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 > 滚动新闻 > 今日新鲜事:垃圾分类者被当成收破烂的?收入过万难招人!合肥垃圾分拣员存用工缺口

今日新鲜事:垃圾分类者被当成收破烂的?收入过万难招人!合肥垃圾分拣员存用工缺口

2019-07-18 21:56:06来源:融易新媒体

文章导读
实行垃圾分类后,饮料瓶等可回收垃圾离开居民家后,便开始一段“奇妙”的“分类旅程”。它们会经历粗分、细分、再...

第一站:小区垃圾分类站

7月16日上午7时,在望湖城福桂苑小区,居民顾阿姨拎着一袋饮料瓶,来到小区的垃圾分类站,投进可回收物收集柜。两年前,福桂苑小区成为合肥首批生活垃圾分类的试点小区后,顾阿姨就逐渐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

第二站:装入转运车

7时30分左右,负责运营包河区生活垃圾分类项目的北京环卫分拣员张路广,骑着纯电动转运车来到福桂苑垃圾分类站。

他停下车,打开可回收物收集柜,将柜内的垃圾一起装入转运车。顾阿姨扔的饮料瓶即将离开小区,开始它的“分类旅程”。

第三站:再生资源暂存点

在转运车装满后,张路广骑车来到位于繁华大道与徽州大道交口,这里有一处再生资源暂存点。张路广熟练地将居民投递的可回收物根据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织物类、电器等大类进行第一次粗分和打包。其中,顾阿姨扔的饮料瓶被归于塑料类。在打包前,张路广将每个瓶盖拧下来单独归类,瓶身被装入了大分类袋,搬上货车,等待运往再生资源分拣中心。

第四站:再生资源分拣中心

经过几十分钟的车程,分类袋被运到了肥西县的大型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在这里,所有的可回收物将被进一步细分。仅塑料一项,就会被细分为饮料瓶、油壶、色塑和杂塑等。

顾阿姨扔的饮料瓶被分为饮料瓶类,和其他各类饮料瓶一起倒入打包器,在经过挤压成方形后,也意味着它们在合肥的“行程”即将结束。

第五站:全国各地的资源化利用基地

对于顾阿姨扔的饮料瓶接下来的“行程”, 北京环卫企业负责人胡毅熠介绍,打包好的可回收物将被运往全国各地的资源化利用基地进行深加工。

“塑料瓶被运到资源化利用基地后,将被进一步分拣,经过撕标、破碎、清洗、加热融化后,变成塑料制品的原材料。”胡毅熠介绍。

第六站:加工利用后重新进入居民生活

胡毅熠介绍,这些塑料原材料按照各自不同的品质,分别被不同的塑料制品厂购买,再通过加工,制作成一件件塑料物品投入到市场,重新进入居民生活,融易新媒体,实现资源再利用。“比如大家穿的速干衣,原材料就是塑料。”

毛娴静 王兆亮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蒋瑜香

垃圾分得越细,市场价格越高

同一个饮料瓶,不同部分价格相差一倍

大家都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宝”,可要让垃圾真正实现“变废为宝”,还必须经过分拣和处理,而且分得越细,资源化利用率越高,市场价格就越高,

7月16日,记者来到位于肥西县的再生资源分拣中心,这里汇集了包河区44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的可回收物。

记者看到,在这里纸类、塑料类、废旧家具类、易拉罐等不同的物品,经过专业打包机,被压实捆住,分类码放。

“可回收的垃圾从居民小区出来后,在这里得到进一步细分。”胡毅熠介绍,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及物品的品类、品质、规格等要求,分拣中心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分类挑选、储存、拆解、打包等加工。比如纸类,会被细分为报纸、书本、铜版纸、黄板纸、废纸等,不同种类的纸,价格也有差别。“用于包装盒的黄板纸,市场价格1400—1500元/吨。书本报纸价格最高,达到2300元/吨。”胡毅熠说,虽然同是纸类,但不同品质的纸将有不同的用途。

再比如塑料。“如果将一个饮料瓶混卖,价格很低,但如果将饮料瓶分类打包,瓶身约3000—4000元/吨,而瓶盖的品质更好,可以买到约8000元/吨。”胡毅熠说,垃圾分得越细,资源化利用率越高,垃圾的“资源性”更能体现。

垃圾分类催生新职业

月薪有时过万,存在用工缺口

随着垃圾分类的推进,“垃圾分拣员”和“上门回收员”等新职业应运而生。上海等媒体报道,这些新职业有的月薪过万。但记者采访时发现,这些职业在合肥并没有那么“火热”,甚至面临招不到人的尴尬。

现状:紧缺的垃圾分拣员

今年20岁的顾鑫是包河区官塘再生资源暂存点的分拣员,从事分拣工作一年。上午11时,气温很高,顾鑫满头是汗,在他面前是一堆刚从居民小区拉来的可回收物。拆包、扫码、过秤、上传积分……他熟练地将不同物品进行归类。

“为了便于居民投递操作,居民只需将可回收物、餐厨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分别投入不同的垃圾桶内即可,我们在这里进行分拣,再给他们扫码积分。”顾鑫说。

在这个再生资源暂存点,还有17名分拣员,顾鑫是最年轻的一员。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热点 | 财经 | 科技 | 观点 | 产业 | 专栏 |

融易新媒体 备案号:津ICP备17005847号 Copyright © 2002-2022 ryxmt.com.cn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