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的“进”与“退”:废矿聚起“绿宝盆”

    

    “下菰城遗址”范晓伟摄

    中新网湖州3月27日电(记者 施紫楠)天气转暖,驱车前往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道场乡菰城村,满目青翠、春意浓浓。

    菰城村肇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迄今已有2300年历史。村内的“下菰城遗址”,是中国东南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遗址,2001年入选第五批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7日,在第七届菰城文化节举办之际,一批文人墨客再次踏足这座千年古城,探访其背后的“进”与“退”。

    道场乡作为一个矿业大乡,境内曾有37座大小矿山,菰城村占了11座。

    

    第七届菰城文化节 范晓伟 摄

    “20世纪80年代,村里80%的劳动力都从事矿业相关工作,‘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当时的真实写照。”菰城村党总支书记陈新龙说,青山蒙灰、绿水失色,要想发展,改变成为惟一出路。

    1995年,湖州市规划南郊风景区,拥有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又依山傍水的菰城村被保护起来。紧接着,村里的11座石矿全部关停,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不毁林种茶”还被写进“村规民约”。

    “开矿总有资源枯竭的那天,搞生态不一样,这才是长久发展之计。”陈新龙说,此后,村子通过矿山复垦、土地流转等形式,发展绿色生态产业。

    沿着东苕溪沿岸一路前行,九里红生态农庄鱼塘纵横交错,果园白里透红,林间还有几只自由奔跑的走地鸡。

    很难想象,这片好风景的“前生”,是一座粉尘肆虐的矿山。

    2011年初,农庄主石晓龙包下400余亩废弃矿山发展生态农业,探索多产融合的农业现代化模式,用事实证明,废弃矿山也能谋取绿色福利。

    

    道场乡古梅花观 刘桂林 摄

    “刚来的时候这里全是芦苇塘,连路都没有,村民都说我疯了。”挖淤泥、引山水、清芦苇塘……就这样,九里红生态农庄落了地,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城市后花园初见雏形。

    “我之前也搞过矿产。不过要想可持续发展,还是要走生态发展的路子。”石晓龙说,生态农业是根“金扁担”,一头挑着“绿水青山”,一头挑着“金山银山”,风景好了,美丽经济自然款款而来。

    如今,来农庄观光旅游、体验采摘的游客每年达到3万人次。接下来,石晓龙还打算借助矿山湖的优势,做好“水面”文章。

    实现从“石头村”到生态村的华丽转变后,菰城村依靠“下菰城遗址”,厚植文化基因,对吴沈门码头、古石板路等乡土文化地标进行修缮保护,以吸引产业入驻。

    2020年,湖州人李斌带着集宠物主题摄影、露营及互动体验一体的“Go Farm”项目来到菰城村,推动该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

    

    “下菰城遗址”纪念碑 刘桂林 摄

    “自从2020年10月正式营业以来,农场日均游客量约为60至70人次,最多时可达到400至500人次。”李斌说,目前农场已成为长三角地区的“网红打卡地”,每天都有人慕名而来。

    游客的到来,也带动了附近农家乐、民宿等经营主体的发展,为村民带来增收。

    当下,“Go Farm”二期已在建设当中。李斌计划将农场的资源与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相融合,打造一个集餐饮、住宿、体验为一体的新型农场综合体。

    文化搭台,一批艺术家也陆续来到菰城村,青瓷工作室、紫砂壶创作室等在一处处老宅院中落成。曾经一个个满目疮痍的废矿坑,真正变成了山清水秀的“绿宝盆”。(完)

 文章标题:千年古城的“进”与“退”:废矿聚起“绿宝盆”

内容摘要:天气转暖,驱车前往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道场乡菰城村,满目青翠、春意浓浓。2011年初,农庄主石晓龙包下400余亩废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redian/252544.html



备案/许可证编号:津ICP备1700584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0000

BS17799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00307I10001R0S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00307Q10176R1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mt.ironge.com.cn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