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故事来自一位急诊科医生的亲身经历。
在抢救患者、与死神较量的过程中,他意识到一些小小的细节,能在关键时刻左右生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他以为没多大事,却在生死边缘走了一遭。
“大夫,给我看看,刚才被蜜蜂蜇了,现在全身痒,起了不少疹子。”
一位 50 岁的男性走进我的急诊室,边说边把一只被拍死的蜜蜂递给我,“是这种土蜂子蜇的,劲还挺大。”
我让他脱掉上衣,查看被蜇到的颈部,发现蜂刺没有完全被拔出,于是用止血钳取出了余下的毒刺,这时发现他的前胸、后背、腹部、大腿布满了红色密集的皮疹,融易新媒体,我立刻警惕起来。
“除了痒,有心慌憋气的感觉吗?”
“没有,就是被土蜂子蜇了一下,您给我开点外用止痒的药就行。”患者说。
“止痒药肯定要给您用,但是您现在已经过敏了,没有出现憋气、呼吸困难可能只是暂时的,应该去抢救室,给您系统抗过敏治疗,防止症状加重。”
“不用不用,去啥抢救室,就被蜇一下,没什么大不了的,我本来都不想过来,孩子不放心,您就给我开点止痒药,我就回家了。”
患者有些不耐烦了,觉得我大惊小怪。
我本想继续解释,忽然发现他面色潮红、呼吸急促、眼皮半睁半闭、身体摇摇晃晃,我赶紧一把抱住他。
就在我抱着他的一瞬间,他的身子完全软了下来,我俩差点一起摔倒。
我迅速通知抢救室,把他送进去。抢救时,我甚至请喉科来会诊,以防喉头水肿压迫气管需要紧急处理。
10 分钟后,患者睁开了眼,呼吸平稳了,血压也恢复了正常。3 小时后,患者无不适症状,在家人陪同下离开了抢救室。
临走时,他特意到诊室和我说了声谢谢,说我救了他一条命,我想以后他对蜜蜂会更加“情有独钟”的。
这个患者很幸运,因为及时就诊没出现严重后果,但是这让我想起前年接诊的一名小女孩,同样是被蛰,却有着截然相反的结局。
本可救活的 5 岁女孩, 错过了最佳抢救时机。
前年五一,一对父母带着 5 岁的女儿回乡下姥姥家,女孩叫朵朵,长得也像朵朵鲜花般美丽。
这正是百花齐放,招蜂引蝶的季节。朵朵想摘一捧鲜花送给妈妈,但是不小心被蜜蜂蜇到了手。
小女孩疼得哭喊着妈妈,一家人都很着急,最后还是姥爷有办法,拿出牙膏涂在了蜇伤处。似乎有了些效果,朵朵不哭了。
出人意料的是,几分钟后,朵朵不停地抽搐、呕吐、眼皮肿得根本睁不开,小脸通红,身上起了密密麻麻的红疹子。
一家人真的慌了,抱起朵朵冲出了家门。
然而,他们并没有选择只有 3 分钟路程的社区医院,而选择了 30 分钟路程的当地大医院。
这是个无法弥补的错误!
那天我值班,孩子到我们医院时早已没了呼吸和心跳,我们竭力抢救,想把孩子从死神手里夺回来,盼着奇迹出现,但最终失败了。
妈妈抱着冰冷的朵朵,爸爸抱着悲痛的妈妈,姥姥已经哭晕过去,姥爷用拳头捶打着地板,说着事情经过,抢救的医生护士都哭了。我忍着眼泪,不敢直视他们,宣布了临床死亡。
转身后,我的视线也模糊了。
我甚至不敢告诉这家人:如果当时去最近的社区医院治疗,朵朵有九成可能活下来,我怕再增加这一家人的悔恨与自责。
他们耽误了孩子最佳的抢救时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我心里好难受,后来一个护士告诉我,那天,她回家后抱着自己的女儿哭了半天。
我相信那天参加抢救的医生护士都流了泪,那种不甘,那种无奈,那种无力回天的感觉充斥着每个人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里要提醒大家,被任何蜂(蜜蜂、马蜂、黄蜂、土蜂等)蛰伤后都可能过敏,严重的有生命危险,一定要就近去医院处理。
为了警示大家,我还特别写了两篇科普文章,没想到,真的起到了大作用……
因为看了一篇科普文,她救了父亲的命。
“蜂蜇伤,过敏性休克,昏迷!”
那天,我和往常一样忙碌着,抢救室突然传来呼叫。我放下手中的一切奔向抢救室,得知患者是一个 50 多岁的农民,全身起了大片疹子,呼吸困难、面色潮红、眼睑肿得掰不开眼皮、大小便失禁、血压测不到、心率 130 次 / 分。
经过全力抢救,他终于在 20 分钟后脱离生命危险。
患者是我们这里一个社区 120 送来的,120 在第一时间给他吸氧,开放静脉通道、补液、肾上腺素、激素治疗。
文章标题:【今天重大新闻事件:毒性不大却可致命!急救医生:这种小伤千万别忽视】,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shehui/34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