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卖盲盒、年入16亿 揭秘泡泡玛特的暴利生意

  靠着.盲盒”概念名声大噪的国内知名潮玩公司泡泡玛特终于揭开神秘面纱。

  6月1日晚,该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其营收从1.58亿元增长至16.83亿元,最近两年营收增幅分别高达225%、227%。

  最受人关注的是其盈利能力。2017年至2019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56万元、9952万元、4.51亿元,实现爆发式增长。单以2019年数据计算,净利润率达到26.8%。毛利率亦提升明显,从2017年的47.6%增至2019年的64.8%,堪比印钞机。

  成立十年以来,泡泡玛特已经从一家单纯的玩具合集店,转型成自主开发产品收入占比达82.1%的IP品牌,并赚得盆满钵满。这是一家瞄准年轻人的公司,其管理层也非常年轻,人均年龄32岁左右。

  同时,这还是一家夫妻店,副总裁杨涛为创始人兼董事长王宁的配偶。招股书显示,王宁持股56.33%。

  华兴资本创始人包凡曾在一次活动上问王宁:如果从商业模式的维度出发,你如何定义泡泡玛特?王宁称,有些人可能觉得我们是做零售的,因为我们开了很多很多店;有些人觉得我们是卖玩具的,因为我们卖手办;也有一些人觉得我们是做IP的,因为我们签了很多IP;还有一些人说我们做展会的,但这些都是泡泡玛特的一个切面。

  看上去,泡泡玛特的触角伸的又多又长,但它并非没有隐忧。IP矩阵的开发、自有电商平台葩趣的后续发展,以及新冠肺炎带来的线下展会的延迟,都将是泡泡玛特成长路上的重担。

  从连亏三年到年赚4亿

  其实,这并不是泡泡玛特第一次冲击资本市场。2017年,它曾登陆新三板。那时,融易新媒体,它还没有展现出超强的吸金能力,截至2016年,泡泡玛特曾连续3年亏损。

  数据显示,2014年、2015年、2016年1-5月,其营收分别为1703.21万元、4537.53万元、2942.61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77.29万元、-1598.04万元、-2483.53万元。

  后来,得益于Molly和Pucky两大IP,同时大力扩张线下门店数量,新增机器人商店及展会两大业务线,泡泡玛特才扭亏为盈并顺利上市。2019年4月,因考虑成本问题,泡泡玛特退市。

  退市后,泡泡玛特的表现十分惊人。

  2017年-2019年,泡泡玛特营收分别为1.58亿元、5.14亿元、16.83亿元,2018和2019年的营收增幅分别为225.4%、227.2%,连续两年保持高速增长。

  2017年-2019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56万元、9952万元、4.51亿元,业绩实现了爆发式增长。毛利率亦提升明显,从2017年的47.6%增至2019年的64.8%。

  公司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称,分别以2019年的收益及2017年-2019年的收益增长计,泡泡玛特是国内最大且增长最快的的潮玩品牌。

  不仅业绩亮眼,泡泡玛特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足够优秀。

  成立10年来,泡泡玛特完成了9轮融资。今年4月,泡泡玛特刚完成Pre-IPO轮融资,金额超过1亿美元。

制图 / 理财不二牛

  一名业内人士告诉燃财经,2019年泡泡玛特在新三板退市时市值是20亿元人民币,红杉资本买入8000万美金老股时给出了21亿美金+的估值,泡泡玛特Pre-IPO轮融资估值为25亿美元,按照4.5亿利润计算,红杉资本有33倍PE,新投资者增资则有39倍PE。

  这不禁让人好奇,这家公司爆发式增长的背后,到底靠的是什么?

  IP+盲盒,靠1个娃娃卖出4.5亿

  作为一家收入在两年内翻了超10倍的企业,泡泡玛特的法宝之一是IP运营,且搭配了盲盒的玩法。

  .泡泡玛特纯做玩具是不具备任何增值意义的,也不会刺激用户消费,它用盲盒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一位投资人告诉燃财经。

  泡泡玛特披露,目前公司运营有85个IP,包括12个自有IP、22个独家IP及51个非独家IP。其中,最大自有IP Molly 2019年卖出4.56亿元。

  自有IP主要是指收购的代表性IP及内部设计团队开发的IP。2018年7月,泡泡玛特收购了Molly在中国的知识产权所有权,2019年4月收购了Molly全球的知识产权所有权。就自有IP而言,公司享有完全知识产权,包括开发及销售。

 文章标题:夫妻卖盲盒、年入16亿 揭秘泡泡玛特的暴利生意,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tspt/119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