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ubhouse火得快凉得也快?顶着名人背书的光环 暴露隐私陷阱

  打着开放随机的名号,顶着名人背书的光环,Clubhouse一夜之间成为全球互联网的顶流。但高光时刻并没有持续太久,Clubhouse的短板也开始逐渐暴露,比如最直接的隐私陷阱。难题不止这一个,随着即时语聊市场的火热,Clubhouse的独特性也开始消减。或许,随着用户群体的扩大、变现路径的明晰,Clubhouse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商业道路。

  法国出手调查

  当地时间3月17日,法国数据保护机构“国家信息与自由委员会”(CNIL)表示,在接到投诉后,已对语音聊天应用Clubhouse展开调查。

  CNIL方面称,已经对Clubhouse的开发商Alpha Exploration展开调查,询问Clubhouse为遵守欧盟法规要采取哪些措施。CNIL表示,此次调查旨在确认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是否适用于Clubhouse。如果适用,且Clubhouse存在违法行为,监管机构将可以对其采取惩罚性措施。

  但CNIL表示,目前尚不清楚Clubhouse如何使用会员的个人信息,以及这些数据的安全程度。而另一方面,Clubhouse似乎“在欧盟内没有法人实体”。

  虽然此次CNIL没有明确对Clubhouse调查的具体内容,不过在此前,德国汉堡数据保护机构曾对Clubhouse表示出了担忧。当时,汉堡数据保护监管机构已经要求Clubhouse提供一些信息,包括如何保护欧洲用户的隐私等。

  与此同时,CNIL还在调查一份在法国流传的请愿书,该请愿书呼吁对Clubhouse进行监管干预。请愿书中写道:“我们呼吁立即对Clubhouse违反隐私法的行为进行全面调查。如果Clubhouse的经营存在非法行为,将对其处以最高处罚。”截至周三,请愿书上的签名已超过1.3万个。

  “邀请制”惹的祸?

  Clubhouse是一款主打即时性的音频社交软件,诞生于2020年3月。它的功能简洁,只能通过建立房间进行语音交流,不能发文字、发图,也不能发视频,不能录播,听后即焚。在Clubhouse里,每个人都可以创建房间,在房间中,由嘉宾发言,房间里的其他听众旁听,听众如果想要发言,可以举手申请成为嘉宾,之后提问或发言。

  听起来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语音聊天软件,而且在去年,这个软件还没有多少人知道。

  转折发生在今年年初,在一些名人的推动效应下,Clubhouse的使用率急剧飙升。比如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他当时在房间里聊了火星计划、比特币等等,甚至还邀请Robinhood的创始人加入,聊了当时散户冲击华尔街的事件,大批听众蜂拥而至,甚至让Clubhouse遭遇了短暂的系统过载。

  但与用户涌入截然相反的是,Clubhouse并不是一个可以随意注册使用的App。它仅限iOS测试版使用,仅限用户邀请制加入。但也可能正因如此,引发了用户更大的兴趣,当时在二手平台上一个邀请码被炒到100多美元。

  生活在海外的磊磊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Clubhouse刚火起来的时候,就有朋友邀请自己注册了。在他看来,“大V和邀请制”是Clubhouse走红的关键。“在现实中我们都没耐心听完一个60秒的语音,但如果在这里碰到的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或者是喜欢的明星,而说的又碰巧是我愿意听的呢?”

  的确,在Clubhouse里,不仅仅有来自世界各地、各行各业的听众,更有极具影响力的名人加入。在这里你可以向村上隆提问,可以和马斯克对话,甚至还能碰到你的偶像在房间里唱歌。

  但随着有“被邀请”需求的人越来越多,隐私问题成了一部分人的担忧。据了解,之前在邀请其他用户加入时,Clubhouse需要获取用户手机系统的通讯录权限。

  虽然Clubhouse在其隐私政策中写道,“公司不会出售您的个人数据”,但也列出了可能与第三方“分享”用户数据的诸多原因,包括“广告和营销服务”。

  在Clubhouse近期推送的新版本中,隐私政策做出了改动,比如以让用户自行输入友人电话以发送邀请,取代由系统读取用户通讯录数据;另外,用户在进入邀请界面时,可以看到顶部多了一个输入电话号码的区域,不想开放通讯录权限的用户,也可以直接在这里输入电话号码邀请他人。

  而除了联系人,Clubhouse聊天的内容也有被泄露的现象。Clubhouse发言人瑞玛·巴纳西曾称,有一位身份不明的用户将Clubhouse的音频从“多个房间”传送到他们自己的第三方网站上。

  虽然Clubhouse公司及时发现并且表示将“永久禁止”这一用户的使用,而且为软件配备了新的“安全措施”以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出现,但仍有研究人员认为,Clubhouse平台可能永远无法兑现这样的承诺。

  对于被调查以及隐私安全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联系了Clubhouse方面,但截至发稿时还未收到回复。

  昙花还是新宇宙

  现在的Clubhouse仍然是邀请制,且尚未正式推出Android版。尽管如此,该应用在最近的一轮融资后估值达到了10亿美元。

 文章标题:Clubhouse火得快凉得也快?顶着名人背书的光环 暴露隐私陷阱

内容摘要:打着开放随机的名号,顶着名人背书的光环,Clubhouse一夜之间成为全球互联网的顶流。对于被调查以及隐私安全等问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tech/discovery/248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