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产业 美环境 重治理--雁江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

  全面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启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分层分类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清理农村垃圾 27500 余吨。启动城乡环卫一体化服务项目,加强全区场镇、集镇223万平方米的清扫保洁、垃圾收集中转、公厕管理等环卫管理和作业工作,实现城乡环卫管理规范化、队伍专业化、机制长效化。有序推进中和镇棚户区改造项目,加快推进伍隍镇旧城改造项目拆迁,完成小院镇旧城改造项目前期摸底工作。完成“三改两建”和“厕所革命”4万余户,新建农村公共厕所256座。2020年,雁江被列为四川7个农房风貌整治提升试点县(区)之一。

  创新城乡环境治理模式。落实镇、村、组垃圾治理工作责任,将农村垃圾治理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每月进行通报,对连续三次排名靠后的进行约谈。各村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加大保洁投入、完善保洁和监督队伍等方式,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建立区、镇、村三级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长效运行管理体系。按照“谁产生、谁付费”原则,采取“一事一议”村民自治的方式筹集垃圾处理费,筹集的费用全部用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以群众监督群众,以群众发动群众,努力提高群众参与意识,从要我治理到我要治理的转变,形成“共建、共管、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一系列措施有力落实,让雁江农村人居生活环境得到全面优化提升。截至目前,共培育国家、省、市文明村镇93个。老君镇、保和镇晏家坝村等6个村镇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东峰镇大田村、伍隍镇铺子村等8个村被评为“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

  C 模式创新

  乡村治理活起来

  “不能认为盗窃不是个事”“你们还处于学知识的年纪要学点法”……日前,在雁江区迎接镇的“讲法守法堂”里,民警正对三个未成年人进行批评教育。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迎接镇通过创新开展“四堂四化”(“四堂”即家风家训堂、辩理明理堂、约谈约访堂、讲法守法堂,“四化”即化人、化事、化冤、化怨),整合基层治理资源,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提升了矛盾纠纷化解水平,走出了一条“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的基层治理新路。

  这是雁江区推进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该区坚持以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整合多元力量协同参与,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收到了显著效果。2020年,雁江区被确定为全省城市基层治理示范区,丰裕镇高洞村、保和镇晏家坝村、丹山镇大佛村、中和镇明月村成功创建全省首批乡村治理示范村。

  党建引领,构筑基层治理桥头堡。雁江区始终把城乡基层治理作为基础性和重点性工作,结合区情实际,设立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创新将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划转到区委城乡基层治理委,强化区委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制定关于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三年计划、城市治理增效工程、社区治理五大行动等文件,构建起“1+3+N”治理体系。着力完善“区委-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村(居)民小组(小区)党组织-院落(楼栋)党组织”五级组织架构,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多元参与,建设基层治理共同体。积极探索推进基层群众性组织先进队伍建设,创新“找、引、育、助”四步举措,在退休老党员、两新组织等群体中发现培育积极分子,组建“雁城大妈”类先进群众组织172支。不断充实壮大网格员队伍,分批轮流对全区网格员进行培训,持续提升网格员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组建治安巡逻小组,以村民自治的方式参与到基层治理的工作中。积极动员职能部门认领基层治理项目,引导各级各部门将专业力量和资源下沉一线,建立“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手段创新,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依靠科技手段丰富治理方式,实现治理精细化、手段信息化、服务人文化,成为雁江基层治理的探索方向。该区大力实施“雪亮工程”,共设置点位2300个,实现了全区行政村全覆盖,形成了鼠标巡逻、探头站岗、网格管理的格局,农村治安事件大幅度下降,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获得感明显上升。持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以“淳朴乡风民风、丰富文化生活”为目标,以村规民约为规范,以选树先进典型为抓手,以农家书屋、农民夜校为阵地,以文化活动为载体,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引领乡风文明新风尚。此外,还启动15个社区亲民化改造,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361个,构建与群众近在咫尺的“一站式”引导服务共同体,有效提高了基层治理效果。

 文章标题:兴产业 美环境 重治理--雁江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

内容摘要:全面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启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分层分类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清理农村垃圾 27500 余吨。启动城乡环卫一体化服务项目,加强全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tspt/243850.html



备案/许可证编号:津ICP备1700584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0000

BS17799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00307I10001R0S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00307Q10176R1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mt.ironge.com.cn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