写了“入学信息”,包括姓名、最高学历、QQ号、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紧急联系人手机号码等,并备注“信息仅用于登记学籍,不会另作他用”。

  “他说不要担心费用问题。我说我没有钱交定金,他还帮我申请了免预订费。我当时真的信了,就觉得还有这么好的公司。”杨云告诉记者,在她确定要报名后,该负责人打来了电话,教她如何办理学费分期。

  “操作是他帮忙进行的,问我要了姓名、电话、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还要走了银行卡号、身份证号。我当时其实有点犹豫,但又觉得在电话里说别人是骗子,太不尊重人了。我想,万一他不是骗子呢?”杨云决定一边“先弄着”,一边去网上查询一下推出这门培训的公司——广州某原画动漫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看到百度搜索里,有评价写了‘靠谱’俩字,我就放心了。”

  最后,杨云选择了12期分期付。手续办好后,对方向她发来了4份文件:《委托扣款授权书》《代扣授权书》《借款合同》和《委托担保合同》,这时她才发现,原来办理的学费分期付,就是贷款。

  和杨云一样,在云南昭通读大一的刘青十分喜欢画画。通过网络广告添加了一家机构的“老师”微信后,她购买了商业插画系列课程,并办理了“学费”分期。

  刘青告诉记者,该“老师”承诺的“学习3个月后就可以接单赚钱”的诱惑太大了,“她还告诉我,有老师一对一辅导,班主任监督学习”。于是,她在“老师”指导下,交了100元定金并预留了课程学习名额。

  “交了定金还没报班时我就不想报了,但‘老师’说不退还100元定金,说定金可以转为学费,又引导我交了200元定金。”刘青说,当自己提出没有钱报班时,对方告知可以分期付款,一个月400元左右。

  “听到分期付款后,我答应报班了,但其实这400元占了我近一半的生活费。”她说,通过对方分享的链接,她填写了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和家庭住址等信息,在某平台办理了9期分期贷款。

  通过社交平台上的广告,记者随机添加了一家插画培训课程的咨询人员微信,并预约了当晚免费的“人气老师训练营”。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北京今天大风沙尘齐至三大预警信号生效中 最高温将升至27℃

中国天气网讯 本日(4月10日),北京大风、沙尘齐至,阵风6至7级阁下,最高气温将升至27℃。来...

2 警惕瞄准大学生的“培训贷”陷阱

不懂合同条款、害怕影响征信、退费要求无果 警惕瞄准大学生的“培训贷”陷阱 尽管每月有...

3 养老护理员数量和质量“齐缺”亟待破局

队伍不稳、人员不足、服务质量不高 养老护理员数量和质量“齐缺”亟待破局 本报记者 郝赫...

4 五一这样拼假可连休9天 出游热度飙升

五一这样拼假 可连休9天 出游热度飙升 洱海万元房订完 “五一”劳动节就要到了。今年“五一...

5 乡约福建:青年扎根山乡 逐梦乡村田野

中新网宁德4月10日电 (甘叶斌)聊天、喝茶、品尝美食……走进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寿山乡...

6 浙江文旅观察:“低调”的江郎山如何热起来?

中新网衢州4月10日电 题:浙江文旅观察:“低调”的江郎山如何热起来? 记者 童笑雨 浙江的...

7 感动中国的拼音奶奶还在为二三十人坚持直播

登上感动中国舞台一个月以来,杨维云直播间观众未能增加多少,这位“拼音奶奶”坦言,现...

8 数字如何赋能教师教育发展?专家学者在重庆展开交流

中新网重庆4月9日电 (记者 钟旖)数字赋能教师教育发展论坛9日在重庆市召开。 来自全国的教育...

9 浙江文旅观察:杭州真是“美食沙漠”吗?

中新网杭州4月9日电 题:浙江文旅观察:杭州真是“美食沙漠”吗? 记者 王题题 近日,“杭...

10 四川甘孜一厕所需凭空瓶入内引热议 公益组织回应:厕所为环保

中新网成都4月9日电 (记者 王鹏)4月9日,“游客吐槽甘孜一公厕需凭空瓶进入”在网络上引发热...

1 北京今天大风沙尘齐至三大预警信号生效中 最高温将升至27℃

中国天气网讯 本日(4月10日),北京大风、沙尘齐至,阵风6至7级阁下,最高气温将升至27℃。来...

2 警惕瞄准大学生的“培训贷”陷阱

不懂合同条款、害怕影响征信、退费要求无果 警惕瞄准大学生的“培训贷”陷阱 尽管每月有...

3 养老护理员数量和质量“齐缺”亟待破局

队伍不稳、人员不足、服务质量不高 养老护理员数量和质量“齐缺”亟待破局 本报记者 郝赫...

4 五一这样拼假可连休9天 出游热度飙升

五一这样拼假 可连休9天 出游热度飙升 洱海万元房订完 “五一”劳动节就要到了。今年“五一...

5 乡约福建:青年扎根山乡 逐梦乡村田野

中新网宁德4月10日电 (甘叶斌)聊天、喝茶、品尝美食……走进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寿山乡...

6 浙江文旅观察:“低调”的江郎山如何热起来?

中新网衢州4月10日电 题:浙江文旅观察:“低调”的江郎山如何热起来? 记者 童笑雨 浙江的...

7 感动中国的拼音奶奶还在为二三十人坚持直播

登上感动中国舞台一个月以来,杨维云直播间观众未能增加多少,这位“拼音奶奶”坦言,现...

8 数字如何赋能教师教育发展?专家学者在重庆展开交流

中新网重庆4月9日电 (记者 钟旖)数字赋能教师教育发展论坛9日在重庆市召开。 来自全国的教育...

9 浙江文旅观察:杭州真是“美食沙漠”吗?

中新网杭州4月9日电 题:浙江文旅观察:杭州真是“美食沙漠”吗? 记者 王题题 近日,“杭...

10 四川甘孜一厕所需凭空瓶入内引热议 公益组织回应:厕所为环保

中新网成都4月9日电 (记者 王鹏)4月9日,“游客吐槽甘孜一公厕需凭空瓶进入”在网络上引发热...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