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nm工艺集体“翻车”?先进制程极限何时到?(2)

  静态功耗方面,场效应管的沟道寄生电阻随节点进步变小,在电流不变的情况下,单个场效应管的功率也变小。但另一方面,单位面积内晶体管数目倍速增长又提升静态功耗,因此最终单位面积内的静态功耗可能保持不变。

  厂商为追求更低的成本,用更小面积的芯片承载更多的晶体管,看似是达成制程越先进、芯片性能越好、功耗越低。但实际情况更复杂,有的厂商通过增加核心、也有通过设计更复杂的电路,无论是增加核心还是设计更复杂的电路,都需要面对功耗激增的问题,两者之间又需要寻找新方法进行平衡。

  晶体管结构的升级

  国际商业战略IBS公司主席兼CEO Handel Jones就曾表示,传统Bulk CMOS工艺技术将在20nm走到尽头,必须用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寻找新的替代工艺。胡正明教授在2020年提出全耗尽型绝缘体上硅(FD-SOI)工艺;目前行业广泛采用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则是1999年发明。FinFET工艺很好的平衡了20nm至5nm之间的芯片性能与功耗,类似于鱼鳍式的架构控制电路的连接和断开,改善电路控制并减少漏电流,晶体管的沟道也随之大幅度缩短,静态功耗随之降低。

  Moortec首席技术官Oliver King曾接受外媒体采访时称:“当制造工艺升级到16nm或14nm时,处理器速度的到很大的提高,而且漏电流也下降得比较快,以至于我们在使用处理器时能够用有限的电量做更多的事情。但从7nm升级到5nm的过程中,漏电情况几乎与28nm水平相同,以至于厂商需要重新平衡功耗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Cadence的数字和签准组高级产品管理总监Kam Kittrell也曾表示,“很多人都没有弄清能够消耗如此多电能的东西,他们需要提前获取工作负载的信息才能优化动态功耗。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专注于静态功耗,以至于一旦切换到FinFET节点时,动态功耗就成为大问题。另外多核心的出现也有可能使系统过载,因此必须有更智能的解决方案。”

  IC设计公司、制造公司在5nm节点上面临相同的问题,也是这几款5nm芯片集体“翻车”的根本。不成熟的IC设计或制造工艺,都会影响性能与功耗的最大化折中。虽然不排除IC设计公司为追求更好的性能,牺牲功耗。

  在FinFET工艺之后,环绕式闸极电晶体(GAA)也开始提上议程,台积电原本计划在5nm节点上应用该技术,但考虑到综合性能和成本之后,选择继续使用FinFET工艺。让GAA的应用推迟至3nm节点上(4nm节点为5nm改良版),外界对于功耗、性能的平衡并不了解。

  高昂的晶圆设计和制造成本

  除了功耗和性能之间的平衡外,越先进工艺的晶圆设计费用和制造成本更高。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ies (IBS)给出的数据显示,65nm工艺的设计成本需要2400万美元,28nm工艺则需要6290万美元,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7nm和5nm分别达到3.49亿与4.76亿美元。

  制造成本方面,乔治敦大学沃尔什外交学院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CSET)的《AI Chips: What They Are and Why They Matter》报告指出,台积电每片5nm晶圆的制造费用大约为17000美元,是7nm的近两倍;作者还估算出每颗5nm芯片需要238美元的制造成本,加上108美元的设计成本、80美元的封装和测试成本,芯片设计公司需要为每颗5nm芯片支付高到426美元(约2939元)的总成本金额。

  从第一代DUV光刻的7nm跳到EUV光刻机的7nm LPP,再到2020年实现量产的5nm FF EUV,台积电和三星又将斥巨资投入3nm的研发与量产中。台积电CEO魏哲家在投资人会议上宣布,台积电2021年资本的支出将高到250亿至280亿美元,其中80%会使用在包括3nm、5nm及7nm的先进制程上,10%用在高端封装及光罩作用,另外10%用在特殊制程上。台积电3nm制程的进度,预计将在2021年试产,在2022年下半年进入量产,帮助英特尔代工3nm处理器芯片。

  此外,三星也曾对外称其3nm GAA的成本可能会超过5亿美元,预期在2022年大规模,讲采用比FinFET更先进的GAAFET 3nm制程芯片。

 文章标题:5nm工艺集体“翻车”?先进制程极限何时到?(2)

内容摘要:静态功耗方面,场效应管的沟道寄生电阻随节点进步变小,在电流不变的情况下,单个场效应管的功率也变小。但另一方面,单位面积内晶体管数目倍速增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tech/mobile/235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