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自媒体 > “高校停用微信付出”中的误解与误判

“高校停用微信付出”中的误解与误判

2023-07-02 23:14:03来源:互联网

文章导读
文 | 数字力场 佘宗明 01 微信支付,突然收费,多所高校,集体停用。 揆诸现实,这大概是很多人解读此事时抓住的“题眼”。 这些关键词叠在一块,很容易被人置于“平台推霸王规定,高校搞集体抵制”的叙事框架下打量,继而得出判断: 这么说,以后在学校里用微信支付,都得被薅上一笔羊毛? 更进一步的结论分分钟召唤出来:连穷学生的那点钱都惦记,这吃相真的太难看。 而“微信支付致歉”的话题词出现在热搜上,更被不少人视作对自身结...

文 | 数字力场 佘宗明

01

微信支付,突然收费,多所高校,集体停用。

揆诸现实,这大概是很多人解读此事时抓住的“题眼”。

这些关键词叠在一块,很容易被人置于“平台推霸王规定,高校搞集体抵制”的叙事框架下打量,继而得出判断:

这么说,以后在学校里用微信支付,都得被薅上一笔羊毛?

“高校停用微信付出”中的误解与误判

更进一步的结论分分钟召唤出来:连穷学生的那点钱都惦记,这吃相真的太难看。

而“微信支付致歉”的话题词出现在热搜上,更被不少人视作对自身结论的佐证。

他们秉持的逻辑很直接:它要是没做错,为什么要道歉?

这不免让人想起,文化学者罗伯特·弗尔福德在《叙事的胜利》中说的:

“零零碎碎的传言会紧紧附着于叙事,一知半解的轶事和漫不经心的话语也是如此,它们都可能膨胀到事实的水平。”

02

微信支付致歉了吗?致歉了。

微信支付有错吗?有错。

它的错,在于支付费率调整前面向高校师生和社会大众缺乏足够的解释,以至于掀起舆论波澜后被一堆人误解误判,而不在于费率调整本身。

“高校停用微信付出”中的误解与误判

所以它的致歉声明里,融易新媒体,也说得很委婉:由于我们对高校生活服务场景支付费率个别调整事项传导不畅,造成大家的误解及困扰,在此向广大学校及师生致歉。

微信支付方面的“传导不畅”,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部分人的“理解不畅”。

这事涉及的,原本只是高校内盈利性商家的交易结算费率问题,可经过一番概念转换后,愣是变成了支付平台雁过拔毛侵害师生权益的道德问题。

这套说辞太有蛊惑力,以至于许多网民索性放弃繁琐的事实判断环节,直接以其为“罪证”,对着平台开火。

03

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微信支付,显然想用两次回应去厘清很多情况。

比如,此次费率调整,不是要针对高校师生,而是高校盈利场景下的商户。

学生微信扫码交学费,收手续费吗?不收。

师生微信扫码充饭卡,要收手续费吗?同样不收。

一言以蔽之,高校非盈利场景下的交易,包括学校收学杂费、生活服务费用,都不会收手续费。

又如,对盈利商家收取的手续费费率,不是所谓的0.6%,而是0.1%。

微信支付方面说,计划调整费率为0.2%,其中微信支付实际收取0.1%费率,另外的0.1%作为技术服务费,发放给为学校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持的合作伙伴,外界所传的0.6%纯属误传。

“高校停用微信付出”中的误解与误判

再如,针对盈利性商家收手续费,原因是,诸如电商、酒旅之类的盈利场景挤占了大量微信支付的教育补贴资源。

言下之意很清晰:微信支付的零费率,面向的是高校非营利属性下的那些服务主体,而不是盈利导向下的商家。

耐人寻味的是,在校园盈利场景划分上,学校主体经营的盈利性商超原本也包括在内。

但微信支付方面在回应中做了些让渡,决定将其剔除,也就是说,它主要是针对第三方经营机构和商户从事电商、酒旅等经营活动收手续费。

这也反映了微信支付的“微”与“信”:它的地位其实是“微”的,它的声誉必须是有“信”的。

它的声明中,就差划重点外加强调“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了:对高校师生“雁过拔毛”?不存在的。

04

这里面,还得先普及几点知识,才能更好地辨析是非:

1,第三方支付平台运行,不是没成本的。

时至今日,中国的移动支付普及率在全球首屈一指,移动支付工具已经成了支付环节基础设施式的存在,为人们生活创造了巨大便利。

正是因为移动支付的普及,人们才告别了在出门时得带钱包、在坐公交时得换零钱的麻烦。

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无论是微信支付还是支付宝,在作为交易结算流转工具时,都是有成本的。

