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互联网 > 中经评论:巩固粮食安全的坚实支撑

中经评论:巩固粮食安全的坚实支撑

2022-09-30 11:28:12来源:经济日报

文章导读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眼下秋粮收获进入高峰期,大江南北,一派繁忙景象。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克服了去年北方罕见秋雨秋汛、冬小麦大面积晚播、局地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南方局部地区遭遇严重高温干旱等各种挑战,夏粮、早稻实现增产,秋粮有望再获丰收。这为保障粮食安全注入了信心、增添了底气,为稳住经济大盘、有效应对风险挑战提供了坚实支撑。 粮食安全的逻辑在于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粮食生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基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眼下秋粮收获进入高峰期,大江南北,一派繁忙景象。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克服了去年北方罕见秋雨秋汛、冬小麦大面积晚播、局地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南方局部地区遭遇严重高温干旱等各种挑战,夏粮、早稻实现增产,秋粮有望再获丰收。这为保障粮食安全注入了信心、增添了底气,为稳住经济大盘、有效应对风险挑战提供了坚实支撑。

  粮食安全的逻辑在于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粮食生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基础,粮食流通和储备是建立在粮食生产基础之上的,只有粮食丰收了,才能有粮可运、有粮可储。今年我国粮食丰收来之不易,不仅面临着结构性短缺、区域性供给不平衡、资源和环境资源刚性约束、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等深层次问题,还面临着国际地缘政治冲突、极端天气、粮价波动等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挑战。我国始终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千方百计抓好粮食生产,突破制约粮食生产的瓶颈,深挖粮食增产潜力,以国内的确定性应对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

  突破粮食生产周期瓶颈,是我国粮食生产连年实现丰收的重要因素。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灾害严重影响了我国粮食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种业自主创新水平,创新粮食生产经营模式,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我国应对气候灾害和重大病虫害的能力显著提高,打破了“两丰两歉一平”的周期性波动规律,粮食产量连续七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把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筑牢经济社会发展的底盘。

  面对大豆和油料对外依存度过高的结构性短缺问题,今年我国在稳定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主粮的基础上,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千方百计挖掘大豆、油料增产潜力,能多种一亩是一亩,能多收一斤是一斤,尽可能提高大豆、油料自给率。从目前来看,大豆油料扩种成效明显。有关部门初步预计,今年油菜面积超过1亿亩,产量增加明显;大豆玉米复合种植面积达到1500多万亩,融易新媒体,大豆面积增加较多。但也应该认识到,结构性短缺问题是长期存在的问题,很难在短期内解决。

  面对粮食主产区逐渐向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集中造成的区域供给不平衡问题,今年我国大力加强南方省份粮食生产,进一步充实大国粮仓。粮食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实现全年稳产增产的目标,不能只盯着主产区,南方省份也要坚决承担重任。要充分利用光热条件好、水资源充沛、土地类型和物种资源多样等有利条件,巩固粮食生产恢复的良好态势。随着南方省份粮食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强,我们更有底气端稳“中国饭碗”。

  农民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主力军,增加农民种粮收入是关键。今年国家持续实施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玉米、大豆生产补贴政策,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等一系列含金量极高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增强了农民种粮的底气和信心。在春耕、夏收、秋粮生产的关键时期,中央财政三次向实际种粮农民共计发放400亿元一次性农资补贴,缓解了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种粮增支影响,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同时,要持续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粮食生产者利益补偿机制,探索建立农民收入增加的长效机制,真正让种粮农民的腰包鼓起来。

  四季轮回,岁月流转,接续耕耘,生生不息。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粮食生产持续稳步迈上新台阶,“米袋子”“菜篮子”更加充实,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刘慧)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潘圆圆:用实际行动推动全球节能减排

一直以来,我国用实际行动推动全球节能减排,积极履行同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

2 多些人情味 少背人情债

近期,农业农村部等八部门正在开展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近年来,各地...

3 持续干旱拉响法国粮食安全警报

今夏以来,欧洲多国遭受持续高温干旱袭扰,在这场被称为“五百年一遇”的最严重干旱冲击...

4 美国物流业感受“寒气”

经济前景是好是坏,物流业是重要的风向标之一。在美联储加息、各界对美国乃至世界经济是...

5 庆丰收 迎盛会

金秋时节,五谷丰登、瓜果飘香,中国农民共庆丰年、共享喜悦。在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6 让科普更接地气

日前印发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就做好新时代科普工作作出...

7 中经评论:多方协同阻击“锂超疯”

“锂超疯”卷土重来。澳大利亚皮尔巴拉矿业公司20日举行了年内第六次、历史上第九次锂精矿...

8 中经评论:以稳定政策预期坚定市场信心

预期反映了市场主体对未来经济发展变化的看法。稳定的预期,对于市场主体的投资和消费行...

9 以数字化转型助力中小企业迈向“专精特新”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毛同辉认为,消除中小企业的畏难情绪,激活服务平台的创新...

10 短视频维权变侵权,警示什么?

车辆加完油后,在行驶途中抛锚无法启动,经4S店检测怀疑是加油站在汽油中掺水,车主遂在短...

1 潘圆圆:用实际行动推动全球节能减排

一直以来,我国用实际行动推动全球节能减排,积极履行同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

2 多些人情味 少背人情债

近期,农业农村部等八部门正在开展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近年来,各地...

3 持续干旱拉响法国粮食安全警报

今夏以来,欧洲多国遭受持续高温干旱袭扰,在这场被称为“五百年一遇”的最严重干旱冲击...

4 美国物流业感受“寒气”

经济前景是好是坏,物流业是重要的风向标之一。在美联储加息、各界对美国乃至世界经济是...

5 庆丰收 迎盛会

金秋时节,五谷丰登、瓜果飘香,中国农民共庆丰年、共享喜悦。在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6 让科普更接地气

日前印发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就做好新时代科普工作作出...

7 中经评论:多方协同阻击“锂超疯”

“锂超疯”卷土重来。澳大利亚皮尔巴拉矿业公司20日举行了年内第六次、历史上第九次锂精矿...

8 中经评论:以稳定政策预期坚定市场信心

预期反映了市场主体对未来经济发展变化的看法。稳定的预期,对于市场主体的投资和消费行...

9 以数字化转型助力中小企业迈向“专精特新”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毛同辉认为,消除中小企业的畏难情绪,激活服务平台的创新...

10 短视频维权变侵权,警示什么?

车辆加完油后,在行驶途中抛锚无法启动,经4S店检测怀疑是加油站在汽油中掺水,车主遂在短...

热点 | 财经 | 科技 | 观点 | 产业 | 专栏 |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撤稿申请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