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相连显真情、携手共进奔小康——记广州对口帮扶三都县扶贫搬迁后扶工作

本网讯 三都县中和镇雪花湖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安置1195户5745人,全部为贫困户,且全部为水族群众,是一个少数民族迁出大山、搬出幸福新生活的典型范例,在三都,像雪花湖这样的安置点还有9个。“十三五”期间,三都县共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10个,完成搬迁50119人,搬迁规模全省第七、黔南州第一。在这个点上,三都和广州市黄埔区按照“三都所需、黄埔所能”原则,围绕易地扶贫搬迁“五个体系”建设共谋共建产业、就业以及智力协作,补短板、强弱项,帮助搬迁群众实现稳定增收,过上幸福美好新生活。

抓产业共建,实现强基固本

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在安置点周边建立了以循环养羊基地为主,种植桑草、食用菌、庭院经济等为补充的全产业链,并创新“1+7”飞地经济利益联结模式,将量化到镇、到村的东西部扶贫资金1000万元以“飞地”模式投入贵州省吉尔斯循环农业有限公司的建设。通过在“点”上强龙头、“线”上抓延伸、“面”上求突破,产业基地利益联结覆盖全县6镇2街道68个贫困村建档立卡户5192户20327人,有效解决搬迁群众800余人就业,并带动安置点及周边1.6万户农户发展饲草种植3.2万亩,户年均增收4500元以上,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实现了产业增效、群众增收,进一步巩固了搬迁成果和脱贫成效。

抓劳务共谋,实现稳岗增收

依托水族文化大本营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以国家级非遗水族马尾绣传承人为抓手,以绣娘为纽带,成立马尾绣协会和非遗传承人工作室,积极引进贵州水绣霓裳实业有限公司、瑞银鸟非遗手工刺绣等20余家扶贫车间进驻雪花湖安置点,采取“公司+协会+绣娘”等工作模式,大力发展水族剪纸、马尾绣等民族工艺品加工产业。投入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402.7万元用于扶贫车间建设,帮助打造马尾绣一条街,吸引韦桃花、韦应丽等马尾绣技艺国家级传承人纷纷把企业入驻雪花湖社区,现已进驻14家企业,社区已培养绣娘1250余人,发展会员716人,扶贫车间稳定带动贫困户402户1381人就业脱贫,会员年均纯收入达3万元以上。实现了“指尖文化”向“指尖经济”的转变,带动了无业可就、无法外出就业的搬迁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展现“妇女能顶半边天”的风采,书写脱贫攻坚中“巾帼不让须眉”的时代华章。同时,投入帮扶资金15万元建强雪花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积极开展订单培训,根据东部地区企业用工需求,结合搬迁劳动力就业意愿,举办电工、焊工、家政、厨师、养老护工、挖掘机等39期技能培训2302人,组织性转移输出就业的方式,助推搬迁劳动力精准就业,提高培训就业率。今年以来,共引导培训群众1676人到广东相关企业就业。通过多措并举促进就业,安置点1195户搬迁群众全部实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就业收入成为稳定群众脱贫增收主要渠道之一。

抓智力共创,实现志智双扶

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三都、黄埔始终将智力扶贫作为对口帮扶重点工作推进,在凤羽街道安置点新建了三都黄埔幼儿园、三都黄埔小学,黄埔区工商联专程派发学习大礼包给二小的贫困学子,解决搬迁群众子女就学入学困难。同时,借助广州先进办学理念和优质的教学资源,投入帮扶资金2188万元,在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开办4个“黄埔三都民族班”,选派200名贫困学子到广州就读高中,第一批毕业生参加2020年高考一本上线率40%、二本上线率90%以上;投入帮扶资金522万元在广东岭南现代高级技工学校开办3个“黄埔三都民族技工班”,现第一批毕业生已在广州、深圳以及省内各大企业实习就业。异地办学开创了政府牵头、联合办学“育才模式”,成为全省智力扶贫新探索、东西部协作新亮点,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手段。

 文章标题:山海相连显真情、携手共进奔小康——记广州对口帮扶三都县扶贫搬迁后扶工作

内容摘要:山海相连显真情、携手共进奔小康——记广州对口帮扶三都县扶贫搬迁后扶工作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tspt/230861.html



备案/许可证编号:津ICP备1700584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0000

BS17799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00307I10001R0S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00307Q10176R1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mt.ironge.com.cn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