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刷单、大数据杀熟 “双11”狂欢后遗症(2)

  多位商家在“双11”当天曾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电商都在提倡商家实现店铺自播,甚至需要像当年成立电商运营团队一样成立直播团队,但是现阶段电商直播产生的收益远低于支出时制定的回报值。“无论是自播还是与当红主播合作,终究还是免不了低一些,再低一些的价格比拼。”

  促销规则存“槽点”

  在消费者看来,“双11”规则越来越复杂,折扣却并未增加,甚至存在大数据“杀熟”的现象。据中消协案例,10月16日,北京的韩女士使用手机在某电商平台购物时,中途错用了另一部手机结账,却意外发现,同一商家的同样一件商品,注册至今12年、经常使用、总计消费近26万元的高级会员账号,反而比注册至今五年多、很少使用、总计消费2400多元的普通账号,价格贵了25块钱。

  中消协也指出,“双11”期间促销规则相关舆情集中在三个方面:电商选择性推送优惠券精准杀熟;不合并付尾款不能使用满减优惠券、不付尾款不能退款、付尾款必须熬到凌晨、“双11”当天不能退款等“硬规则”引发的无奈“吐槽”热度持续时间较长;此外,诸如计算满减、津贴、红包、合并购买等堪比数学考题的玩法抬高了消费者的时间成本,降低了便捷感体验,导致“尾款人”热情下降。

  在鲁振旺看来,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电商平台优惠券规则非常复杂。例如跨店满减,“用户计算起来很麻烦,优惠力度也并不大,为了凑满减还会产生不必要的消费”。而还有一些消费者可能会产生恶意行为,为了满减凑单,随后又进行恶意退款,此举就会导致消费者和商家进行“心理战”。从平台角度来看,成交量大增但也存在退货率大增的现象。如果这样持续下去的话,“双11”的公信力可能会成为问题。

  赵振营也表示,各种繁杂的优惠券、令人眼花缭乱的套路只能让消费者产生反感,从而影响消费者消费欲望。“在一定程度上‘双11’的出现推动了电商的发展,但随着交易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投递时间相对集中的海量包裹,不必要的小批量运输所带来的过度包装的需求,给整个社会带来了非常沉重的压力和严重的资源浪费。”赵振营指出,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慧化前置仓设备将会大量出现,这一问题得到解决的可能性开始出现,“双11”存在的意义将会进一步弱化。

  “今年‘双11’的各类维权问题比去年更加严重,‘双11’存在的必要性也没有那么明显了。‘双11’的延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平台对于成交规模的担忧。”鲁振旺坦言,因为不少消费者对于“双11”已经疲惫了,商家和平台不能再用“套路”来对待消费者。“双11”销量的天花板已经来临,此时各大平台更要保持一个平常心,要真正为用户提供一个实惠的、有价值的促销活动,而不是以赚取比平时更多的收益为目的。

 文章标题:恶意刷单、大数据杀熟 “双11”狂欢后遗症(2)

内容摘要:多位商家在双11当天曾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电商都在提倡商家实现店铺自播,甚至需要像当年成立电商运营团队一样成立直播团队,但是现阶段电商直播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tech/digi/208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