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重大新闻:斩获年度最佳美学手机背后,再谈魅族的设计哲学(2)

一个好的设计,绝不是“在简单的设计上在做减法”的形式主义,而在强调极简交互的同时,融易新媒体,洞察与思考用户的习惯、痛点和使用场景,通过设计、技术与供应链的结合,打造出当时“less but better”的最好交互体验。

100% efforts for 1% selected

这个理念虽然在魅族16s发布会上首次推出,却是魅族成立以来就一直坚持的产品哲学,即:坚持在用户难以察觉的地方倾注100% 的努力。

作为用户最高频使用的电子设备,手机行业聚合了全球最顶级的移动通讯技术、制程工艺、核心元器件,也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最顶尖的电子消费品制造工艺、材料科技与设计理念。

但是过于强调“性价比”的惨烈红海价格战市场,导致一些手机品牌更擅长在用户关注的核心元器件方面做营销噱头,却在其他方面做“简配”,最终带来的是用户体验以及整个手机行业的损害。

黄章在魅族论坛上在回答魅友这一问题时也对此表态称:“魅族要踏踏实实做产品,老老实实卖产品,不玩手段不操控加价”。

2013年发布的魅族MX3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为了给用户提供一个更好的手感与屏幕体验,魅族在机身四角设计、边框厚度、机身后盖打磨上投入了巨大的研发资源,最终完成了魅族一个延续至今的Meizu Design——R 角。这个其他手机企业并不关注的细节,却可以对用户手持握感和屏幕体验带来明显提升。

在首批量产过程中,黄章随机选择了两个生产样机,却都感觉手感与之前的木质模型不符。熟悉魅族和黄章的用户和业界人士都知道,黄章对魅族手机的手感要求非常严苛,因为用户每天随身携带都超过十几个小时,好的手感对用户体验的愉悦感至关重要,因此魅族的很多木质手板都是由黄章亲自设计与潜心打磨。

最终的结果也验证了黄章的判断。魅族工程师通过3D扫描对比,发现生产样机与木质手板的误差为0.07 毫米。0.07 毫米只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直径,它表现在魅族MX3 的R 角上,修正程度不足1%。但最终生产团队选择重新开模,耗费了数百万的成本,最终为了这个普通用户难以察觉的0.07mm,倾注了100%的努力,换来的是更舒适的握持感,也使得MX2的极窄边框设计达到3.17mm,位居当时全球第一。

2016年发布的魅族PRO 6,改变了当时安卓手机模仿iPhone“三段式”设计,成为智能手机金属后壳时代的行业设计标杆。 

金属材质天生就是射频天线的“敌人”,甚至造成了iPhone的“天线门”事件。为此苹果拿出的解决方案就是对金属后盖进行切割、分段,虽然解决了信号干扰难题,但也破坏了金属后盖的完整性,带来设计外观和手感的双受损。

魅族研发人员目标改变这一行业顽疾,经过182 次的设计版本迭代,魅族PRO 6首先实现了“一刀切”天线工艺:在机身背面上下各开一刀,并将天线条与手机机身边缘弧度相适应,大大的减少了割裂感,让魅族PRO6 的金属占比达到98%,实现了信号、设计美感与手感的三者平衡与兼顾。之后发布的iPhone 7 Plus也同样选择了这一方案,再次成为安卓手机行业的在金属后壳时代的最佳选择。 

经过十年的发展,中国已是全球品牌竞争最激烈、最富创新活力的手机市场。在这个市场中成长起来的用户,特别是年轻用户,对手机的理性洞察与整体思考也最为成熟。

手机厂商在很多用户难以觉察、却能带来体验明显提升的细节,用户看得到。

好的设计,产品会说话

在今年2019 CMC天鹅奖颁奖仪式中斩获“年度最佳美学设计手机奖”的魅族16s Pro,可以说是魅族集合所有的软硬件优势打造的一款“魅族式极致”4G手机,也是魅族过去十年来“Meizu Design”独特设计哲学的传承与聚合。

系统软件方面,时隔491天之后,魅族16s Pro携手Flyme 8终于正式登场,主打ALIVE DESIGN轻若有灵的设计理念,推动了Flyme在UI、交互和体验的再次进化。

在行业一片刘海屏、珍珠屏、打孔屏,甚至是升降摄像头的今天,魅族16s Pro依旧坚持采用“极边全面屏”方案,这意味着魅族必须为此承担屏幕的定制化与供应链风险。据了解,仅此一项,魅族就为此多花费了300万美元。

 文章标题:今天重大新闻:斩获年度最佳美学手机背后,再谈魅族的设计哲学(2),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tech/mobile/54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