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互联网 > 以新发展理念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以新发展理念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2022-08-31 18:12:56来源:经济日报

文章导读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实现“双碳”目标任重道远,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一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战略决策 放眼全球,一场空前的经济社会变革已然...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实现“双碳”目标任重道远,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一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战略决策

  放眼全球,一场空前的经济社会变革已然开启,“双碳”航道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只有那些真正洞见“双碳”目标下革命性变化和巨大潜力的国家,才能在这个历史进程中行稳致远;只有那些主动顺应碳中和发展趋势,把握绿色低碳转型机遇的弄潮者,才能占得发展先机。

  观察工业革命以来的发达国家,它们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都经历了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由增转降的自然过程。基于经济增长不再以增加碳排放为代价,碳达峰被认为是一个经济体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

  “早日达成碳中和”,始于人们对地球变暖现实的自省与自律,后来成为被各国政府重视的一致性行动。如今,全球承诺碳中和的国家和地区超过了130个。

  再将目光转向我们自身。进入新发展阶段,在追求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路径上,推进“双碳”既是顺天下大势而为,也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

  ——推进“双碳”,是我国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自然资源是国家发展之基、生态之源、民生之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增长奇迹,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资源环境约束也越来越接近上限。2020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攀升至73%和43%。铁、铜、镍、钴等战略性矿产品供应长期依赖国际市场;近70%的城市群、90%以上的能源基地、65%的粮食主产区缺水问题突出;对资源不当利用导致环境污染、生态退化。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环境容量有限;另一方面是传统粗放的增长方式遇到了不可持续的危机。从源头上、从根本上跨过资源环境这道坎儿,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抉择。

  从长远看,相对于分布极不均衡的化石能源,如果能够构建起以风、光等可再生能源为主的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就将大大降低国际地缘政治对我国的影响,提高能源安全自主保障水平,对构建能源发展新格局具有战略意义。

  ——推进“双碳”,是我国顺应技术进步趋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双碳”时代,世界经济将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全球能源版图面临革命性重构。地球上普遍存在的风、光,抹平了各国在自然资源上的差距,未来能源利用的重点将不再是资源争夺,而是技术竞争。

  事实上,新一轮产业竞争已经拉开帷幕。欧盟提出2035年前要完成深度脱碳关键技术的产业化研发,美国也计划在氢能、储能和先进核能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日本在可再生能源制氢、储存和运输、氢能发电和燃料电池汽车领域都具有优势,其目标是氢能利用的综合系统成本降低到进口液化天然气的水平。竞争远不止此,在全球低碳转型的大潮下,能源、电力、材料、建筑以及生产制造、交通运输等多领域将出现一系列创新成果,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机不可失,我国必须迎头赶上,争创新优势。

  全球碳中和带来的改变正在发生,低碳化将成为产业链新标准。仅以苹果公司为例,根据该公司2030年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其原材料获取、零部件生产、芯片制造、产品组装等产业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实现碳中和,这将倒逼整个产业链形成新标准。当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通用语言,我国企业在“走出去”时,只有练好“内功”,才能拿到“通行证”。

  ——推进“双碳”,是我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迫切需要。

  从发展的角度看,碳排放与大气污染物高度同根同源,发展绿色低碳能源与经济转型,是从源头上有效减少常规污染物排放。未来,随着末端污染治理的技术潜力收窄,源头减排将对我国2035年乃至2050年重点地区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发挥更大作用。由此,推进“双碳”的行动,也是当前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着力点。

热点 | 财经 | 科技 | 观点 | 产业 | 专栏 |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撤稿申请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