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 > 滚动新闻 > “十三五”期间合肥累计新增就业超110万人

“十三五”期间合肥累计新增就业超110万人

2020-12-29 10:28:32来源:互联网

文章导读
12月28日,记者从美好合肥“十三五”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合肥市就业服务、社会保障、人...

合肥市积极落实在肥就业补贴、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一次性就业补贴等各项援企稳岗政策,累计减免社保费用148.7亿元(含医疗保险),惠及20.99万户企业。尤其是为稳定疫情期间就业形势,为7188户小微企业发放新增岗位补贴3795万元,为685户小微企业发放社保补贴1029万元,为1411户企业发放一次性稳定就业补贴3.98亿元,新发创业担保贷款6637笔11.7亿元,减免房租669.88万元。

社会保障 四项保险累计参保达1196.95万人次

“十三五”期间,合肥市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截至2020年11月底,养老、失业、工伤、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累计参保达1196.95万人次,较“十二五”末增长299.03万人次。基本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

陈勇介绍,合肥市稳步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全市2016年调整前人均养老金1947.25元/月,2020年调整后人均养老金2609.1元/月,人均增资661.85元/月,年均增长6.8%。296.6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88.25万名符合领取条件人员的养老金发放率达100%,人均缴费水平和养老金水平均居全省前列。60.67万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养老金按月足额发放。截至2020年10月,对全市符合城乡居保政策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代缴费84618人,做到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城乡居保应保尽保。

此外,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合肥市努力提高失业保险待遇保障水平,为24.44万人次支付失业保险金18.23亿元。启动失业保险价格临时补贴业务,为43.14万人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0.31亿元。及时调整失业保险待遇标准为每人每月1395元,较2016年增加了27元。发挥失业保险稳就业功能,2016年至2020年11月底,共发放失业保险费返还14.65亿元, 惠及企业职工435.40万人次;向企业参保职工发放技能提升补贴2.19亿元,惠及职工14.32万人次。

人才队伍 合肥集聚各类人才190多万人

“十三五”期间,合肥市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人才队伍活力不断显现。

数据显示,合肥市拥有各类研发机构超过1500家,博士后工作站148家。集聚各类人才190多万人,其中“两院”院士13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95人。

全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达630家,50家被评为安徽省信用等级A级以上企业,从业人员超过2.1万人。建成市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中心26家、全省人力资源服务“十强”骨干企业9家,营收突破200亿元,税收突破10亿元。

劳动关系 市区最低工资标准提至1550元/月

“十三五”期间,合肥市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全面推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创建工作,覆盖面100%。加强劳务派遣监督管理,建立企业薪酬调查与信息发布制度。制定《合肥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暂行办法》,建立街道乡镇劳动争议调解中心130个,社区劳动争议调解站439个,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1800个。劳动力市场监管服务获评全国营商环境优秀典型案例。

严格落实省政府发布的最低工资标准,“十三五”期间合肥市区月最低工资标准由1260元/月提高到1550元/月,位列中部省会城市第一位。合肥市还加大农民工工资清欠力度,2019年接受省政府考核,代表安徽省接受国务院年度目标考核,成绩均为A级。疫情期间出台13条规范指引意见,为化解劳动纠纷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原标题:“十三五”累计新增 就业超110万人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热点 | 财经 | 科技 | 观点 | 产业 | 专栏 |

融易新媒体 备案号:津ICP备17005847号 Copyright © 2002-2022 ryxmt.com.cn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