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 > 滚动新闻 > [原创]净利率连年创新低 华熙生物面临增利困局

[原创]净利率连年创新低 华熙生物面临增利困局

2022-07-09 17:58:38来源:融易新媒体

文章导读
2022年4月7日,华熙生物作为玻尿酸龙头企业没有逃过大跌的风暴,股价下跌2.5%,收盘价为113.71元/股,总市值为547.04亿,比起2021年7月9日314.58元/股的市值已经缩水近千亿。为何华熙生物出现这种情况,清扬君通过阅读大量资料才搞明白。1、净利率创下6年来新低2021年,华熙生物营业收入49.48亿元,同比增长87.93%;净利润7.82亿元,同比增长21.13%;净利率为15.67%,创下6年来新低。2、竞争激烈,销售费用猛增Euromonitor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功能护...
2022年4月7日,华熙生物作为玻尿酸龙头企业没有逃过大跌的风暴,股价下跌2.5%,收盘价为113.71元/股,总市值为547.04亿,比起2021年7月9日314.58元/股的市值已经缩水近千亿。 为何华熙生物出现这种情况,清扬君通过阅读大量资料才搞明白。 1、净利率创下6年来新低 2021年,华熙生物营业收入49.48亿元,同比增长87.93%;净利润7.82亿元,同比增长21.13%;净利率为15.67%,创下6年来新低。 2、竞争激烈,销售费用猛增 Euromonitor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功能护肤品市场容量约为250.6亿元。2016—2021年,功能护肤品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约32.5%,增速远高于化妆品行业的整体增速,正步入黄金发展期,预计未来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Euromonitor和德邦研究所数据显示,在2016年至2020年的国内功能性护肤品品牌市占率TOP 10中,华熙生物旗下品牌并未上榜。 2019-2021年,华熙生物的销售费用分别为5.21亿元、10.99亿元、24.36亿元,同比增长83.74%、110.84%、121.62%,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7.65%、41.75%、49.24%,远远超过同期49.28%、39.63%、87.93%的营收增幅。 华熙生物的销售费用逐年升高,且增速高于营收增速,说明化妆品行业竞争激烈,吞噬了大量净利润。 3、布局玻尿酸食品,广受质疑 2021年1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发布“三新食品”通告,透明质酸钠(即玻尿酸,HA)被获批为新食品原料,可应用于普通食品添加。透明质酸终端食品市场进一步放开,让华熙生物看到了新的市场,于是迅速布局。 2021年3月,华熙生物分别推出了国内首个玻尿酸食品品牌“黑零”和国内首款玻尿酸水“水肌泉”。  2021年12月,华熙生物联合安慕希旗下酸奶品牌AMX出了一款玻尿酸酸奶“安慕希AMX肌肤关系风味酸奶”。 有媒体报道,截至2021年底,华熙生物共推出23款玻尿酸类新品,涵盖饮用水、软糖、压片糖果、GABA饮品、巧克力棒、配制酒等品类。 不过,“万物皆可玻尿酸”被不少理性消费者质疑为“智商税”。 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曾表示,“口服透明质酸不可能直接被人体吸收,口服后的大分子透明质酸一样会经过胃肠道的消化分解,先转化成小分子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而且人体自己就可以合成透明质酸。基础原料其实都来自饮食及代谢产物,并不需要额外补充透明质酸。喝透明质酸水倒是可以给人体补充水分,对皮肤保湿还有点用。不过,发挥真正作用的并不是透明质酸,你喝凉白开也一样。” 丁香医生科审团队也撰文指出,目前,仅依据现有有关口服玻尿酸的几篇相关文献和证据力度,我们暂时无法认可“口服玻尿酸具有美容护肤的功效”。 不过面对质疑,华熙生物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赵燕回应:“华熙生物做玻尿酸食品是有科学依据的,否则不可能通过国家卫健委的审批。现在都在讲创新,应该给创新多些空间,不要创新还没有开始面市的时候,就把创新闷在了摇篮里。”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在食品饮料中添加玻尿酸可以改善口感,如果厂家把它上升到功效去宣传,从而主打差异化,还会涉嫌违反《广告法》,对品牌本身而言风险很高。” 澎湃新闻报道,目前保健食品允许声称的保健功能为24类,其中涉及美容方面的有“有助于改善皮肤水分状况功能”“有助于抗氧化功能”2个。但从上述几个产品介绍页面来看,所有产品均没有获得保健食品批号。 清扬君认为,含玻尿酸食品如果没有取得“健”字号批文,都属于普通食品,而这些产品是不能宣传功效的,如果宣传功效就涉嫌违法违规。当然,这样零售价只有几十元的产品,如果是理性消费者也不可能相信它能美肤。 4、股东减持 通告显示,2020年12月24日至2021年2月22日期间,华熙生物股东赢瑞物源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864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8%,减持总金额达15.2亿元。 2021年6月29日—7月16日期间,赢瑞物源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再减持公司股份480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减持总金额达13.8亿元。 5、战略飘移 华熙生物原料产品业务和医疗终端产品业务盈利能力较强,2016-2018年,合计占总营收的89.37%、86.64%、76.52%,同期公司整体净利率分别为36.75%、27.17%、33.56%。随着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占比升高,公司净利率逐年下滑,2019-2021年分别为31%、24.5%、15.67%。 综上所述,华熙生物在战略飘移过程中,突破原有 B2B 营销模式,需要投入大量广告塑造品牌、推广产品,融易新媒体,期间在化妆品行业和食品行业的大量宣传,很有可能会利用消费者对“玻尿酸”的喜爱收割“智商税”,未来华熙生物想要进行品牌溢价,让消费者成为忠诚的用户,还要进一步用产品来证明,否则只会遭遇更大的增长瓶颈。相关链接:1、从独家兽到股价蹦极 逸仙电商过度营销遭遇困局2、豪悦护理不务正业 期货投资神操作浮亏6934万元3、青松股份业绩变脸单日下跌13.97%  创单日跌幅历史之最4、敷尔佳新公司成立就是为了上市  几无研发投入也能创业板上市吗?5、丸美股份第三季度净利润大幅下降167.51%  “中国眼霜第一股”怎么了?6、受海外市场拖累  锦盛新材前三季度净利润暴跌53.81%7、云南白药炒股巨亏  背后是怎样的无奈和膨胀?8、溢价1409倍收购亏损公司  名臣健康股价两天暴跌17.76%9、从药妆到功能性护肤品  “伪国货之光”薇诺娜虚假宣传不断10、保健品乱象丛生 高新技术企业姿美堂和上市公司康恩贝等共用一证11、敏涵控股《声明》自相矛盾  “原始股分红”岂能随意解读12、边辟谣边宣传  敏涵控股自称欢迎媒体监督为何又连连曝光?13、监管趋严  广州肌后被罚款20万元仍虚假宣传14、好好爱自己,老板算个P  膜法世家“致歉”无诚意

热点 | 财经 | 科技 | 观点 | 产业 | 专栏 |

融易新媒体 备案号:津ICP备17005847号 Copyright © 2002-2022 ryxmt.com.cn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