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县植好“四棵树”兴产业护生态助增收

近年来,荔波县认真践行“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全力植好“桑树、果树、梅树、茶树”等“四棵树”生态农业扶贫产业,形成了护生态促群增收产业发展格局。

植好“桑树”,养蚕吐出“金缫丝”。依托国家退耕还林和“东桑西移”政策,将桑蚕产业作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实行“政策扶持+保底收购+入股分红”利益联结机制,鼓励群众“弃玉种桑”。引进贵州绿宝石丝绸公司等38家企业,打造集蚕茧、缫丝、果桑、桑芽菜等生产加工及观光于一体的桑蚕产业园,成功走出一条特色突显、农企共赢的“新丝路”。目前,全县桑园面积达4.15万亩,桑蚕产业年产值1.93亿元,带动86个村8927户35708名群众增收。

植好“果树”,四季结出“精品果”。结合县域气候环境,通过“问诊专家、问需市场、问愿群众”,大力发展蜜柚、枇杷、黄金百香果等产业。动员群众利用房前屋后空地种植精品水果发展“庭院经济”,并实施精品水果提质增效工程。构建春产沃柑、夏产枇杷、秋产百香果、冬产蜜柚的四季出果格局。目前,全县发展蜜柚、雪桃、枇杷等精品水果14余万亩,水果总产量10万余吨,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年产值4亿余元。精品水果带动13709户52836名群众增收。

植好“梅树”,引客摘果“双丰收”。出台《荔波县青梅种植实施方案》,对新植青梅树农户给予1446元/亩补助,以黎明关野生梅园为中心将种植面积扩至2.5万亩,打造“万亩梅原”基地。每年在梅花盛开时节精心策划“梅花节”活动吸引游客。同时引进亿隆之家等企业收购群众青梅果深加工成青梅酒、青梅干、青梅果酱等16种青梅特产,打造“荔波青梅”系列产品品牌。目前,“万亩梅原”已成功申报国家3A级景区,共举办梅花节活动15届吸引游客500万余人次,带动3256户9638名群众通过青梅树实现增收。

植好“茶树”,卖叶卖果“收票子”。充分利用国家林草局对口帮扶优势,制定《荔波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组织群众利用荒山荒坡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同时,坚持宜茶则茶原则,利用生态环境好优势,引进白茶、黄金芽等茶中“贵族”,打造荔波白茶、荔波黄金芽、梅桃毛尖等茶叶品牌,荔波白茶荣获黔南州第四届都匀毛尖杯斗茶大赛金奖。目前,全县种植油茶树面积5万亩、茶叶树1.72万亩,带动1183户贫困户年均增收3540元。

 文章标题:荔波县植好“四棵树”兴产业护生态助增收

内容摘要:荔波县植好“四棵树”兴产业护生态助增收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tspt/236788.html



备案/许可证编号:津ICP备1700584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0000

BS17799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00307I10001R0S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00307Q10176R1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mt.ironge.com.cn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