包括日常运营成本,更包括向清算机构与那些银行缴纳的通道费成本。

“高校停用微信付出”中的误解与误判

用手续费去覆盖这些成本,是很正常的商业操作——指望支付平台做慈善,好让自己白嫖,终究不可持续。

2,移动支付平台对高校非盈利场景实行零费率,是情分,不是本分。

在当下,微信支付和支付宝都针对包括教育在内的公共事业领域执行零费率,这是带有补贴性质的,算是平台“请客吃饭”。

现在的问题是,高校里面也有很多做生意的商家,他们也搭上了零费率的便车。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新造车6月销量:蔚来重新过万,压力给到小鹏

6月,比天气更热的是车企间你追我赶的热潮,多家新能源品牌实现了交付量的增长,上演着卷...

2 Jasper史前史:三个人,八年,一个AI独角兽奇迹

在ChatGPT爆火之前,大多数人尚未听说过生成式AI这一名词的时候,有一家公司——Jasper AI——...

3 “高校停用微信付出”中的误解与误判

文 | 数字力场 佘宗明 01 微信支付,突然收费,多所高校,集体停用。 揆诸现实,这大概是很...

4 7月金股名单出炉!“一哥”王亚伟看上的这几只被调入,芯片、

6月最后一个生意业务日,指数“狂飙”,芯片、锂电池、光伏等多个赛道纷纷展开抨击模式。...

5 高温催生避暑旅游热 :中信证券及外资扎堆买入加仓长白山,涨

记者 王兆寰 北京报道 最火爆的端午节再次点燃了旅游热情,更催化了A股旅游板块的集体反弹...

6 万亿银行巨头解禁!6股流通盘将增超1倍

数据显示,除将上市的新股外,下周将有72只股票面临解禁,合计解禁量为243.71亿股,按最新收...

7 10万变成108万!A股半年最强牛股,十年大解析

2023年上半年行情已经收官。回首近十年A股市场半程表示,毕竟哪些个股独领风流?经验热点轮...

8 老胡要收好的炒股名单!A股上半年涨幅前三出自一个行业,最高

记者 柳川 陈锋 北京报道 6月26日,媒体人胡锡进高调宣布进入股市,并表示有意体验股市起伏...

9 年中“交卷”时刻 多家上市公司宣布募投项目延期

时至年中,一批上市公司募投项目来到“交卷”时刻,不过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近期...

10 多家港股拟高溢价私有化 退市后或谋求回归A股

【 讯】(记者 陈燕青)今年以来,港股私有化案例频现。近期又有达利食品、保利文化两家港...

1 新造车6月销量:蔚来重新过万,压力给到小鹏

6月,比天气更热的是车企间你追我赶的热潮,多家新能源品牌实现了交付量的增长,上演着卷...

2 Jasper史前史:三个人,八年,一个AI独角兽奇迹

在ChatGPT爆火之前,大多数人尚未听说过生成式AI这一名词的时候,有一家公司——Jasper AI——...

3 “高校停用微信付出”中的误解与误判

文 | 数字力场 佘宗明 01 微信支付,突然收费,多所高校,集体停用。 揆诸现实,这大概是很...

4 7月金股名单出炉!“一哥”王亚伟看上的这几只被调入,芯片、

6月最后一个生意业务日,指数“狂飙”,芯片、锂电池、光伏等多个赛道纷纷展开抨击模式。...

5 高温催生避暑旅游热 :中信证券及外资扎堆买入加仓长白山,涨

记者 王兆寰 北京报道 最火爆的端午节再次点燃了旅游热情,更催化了A股旅游板块的集体反弹...

6 万亿银行巨头解禁!6股流通盘将增超1倍

数据显示,除将上市的新股外,下周将有72只股票面临解禁,合计解禁量为243.71亿股,按最新收...

7 10万变成108万!A股半年最强牛股,十年大解析

2023年上半年行情已经收官。回首近十年A股市场半程表示,毕竟哪些个股独领风流?经验热点轮...

8 老胡要收好的炒股名单!A股上半年涨幅前三出自一个行业,最高

记者 柳川 陈锋 北京报道 6月26日,媒体人胡锡进高调宣布进入股市,并表示有意体验股市起伏...

9 年中“交卷”时刻 多家上市公司宣布募投项目延期

时至年中,一批上市公司募投项目来到“交卷”时刻,不过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近期...

10 多家港股拟高溢价私有化 退市后或谋求回归A股

【 讯】(记者 陈燕青)今年以来,港股私有化案例频现。近期又有达利食品、保利文化两家港...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