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社会新闻:“中国智造”提升全球产业链抗风险能力(2)

孙卫平说,对于口罩生产商,仓库在春节假期加班加点全线运营,全面调度运输车辆。而对于重要医疗器械的进口,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则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与海关总署的数字化对接,在家就能完成报关操作,实现了快速清关,保障医疗物资供应。

山东海科化工集团是消毒液上游工业原料的生产者,集团副总经理王春梅介绍,在疫情期间,集团开发的危化品供应链一体化平台专门开设了“防疫救灾”板块,向社会免费提供服务,集中处理对接防疫救灾的物资与运力信息,快速达成交易。在危化品运输过程中,通过数据全程可视化,对运输车辆全程跟踪、视频监控。

“一旦出现超时或报警,我们能够快速响应、及时协调调度。”王春梅说,借助这一平台,车辆事故率减少了19.6%,业务量上升20%,车辆运营成本下降了10.3%。

除了保障抗疫一线物资,中国人的“宅家战疫”使得网购生活物资、生鲜食品更为日常,对电商供应链和物流提出了新挑战。中国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目前邮政快递业日处理快件量1.6亿件以上,截至3月12日,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承运、寄递疫情防控物资累计10.46万吨、包裹1.84亿件。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物流战略与创新研究院院长傅兵表示,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通过大数据发现并预测了可能的销售波动,并依靠多级库存模式把库存推到离消费者更近的地方,减少交通管制的影响。对于洗手液、消毒水等疫情中需求量激增的物资,不仅通过大数据预测趋势、提升补货力度,还将信息同步给更多厂商客户,帮助调整生产、采购计划。

“这次疫情让我们看到,我们的反应速度可以通过大数据挖掘研究得到极大提升,大数据提升供应链对异常的认知速度将是未来的一个重要趋势。”傅兵说。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运营及供应链管理学教授赵先德认为,近十年来,中国已成为全球供应链网络的中心,在近200个从中国进口商品的经济体中,中间商品占比中位数平均达到21.7%,中国复工复产的速度会沿着供应链上下游传导至世界各地,影响海外供应商与客户的供应、生产与交付节奏,并进一步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

赵先德表示,疫情结束后,中国数字化供应链转型的步伐可能会加快,越来越多的供应链将实现端到端的可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同时,供应链企业可能会调整采购策略,由战略集中供应转化为集中供应与分散供应共存,供应链及物流设施的兼容性与灵活性也会得到更多重视。

“这次疫情让全社会意识到了物流和供应链的重要性。”孙卫平说,公司目前正加大5G应用领域的探索,希望依托高带宽、低时延、广联接的5G网络实现供应链管理的新升级。

中车战“疫”助力海外供应“不断链”

□记者 张兴军 苏晓洲 赵悦 北京报道

中国的零配件已发货,保证及时供应印度新孟买地铁一号线机车装配。因配件库存告急而神色沮丧的印度工人听到这个消息后露出笑容,为中国产业链的强劲韧性伸出大拇指。

新孟买地铁一号线计划今年10月左右投入运营。该项目由中国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下称“中车株机公司”)在印度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印度中车株机公司负责,目前基建已进入尾声,车辆处于移交前的调试、保养阶段。

“我对中国的供应链有百分百的信心。”戴着口罩的维诺特·库马尔说。他是一名电工,24岁,来自印度南部城市金奈,融易新媒体,在印度中车株机项目部工作了一年多。

库马尔说:“新冠肺炎疫情还在蔓延,但我们的工作没有停,我想对中国同事们说,做好防护,在印度项目部,我们也是这么做的。”

在孟买项目现场,所有来访者必须填写姓名、工作单位,以及近期有无在发生疫情的国家旅行经历等信息后才能进入。

在项目部办公室墙上,新张贴了介绍新冠病毒的资料,用英文配图介绍了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发病症状、预防措施和治疗手段等。

印度中车项目部技术经理丁慈表示,国内总部克服困难,力保海外供应“不断链”,打消了印度业主对疫情影响工期的忧虑。孟买项目部按当地政府要求加强疫情防控,目前各项工作正常进行。

保证孟买项目动力十足不间断运行的背后,是中国防控疫情的不懈努力和企业严格遵守防疫要求,在完备防疫措施基础上全力复工复产的积极努力,也是中国产业链在严重疫情影响等极端情况下韧性强劲的表现。

“海外项目是中国中车集团和中车株机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车株机公司项目管理中心副总监刘颖说。

 文章标题:2019社会新闻:“中国智造”提升全球产业链抗风险能力(2),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opinion/mspl/92455.html