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互联网 > 在“双碳”变局中开新局

在“双碳”变局中开新局

2022-08-31 09:50:43来源:经济日报

文章导读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进这项多维、立体、系统的工程,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切实提高驾驭局面、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注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等几对重大关系,有力有序推动重塑我国经济结构、能源结构,转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在绿色...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进这项多维、立体、系统的工程,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切实提高驾驭局面、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注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等几对重大关系,有力有序推动重塑我国经济结构、能源结构,转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

  如何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减排不是减生产力,也不是不排放,融易新媒体,而是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源于发展,也只有在更好发展中得到解决。碳达峰碳中和,表面上是气候和环境问题,实则是发展模式转型的问题。

  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为特征的粗放增长模式,不计代价继续大干快上,那么实现“双碳”目标要求无疑会阻碍经济增长;如果是在绿色转型模式下,那么发展内涵、资源条件、商业模式、企业组织模式和体制机制都会相应变化,推进“双碳”和经济增长之间就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有句话说得好: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当前,我们正处在新旧模式转型期,思想认识也要与时俱进。若以发展的老套路看“双碳”,看到的就是挑战和阻力,行动上只会停滞不前;若以发展的新思路看“双碳”,看到的就是机遇和动力,干工作愈加积极主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张永生认为,“双碳”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本质是环境和增长之间的关系。在理论上,过去一直认为二者是倒U形曲线关系,即经济增长过程中会牺牲环境,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有能力负担治理环境的成本,就可以改善环境。而在碳排放的维度,现在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诺碳中和,其中70%以上为发展中国家。这意味着,随着新能源快速发展,经济发展可以在低碳状态下起飞。

  在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问题上,我国早就摆脱了“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观念束缚,即从过去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冲突,到后来相互兼容,再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新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我国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事实证明,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并没有影响经济增长,反而创造了大量新的增长机会,提高了经济发展质量。

  数据显示,与2005年相比,2019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8.1%,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6.2亿吨,相应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1192万吨、氮氧化物排放约1130万吨。同期,我国GDP增长超4倍,实现95%的贫困人口脱贫,第三产业占比从41.3%增长到53.9%,煤炭消费比重从72.4%下降到57.7%,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从7.4%提高到15.3%,居民平均寿命由72.9岁提高到77.3岁。

  再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可以更清楚理解“双碳”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350万辆,同比增长约1.6倍。正是因为新能源汽车井喷式增长,我国汽车产销结束了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下降的局面。新能源车背后是庞大的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由此可见,如果没有新能源汽车,传统汽车产业就是负增长;有了新能源汽车,汽车就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这一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正是“双碳”目标的驱动。

  历史地看,当前我国仍处在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时间窗口偏紧,技术储备不足,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任务相当艰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规律、把握节奏。要强化底线思维,坚持先立后破,处理好减污降碳和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和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有效应对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可能伴生的经济、金融、社会风险,防止过度反应,确保安全降碳。

  下好全国一盘棋

  如何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要增强全国一盘棋意识,加强政策措施的衔接协调,确保形成合力;又要充分考虑区域资源分布和产业分工的客观现实,研究确定各地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双碳”行动方案,不搞齐步走、“一刀切”。

热点 | 财经 | 科技 | 观点 | 产业 | 专栏 |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撤稿申请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