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关键时候越要冲在最前面

□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邢东伟 翟小功

□ 通讯员 朱晨鹏 陈奕樽

身材瘦削、谈吐随和,脸上总挂着淡淡微笑的姜萍萍,是海南三亚凤凰边检站执勤四队副队长,曾是一名公安边防军人的她,2019年转改成为移民管理警察。入警十几年,始终坚守在国门口岸管控服务一线。如今,她已集“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多项国家级荣誉于一身,还被纳入“全国边检人才库”。

从“小白”到“尖子”

从入警之初的业务“小白”,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到现在的业务“尖子”,国门口岸见证了姜萍萍的成长足迹。

姜萍萍告诉记者,2008年军校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凤凰边检站。当时,一起来的6名学员,只有她是专科生,一度让她感到自卑迷茫。

人生转折源自于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2010年春节,她远在山东老家的母亲因数次昏迷住进医院。姜萍萍的父亲是一名老兵,非常理解支持女儿的工作,最终选择了隐瞒,独自承担起照顾妻子的重任。

后来,姜萍萍回家探亲,看到面容憔悴的母亲和消瘦的父亲,才得知事情原委,她既心痛又愧疚。于是暗下决心,要努力成为父母的骄傲。

返回部队后,姜萍萍像换了一个人。她开始给自己加压,每天废寝忘食地学习边检业务知识,潜心研究证件鉴别技能,并向老同志虚心求教,经常钻研到凌晨两三点钟。

“边检业务看似简单,实则包罗万象,只有练就过硬本领,才能守好国门安全。”为此,姜萍萍还养成一个习惯,总喜欢在勤务包里装着一个笔记本,随时记录执勤过程中遇到的业务问题,几摞厚厚的学习笔记就是她谦虚好学、勤奋刻苦的有力见证。

凭着那股钻劲和执着,几个月下来,姜萍萍就由后进变先进。验证台上的她,接证、验证、还证,动作越来越熟练规范,最后单人验放速度竟跃居全站第一。当年年底,姜萍萍被凤凰边检站评为“优秀警官”和“文明使者”。

验证台上“国门卫士”

在姜萍萍眼里,国门就是阵地,验讫章就是武器。

随着三亚旅游业快速发展,往来旅客数量逐年攀升,一些国家的航班首次从凤凰口岸入境。验放这些“新”旅客不仅要花费较多时间,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失漏管控。

小小验证台,承担大责任。姜萍萍一边积极学习最新的边检政策,熟悉英语、俄语等日常用语,了解各国文化习俗,一边刻苦钻研证件鉴别技能,掌握各国护照、签证的防伪特征及查验方法,练就“火眼金睛”。

每次上勤,她的眼睛就像一对灵动的“雷达”,不停扫视着口岸的一切,绝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我一看,就感觉那名男子的眼神不对劲!”2016年7月,正在台外执勤的姜萍萍,发现一名正在候检的台湾籍旅客面色苍白、眼神迷离,仔细一瞧其鼻腔内还残留些许白色粉末。

姜萍萍立即将其带离现场,并组织进行人身和行李物品检查,最终在其钱包夹缝内发现一小包白色粉末,后经证实为氯胺酮,这也是凤凰边检口岸查获的第一起涉毒案件。

三亚凤凰口岸的国际航班大部分集中在凌晨,这是边检员和旅客最疲惫、易松懈的时候,姜萍萍总是穿梭于人群之中,一边用微笑和耐心安抚旅客,一边随时关注现场动向。

“后来一遇到重大任务,我就赶紧把衣服熨好、把头发盘好,因为知道肯定少不了我。”姜萍萍笑着告诉记者。迄今为止,她已连续9年扎根基层检查员岗位,连续11年参加博鳌亚洲论坛专包机检查工作,先后20多次参加重大安保任务。

在工作中,姜萍萍创新推出“国际航班临时入境旅客筛查法”“高峰时段旅客快速验放法”,将单个航班验放时间大大缩短,并通过探索总结出的“现场查验五步法”“重点国家查验七句诀”,查获各类违法违规人员35人次。

由于工作突出,姜萍萍先后被原海南边防总队评为“十大边防卫士”“优秀执法标兵”,被原公安部边防局纳入“全国边检人才库”,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被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嘉奖5次。

国门巾帼坚守战疫一线

“越是关键时候,越要冲在最前面……”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蔓延。面对严峻防疫形势,姜萍萍始终带队坚守在口岸第一线。

今年1月29日凌晨,来自俄罗斯、柬埔寨、中国香港等地的航班相继抵达,其中从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出境后在三亚入境的中国籍旅客就有20余人。

姜萍萍主动承担验放工作,穿戴起整套防护装备,连续验放两个多小时,下台时,全身衣服早已湿透。

 文章标题:越是关键时候越要冲在最前面,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shehui/138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