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版权音频层出不穷 喜马拉雅FM沦为网文侵权高发地

  喜马拉雅FM沦为网文侵权高发地

  从网络文学市场因盗版侵权一年损失近60亿元,到《锦绣未央》侵权案一审胜诉,在过去的一周里,“网文”、“侵权”无疑成为文化圈里最热的两个关键词。而就在近期,有多位网文作家向北京商报记者反映,自己的文字作品在不知情下被侵权制作成有声书,并公开上传至知名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FM。喜马拉雅FM相关负责人对此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侵权行为最大的影响是会让原创者失去创作动力,导致用户难以获取优质内容”。那么,既然有着如此之高的版权保护意识,侵权事件为何仍源源不断地上演?

  无版权音频层出不穷

  “把小说读了一遍录下来,就变成自己的东西了?”网文《废土生存法则》作者日前发现,自己创作的小说竟然在不知情下被他人录音制作成有声书,并发布在喜马拉雅FM上。然而据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这样的现象在喜马拉雅FM上绝非个例。

  网络文学作者王女士表示,“我以前也遇到过这种情况,还会有主播将书名增加几个字,表面看似不是一本书,但里面的每一句录音,都与我的作品一字不差。然而这么久了,事情都没有解决,我身边许多朋友的作品也都这样遭遇着侵权”。

  “遇到这种情况后,只能与主播或者平台客服联系,有的主播会比较好沟通,选择主动下架侵权内容,但对于那些不合作的主播,只能向平台举报投诉。然而这样的周期往往特别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作品在平台上播放,变成了别人的作品。”作家徐露如是说。

  今年以来,喜马拉雅FM被指内容侵权的情况持续出现。今年4月,《暖气》的作者慢三在微博发文称,“刚看到他人的有声版权被侵权了,也去喜马拉雅FM搜了搜《暖气》,果然……”在此之前,博联社创始人马晓霖则表示,喜马拉雅FM未经本人授权,推出《马晓霖看中东》音频版,构成侵权,经交涉暂停下架。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商报记者登录天眼查发现,仅今年1月17日-5月15日期间,喜马拉雅FM就有26条开庭信息,包括15条案由为“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的开庭公告,其中喜马拉雅FM有6次为相关案件的被告方。

  多位网络文学作者均被侵权过的经历,不禁令人回想到一年前,喜马拉雅FM曾因平台内有声书侵权而引发的一场不小争议。当时作家曾鹏宇称,喜马拉雅FM上的《世上有颗后悔药》全本有声书未得到本人和出版社的授权同意,这直接影响到正版有声书的推出。作家蔡春猪、唐小饭,编剧张瑶也纷纷表示,自己的作品未经授权被用户制成有声书在喜马拉雅FM平台上线。最终,该事件以喜马拉雅FM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关于版权投诉的公告》并公开致歉告一段落。

  7x24小时自审机制漏洞仍存

  喜马拉雅FM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喜马拉雅FM内部通过建立自纠自查机制,还在扬州建立内容审核基地,同时和语音智能识别公司达成合作,以技术手段对内容进行更精准的侵权识别。通过技术审核+人工审核相结合保护内容版权,“目前公司有近百人组成的7×24小时值班的审核队伍,采用三审+抽审制度。从去年4月开始,建立了版权事件的快速处理通道,法务部同事也会第一时间跟进处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喜马拉雅FM针对用户录制上传内容设定了相关说明:版权违规,包括上传盗版声音,使用未经授权的音乐,朗读并传播未经授权的图书和文字,以上内容无法通过平台审核,“版权方面,建议选择录制公版的书籍作品。如果录制的音频是其他作者的作品,涉及到版权的问题,需要有作品作者的播讲版权授权证明”。

  然而,喜马拉雅FM在线人工客服却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喜马拉雅FM上也有无需用户提供授权可直接录制音频的内容,包括全民朗读、网页端的喜配音在内,均是合作的版权内容,用户可以录制上传。”

  北京商报记者随意选择具有一定热度的文字作品,如《东宫》、《三青门外》、《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原文小说,同时将以上内容录制成音频尝试上传时,并没有受到提交授权证明等方面的审核限制,且审核速度较快,只需五六分钟便显示审核完成,并能通过App的搜索栏找到该音频。

  喜马拉雅FM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我们所指的授权证明资料是需作者进行持有,但并未强制要求上传提交。但一旦平台检查出版权内容出现问题,并且联系了该创作者(作者)无法提供相关授权证明资料,我们会严格进行处理,对多次上载涉嫌侵权作品的用户,将取消其用户资格,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文章标题:无版权音频层出不穷 喜马拉雅FM沦为网文侵权高发地,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tech/it/5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