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 > 城市 >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了“操作手册”(权威部门话开局)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了“操作手册”(权威部门话开局)

2023-02-16 00:50:01来源:上观新闻

文章导读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2月1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等有关负责人解读文件内容,介绍今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 坚决守牢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并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总的看,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工作部署指导性、政策举措针...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2月1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等有关负责人解读文件内容,介绍今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

坚决守牢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并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总的看,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工作部署指导性、政策举措针对性,既是明确全年工作重点的‘任务清单’,也是指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操作手册’。”唐仁健介绍,文件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目标,聚焦乡村振兴主题,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守牢的底线、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明确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文件包括9个部分33条,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守底线、促振兴、强保障。

守底线,一方面要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另一方面,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稳定完善帮扶政策,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多措并举、综合发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唐仁健介绍,在目标上,重点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措施上,重点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抓紧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方案,逐个品种拿出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集成组装的综合性解决方案。政策上,重点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

2022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化之年。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脱贫劳动力全年务工就业规模达到3277.9万人,比2021年底增加132.9万人,超过年度目标任务258.7万人。脱贫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111元,增长7.5%,比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1.2个百分点。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4342元,同比增长14.3%,比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8个百分点。

如何帮助脱贫群众生活再上一层楼?中央农办副主任、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表示,下一步,将抓好监测帮扶落实、发展动力培育和帮扶政策完善等工作,开展监测对象常态化监测和集中排查,进一步提升识别精准性、帮扶针对性;用好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帮助脱贫地区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产业发展短板;深化东西部协作、中央单位定点帮扶、“万企兴万村”等帮扶机制,促进形成防止返贫工作合力,确保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

围绕乡村振兴,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唐仁健表示,围绕这些重点工作,要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农业经营增效,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2022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2年的2.88下降到2022年的2.45,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也要看到,当前农民收入增速有所放缓,增收动能有所减弱。必须高度重视,拿出长短结合、务实管用的硬措施,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中央农办专职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吴宏耀说。对此,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稳定就业、经营增效、挖潜财产收入以及拓展转移收入等方面作出相关部署,努力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最重要的支撑就是产业振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具体部署,要求在彰显特色、产业融合、优化布局和联农带农上下功夫,把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发挥三次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打造城乡联动的产业集群,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并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强调硬件、软件两手抓,逐步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同时着力塑造人心和善、和睦安宁的乡村精神风貌。“从美丽乡村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对乡村建设内涵和目标的进一步丰富和拓展,突出强调乡村建设既要见物也要见人,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既要抓物质文明也要抓精神文明,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刘焕鑫表示。

强化政策保障,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最高检:五年来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诉4.1万余件

最高人民检察院今天(2月1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近五年来刑事检察工作相关情况。五年...

2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了“操作手册”(权威部门话开局)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2月...

3 全国大部开启升温通道,江南多地周末最高气温或将冲上20℃

随着冷空气影响趋于结束,昨天(2月14日)开始,我国北方地区率先开启升温模式,今天南方...

4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张永凯:智慧教育评价要把公平作为重要指标

“智慧教育发展评价”论坛现场。澎湃新闻记者 程婷 图 在教育正经历数字化转型的当下,如...

5 少数年轻干部赌博、贪污公款买奢侈品,中纪报:应强化纪律教

“90后”干部着迷网络打赌调用公款千万元,“95后”干部恋慕虚荣、贪污公款千万元购置奢侈...

6 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来琼开展“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效率”专题调

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来琼 开展“提高地皮要素设置效率”专题调研 李荣灿主持座谈会 海南日...

7 新闻11丨新学期,如何“新”开始?

2月13日,随着北京、天津等多地中小学开学,全国基本迎来了新冠“乙类乙管”后的首个开学...

8 香港2022年暴力罪案同比下降7.9%

新华社香港2月14日消息,香港特区政府警务处处长萧泽颐14日介绍,香港2022年暴力罪案为8830宗...

9 最高法统一法律适用平台上线

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最高人民法院统一法令合用平台于2月14日上线。平台以最高人民法...

10 中国将从四方面下功夫做好“土特产”文章

我国将从彰显特色、产业融合、优化布局、联农带农等四方面下功夫,做好“土特产”文章,...

1 最高检:五年来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诉4.1万余件

最高人民检察院今天(2月1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近五年来刑事检察工作相关情况。五年...

2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了“操作手册”(权威部门话开局)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2月...

3 全国大部开启升温通道,江南多地周末最高气温或将冲上20℃

随着冷空气影响趋于结束,昨天(2月14日)开始,我国北方地区率先开启升温模式,今天南方...

4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张永凯:智慧教育评价要把公平作为重要指标

“智慧教育发展评价”论坛现场。澎湃新闻记者 程婷 图 在教育正经历数字化转型的当下,如...

5 少数年轻干部赌博、贪污公款买奢侈品,中纪报:应强化纪律教

“90后”干部着迷网络打赌调用公款千万元,“95后”干部恋慕虚荣、贪污公款千万元购置奢侈...

6 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来琼开展“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效率”专题调

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来琼 开展“提高地皮要素设置效率”专题调研 李荣灿主持座谈会 海南日...

7 新闻11丨新学期,如何“新”开始?

2月13日,随着北京、天津等多地中小学开学,全国基本迎来了新冠“乙类乙管”后的首个开学...

8 香港2022年暴力罪案同比下降7.9%

新华社香港2月14日消息,香港特区政府警务处处长萧泽颐14日介绍,香港2022年暴力罪案为8830宗...

9 最高法统一法律适用平台上线

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最高人民法院统一法令合用平台于2月14日上线。平台以最高人民法...

10 中国将从四方面下功夫做好“土特产”文章

我国将从彰显特色、产业融合、优化布局、联农带农等四方面下功夫,做好“土特产”文章,...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