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江北新区推动高层次创新技术项目落地。近年来,先后引进以网易南京数字产业项目、矽典微高集成智能毫米波传感器芯片研发中心、江北新区纯IPv6示范区、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研究院等为代表的22个集成电路重点创新项目……在产业链关键环节上,形成创新项目协作互补的良好格局。
完善产业布局,“引爆”功能板块带动力。近年来,江北新区按照“立足优势、突出重点、错位发展、相互支撑”的原则,着力建设三大集成电路产业基地,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
新区以研创园为载体,发展网络通信、物联网等领域的集成电路设计产业,打造集成电路设计及综合应用产业基地;以南京软件园为载体,创建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产业创新中心,打造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基地;以浦口经济开发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为载体,发展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半导体制造装备、配套材料等产业,打造半导体先进制造及应用产业基地。
如今,三大基地的基础设施、功能配套、服务体系等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成为带动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强引擎。研创园依托安谋电子、新思科技等企业,借力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等平台,集聚集成电路企业69家,其中IC设计类企业33家,2018年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12亿元。南京软件园依托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ICisC(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国家“芯火双创基地”,以中感微、长峰航天、晶门科技、华大九天、冠群、希烽光电等知名企业为引领,集聚集成电路企业92家,其中IC设计类企业38家,2018年累计完成集成电路产业收入43亿元,其中IC设计收入10亿元。
重构产业生态圈,筑强“高级形态”支撑力。江北新区系统布局、分级强化,深度融合政策链、金融链、科技链、人才链,以需求为导向,着力培育高品质集成电路产业生态圈。
为解决好“人”的问题,江北新区强化“引、育、扶”精准支撑,打造高含金量人才队伍。新区通过政企学合作,定向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联合东大、南大等7所高校成立“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南京)人才培养联盟”,与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新思科技、中感微等单位建立联合课程……5年内可培养急需人才5000人以上。同时,新区搭建了以甲骨文人才教育全球实训基地、ARM中国创新教育中心为代表的线上线下人才综合服务体系,为产业人才发展提供支撑。
为解决好“配套”问题,江北新区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与创新服务体系,聚焦人居环境、产业载体、政策支持、金融环境、技术创新、公共技术、系统应用等关键要素,培育了一批关键产业服务机构。其中,ICisC集人才资源、开放创新、公共技术和产业促进四大特色功能为一体,高标准打造专业化、市场化的综合服务平台,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ICisC副总经理李辉说,“我们会定期组织各类赛事、论坛、交流等活动,确保平台服务更系统、更深入、更全面”。目前,ICisC已对接企业技术需求20余项,促进产学研合作10余项。
江北新区还与美中高层次人才交流协会、硅谷天使基金在美国硅谷合作设立的“南京江北新区硅谷创新中心”,自落地以来,已推动对接项目近100人次,落户项目10余个。
罗群说:“现阶段,江北新区还是坚持需求和效率优先的原则,以项目招引和生态构建为主,大力培育本土企业,促进协同创新,打造规模集聚和生态效应,把支撑‘芯片之城’长远发展的内生动力育好、育强。”
抓住时代机遇 筑强中国“芯”
2015年获国务院批复建设国家级新区后,江北新区从全球征集的几百个投稿作品中选出“最近的未来”作为城市推介语。用这句话形容快速崛起的江北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可谓十分贴切。
作为拥有2000多年建城史的南京,长期将长江作为屏障,江北新区所在地一度是南京发展的洼地。而如今,在长三角一体化、“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机遇的叠加推进下,这片规划面积达788平方公里的“处女地”充满了发展的想象空间。今年一季度,江北新区集成电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速达49%。预计到2020年,新区集成电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将突破千亿元,集聚集成电路企业300家以上、IC设计全球排名前50企业超20家。届时,产业规模可占南京七成以上,占江苏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
文章标题:【最新消息:发力集成电路产业 筑强“中国芯”(2)】,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tech/it/19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