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互联网 > 最新内幕消息:个人长期不使用的网络ID 互联网平台有权删除吗?

最新内幕消息:个人长期不使用的网络ID 互联网平台有权删除吗?

2019-12-25 11:42:24来源:新京报

文章导读
但是,如果我们回想前网络时代的数据记录技术,会发现这种对数据的商业利用并不是自然而然的。 日记本的生产厂...

  12月14日,一则互联网新闻引发了记忆研究学者的关注——Yahoo Groups将永久删除这个社群网站的全部用户内容。用户可以在明年1月31日前登录账户下载自己的数据,但只有自己上传的附件和图片可以被下载,而用户在论坛中的所有交流信息都将消失。目前,Yahoo Groups已经不能再发布或浏览任何帖子。

  无独有偶,知名社交媒体推特也在11月宣布将于12月11日删除6个月未登录的不活跃账号。不过推特此举很快招致了大规模的反对。许多用户担心删除账号将会导致自己过世亲友在社交媒体上的痕迹被抹去。面对大量的质疑与不满,推特在发布消息的第二天立即宣布放弃这一决定,并表示在去世用户的账户问题没有被解决前绝不会删除任何不活跃账号。

  网络痕迹消失这类的“失忆”事件并不鲜见。QQ和微博的服务条款显示,如果用户3个月内没有登录,平台就有可能回收账号。你在互联网上存储的照片,可能还没有线下冲洗的照片耐存。

  人们有时希望互联网学会“遗忘”,以保护个人的隐私;人们又希望互联网能善于“记忆”,保全人类活动的痕迹。矛盾的态度背后,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与互联网早已难舍难分的现实。今天的推送,从以上新闻出发,探讨了如下问题:这些消失的网络数据对我们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数据删除背后,蕴含哪些伦理责任问题?个人数据被互联网平台控制,究竟有没有合理性?

  Yahoo Groups 删除网络社群痕迹,

  无异于摧毁历史遗迹?

  Yahoo Groups建立于2001年,它的功能类似百度贴吧,是以共同兴趣为导向的网络在线社群。发展到今天,该网站已经渐渐被新兴的社交媒体所取代。网络论坛上留下的只言片语,对于许多人来说也许无关紧要,但是当如此庞大的数据只需要互联网公司的一个响指就能被全部抹杀时,数据删除的意义就不仅仅关乎个体记忆,更牵扯到平台、用户与数据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雅虎发布消息后,一部分用户很快组织起来,开始自发存档网站数据。但是,想要在网站关闭前保存所有数据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运营的18年中,Yahoo Groups保留了大量的用户互动内容,积累了1000万的讨论组和超过1亿的注册用户。为了尽可能多地存档数据,行动的发起者们建立了名为“Yahoo Groups远征军总部”的网站,并且利用爬虫脚本来抓取数据。在他们看来,摧毁Yahoo Groups十几年来的数据无异于毁灭一座历史古迹。

  反对者认为,Yahoo Groups这次大清理的背后是资本的力量。雅虎于2017年被Verizon收购,此次数据清理就是Verizon调整业务的一个动作。根据Verizon员工与存档行动组织者的邮件往来,删除数据的原因是维护成本太高,而且大多数讨论组处于“无人问津(unused)”的状态。对于Verizon这样的商业企业来说,这次删除完全出于成本考量,意在处理掉企业内部“多余”的不良资产。然而对于享受企业服务的平台用户而言,资本家所删除的却是他们鲜活的回忆,以及可供后世考据的网络文化遗产。

  这些行动主义者对网络数据的认知与互联网历史学家不谋而合。书写互联网历史,可以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梳理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也可以从关键人物入手回顾互联网企业和政策制定的历程。然而,这类研究聚焦于重大事件和个人,从自上而下的视角描摹了互联网发展的宏大历史叙事,却忽视了身在其中的网民。

  这种强调“大历史”的历史编纂方法源自历史学长久以来对国家史和政治史的关注。对国家和政治的历史书写往往涉及政权更替、国际关系、战争等重大话题,因而时常低估普通个体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但互联网不仅关乎政治和国家,更是网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互联网给网民提供了互动的平台,网民也利用互联网改变社会。可以说,网民的行动塑造了互联网,因此互联网的历史书写天然就是“平民向”的。Niels Brügger等互联网历史学家由此另辟蹊径,呼吁史学研究关注“作为历史的网页(the web as history)”,正好与“Yahoo Groups远征军”的观点相呼应。

  网络社群是数字文化的发源地,诸如BBS、开心农场、表情包等互联网现象,如果不从网民的角度来看待它们的发展史,就难以理解这些现象的核心内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要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群体交往持续延伸到线上空间,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边界就并没有那么清晰——网络就是社会的一部分,互联网历史就是社会史,而网络技术强大的存储功能恰恰为史学家了解社会变迁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档案。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投诉博淘广告

我在抖音上看到橱窗可以卖货,后来我就关注了这方面,刚开始有很多抖音的人来加我,说给...

2 安微合肥齐文衍科技有限公司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2023-02-2号通过抖音加微信了解短视频带货,加微信后交了988的短视频费用,短视频没有开始,...

3 投诉衡阳网络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抖音培训服务

2023年7月24日湖南衡阳网络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通过抖音发布虚假信息,说是抖音官方平台合作者...

4 谋事公开课内容虚假

本人10月9号晚上九点多付款1980的课程费用,10号申请退款不给退款...

5 河南箐鹏教育退费问题

本人于2022年8月,在箐鹏教育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交了1996元学费,打算学营养师和健康管理师,...

6 投诉杭州享鹿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抖音运营账号带货工资高。结果按要求交完学费后,刚开始发几个...

7 网吧充值退费

2022年应该在7月8月份,究竟记不清 了,在比目鱼网咖生活馆充值网费 进行上网服务,当时是疫...

8 杭州享鹿科技有限公司诱导消费者抖音带货

网络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抖音运营账号带货工资高。结果按要求交完学费后,刚开始还发几...

9 广东欢太科技有限公司蛋仔派对的游戏,误导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偷拿大人身份证去注册了一个叫蛋仔派对的游戏,在大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多次大额充...

10 投诉湖南抖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本人于2023年3月18日在接触湖南抖课。他们通过在抖音上发信息说自己有大量学习做抖音的方法...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