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观点 > 政策评论 > 打好特优农业牌 奏响乡村振兴曲

打好特优农业牌 奏响乡村振兴曲

2022-10-03 11:01:01来源:互联网

文章导读
大同黄花、浑源黄芪、广灵小米、新荣杂粮、灵丘苦荞、阳高生猪、天镇蔬菜、左云肉羊……提起这些富有地域特色的农特产品,大同人大多耳熟能详,有些产品已经成为百姓餐桌上的日常佳肴;有些产品闻名全国,走俏市场;有些产品更是飘洋过海,远销国外。如今,这些特色农产品已然成为大同的一张张亮丽名片,展示着近年来大同市特色农业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 “今年又是一个好年景,我们大力推进黄花标准化种植,黄花品质好、价格高,最...

大同黄花、浑源黄芪、广灵小米、新荣杂粮、灵丘苦荞、阳高生猪、天镇蔬菜、左云肉羊……提起这些富有地域特色的农特产品,大同人大多耳熟能详,有些产品已经成为百姓餐桌上的日常佳肴;有些产品闻名全国,走俏市场;有些产品更是飘洋过海,远销国外。如今,这些特色农产品已然成为大同的一张张亮丽名片,展示着近年来大同市特色农业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

“今年又是一个好年景,我们大力推进黄花标准化种植,黄花品质好、价格高,最高一斤卖到3块多钱,平均也能卖到2.8元。”云州区西坪镇下榆涧志海黄花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旗激动地说。随着今年黄花丰收季的结束,花农、合作社、黄花龙头企业都赚得盆满钵满。

大同黄花产业经过10年的发展,种植面积从2013年的不足3万亩发展到目前的26.5万亩,位居全国黄花主产区之首。2021年产量14.1万吨,占全国四分之一左右,预计今年大同黄花总产量可达18万吨,全产业链产值可突破42亿元。初步规划,到2025年大同黄花全产业链产值将达百亿元目标。

小黄花变身“致富花”的“蝶变”过程,是大同市近年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的一个缩影。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打好特色优势牌,带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大同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八大特色农业产业振兴计划……

独特的高寒冷凉气候,广袤肥沃的火山富硒土壤,自然天成的畜牧业发展传统优势,长流常清的桑干河水系,蜚声中外的大同黄花、恒山黄芪、大同好粮……成就了大同市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得天独厚的综合优势。

大同市委、市政府把乡村产业特别是特色产业发展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制胜法宝”和有力抓手,坚持“特”“优”战略引领,积极用好省级赋予大同市的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示范区、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区和省级北肉平台“三块金字招牌”,全力推进八大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努力让根植于黄土地上的特色产业转化为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硬支撑和强依靠。

“大同市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有优势、有潜力,要真抓实干、久久为功,以工业化、市场化、标准化的思路发展农业,推动一产高质量发展,”大同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颖龙说,“今年大同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对全市特色农业发展进行安排部署推进,为全市特色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确定了基调、明确了目标。当前,全市上下正鼓足干劲、振奋精神,全力以赴推动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金秋时节,稷黍飘香。走进阳高县友宰镇前贵仁村有机旱作酿酒高粱核心种植示范区,只见1000亩红高粱长势喜人,一串串高粱穗颗粒饱满,远远望去,层层叠叠,犹如天边的晚霞。“今年,我镇按照大同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要求,发展2个高标准千亩有机旱作酿酒高粱核心示范片区,实现全镇常住人口人均3亩的种植规模。”友宰镇镇长胡小宁说,今年全镇酿酒高粱产量预计可达1540万斤,保守计算,可增加收入280万元,人均增收600元。

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大特色产业扶持力度、引进大型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打造“大同好粮”区域公用品牌……一系列“组合拳”催生大同市特色产业蓬勃兴起,为农民拓宽了增收路径,夯实了致富基础。

在打造大同“特”“优”农产品“航母”过程中,大同市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原则,突出抓好耕地质量提升、农水集约增效、旱作良种攻关、农技集成创新、农机配套融合、绿色循环发展、特色产业升级和典型示范创建,着力构建具有大同特色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实现特色产业绿色发展。

按照“市场运作、产业带动、科技支撑、人才保障”的发展模式,大同市委、市政府深化与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山西农大、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的合作,开展技术创新、种质创新、产品创新,切实发挥好科技的支撑作用,加快新品种、新产品研发步伐,让良种、良法、精深加工技术在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着力提升特色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增值能力,做强做优特色农产品“大同品牌”,更好地推动全市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急民所急,解民所需。这次中国农业银行为我们发放的800万元‘智慧畜牧贷’,着实让我们缓了一口气。”大同市永成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杜成说。在日前刚刚举行的大同市金融助力畜牧产业发展暨“智慧畜牧贷”推进会上,大同首批法人800万元“智慧畜牧贷”落户该公司,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增添了底气。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关于江苏省2022年第1期医疗器械、药品包装材料质量的通报

9月29日,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2022年第1期医疗器械、药品包装材料质量的通报(2022年第...

2 天津市武清区市场监管局2022年第21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

近日, 天津市武清区市监局发布2022年第21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 本次监督抽检信息涉及食...

3 天津市武清区市场监管局2022年第22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

近日, 天津市武清区市监局发布2022年第22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 本次监督抽检信息涉及食...

4 天津市滨海新区市场监管局关于130批次食品抽样检验情况的通报

近日, 天津市滨海新 区市监局发布关于130批次食品抽样检验情况的通报(2022年第11号)。 本...

5 天津市滨海新区市监局关于921批次食品抽样检验情况的通报(

近日, 天津市滨海新 区市监局发布关于921批次食品抽样检验情况的通报(2022年第12号)。 本...

6 山东省烟台市食品安全抽检信息通报第九期(你点我检专项)

2022年9月29日,山东省烟台市市监局发布烟台市食品安全抽检信息通报第九期(你点我检专项)...

7 关于暂停大同市驾驶人科目考试的通知

受疫情影响,为了保障广大学员的安全,消除人员聚集潜在风险,即日起暂停大同市驾驶人各...

8 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发布2022年第30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

9月30日,山西省市场监管局网站发布2022年第30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 食品监督抽检不合格...

9 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大检查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安青) 9月28日,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臧天春、副院长郭胜...

10 大同市三医院举办第五届胃食管反流周MDT多学科健康义诊活动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安青) 近日,在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大厅,大同市第五届胃食管...

1 关于江苏省2022年第1期医疗器械、药品包装材料质量的通报

9月29日,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2022年第1期医疗器械、药品包装材料质量的通报(2022年第...

2 天津市武清区市场监管局2022年第21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

近日, 天津市武清区市监局发布2022年第21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 本次监督抽检信息涉及食...

3 天津市武清区市场监管局2022年第22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

近日, 天津市武清区市监局发布2022年第22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 本次监督抽检信息涉及食...

4 天津市滨海新区市场监管局关于130批次食品抽样检验情况的通报

近日, 天津市滨海新 区市监局发布关于130批次食品抽样检验情况的通报(2022年第11号)。 本...

5 天津市滨海新区市监局关于921批次食品抽样检验情况的通报(

近日, 天津市滨海新 区市监局发布关于921批次食品抽样检验情况的通报(2022年第12号)。 本...

6 山东省烟台市食品安全抽检信息通报第九期(你点我检专项)

2022年9月29日,山东省烟台市市监局发布烟台市食品安全抽检信息通报第九期(你点我检专项)...

7 关于暂停大同市驾驶人科目考试的通知

受疫情影响,为了保障广大学员的安全,消除人员聚集潜在风险,即日起暂停大同市驾驶人各...

8 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发布2022年第30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

9月30日,山西省市场监管局网站发布2022年第30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 食品监督抽检不合格...

9 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大检查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安青) 9月28日,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臧天春、副院长郭胜...

10 大同市三医院举办第五届胃食管反流周MDT多学科健康义诊活动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安青) 近日,在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大厅,大同市第五届胃食管...

热点 | 财经 | 科技 | 观点 | 产业 | 专栏 |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撤稿申请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